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春茶伴壶韵:紫砂有沉香

来源/作者:网络 |
0513a2709.jpg
 
0513a2708.jpg
 
0513a2712.jpg
 
0513a2711.jpg
 
0513a2710.jpg
  5月9日,上周六,预报了两天的雷雨迟迟不下,气温有点异常的热。一大早,国香茶城就聚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大河鉴宝藏友,河南首届紫砂艺术节组委会与大河鉴宝联合推出的现场鉴定活动正在火热地进行。
  紫砂扎堆面目纷纭
  作为紫砂艺术节的一出重头戏,本场鉴宝重点即是紫砂藏品。当天来的紫砂作品非常多,而且类型丰富,光壶、花货、筋瓤壶、提梁壶、竹节壶、圆珠壶、直筒壶……不一而足,泥色也非常丰富。包锡壶、挂釉紫砂等特殊工艺也都来捧场,真是一场古今紫砂作品大展,令人大开眼界。来自宜兴的紫砂收藏与鉴赏家顾庆元与大河鉴宝专家共同出场,为藏友们鉴定。
  王先生是紫砂发烧友,“我有200多把壶,今天带来几把自己最喜欢的请专家给看看。”王先生表示,自己是茶友,从爱茶到爱壶,看到喜欢的就收,玩了有二三十年了,投资不少。“就是自己玩儿的,不为赚钱,没想过要卖。”顾庆元一一为他细细看过,“砂不错,工也可以,值得收藏。”得到专家的肯定,王先生颇是高兴,又向专家请教了一些工艺细节,才满意地离去。
  两位洛阳的藏友带来了紫砂壶藏品请专家鉴定,一边打开装壶的硬皮锦盒一边抹着脸上的汗水:“哎呀,我们一早就坐长途大客车往这里赶,路上出了车祸,幸好我们保护得好,壶还没事,瞧这盒子都碰烂了!”可不是嘛,盒子边角已经开裂,幸好里边的壶包得稳当,有惊无险!二位带来两把壶,一把是葫芦造型,寓意“福禄”,另一把壶嘴、把、盖皆有龙造型,壶身贴蝙蝠,盖子饰如意纹,底款“顾景舟”。张保龙老师告诉他,这两把壶工艺、造型都不错,是正宗宜兴紫砂,但并不是顾景舟作品,不过仍然有一定收藏价值。两位藏友表示,壶是十几年前无锡的朋友送的,一直珍重收藏,“听您这一说心里就有数了”。
  当天也见到一些名家作品,让大家感受到名家的非凡气韵。一把乾隆时期的仿青铜造型直筒壶,壶身饰以饕餮纹,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款,紫黑色包浆尚有茶渍,造型饱满大气,非常耐看。张保龙认为,从造型、工艺来看,不似民间之物,疑为宫廷用品。
  出于生存需求,除了精品的雕琢,名家也生产大路货,但即便是大路货,仍然水准不低。一位藏友带来一件家传大提梁壶,清晚邵友廷作品。壶嘴是白铜所制,原装硬提梁,两端各一只手抓住壶身的圆环,套上壶系。张保龙介绍,这把壶是民间使用器,但工艺、砂都不错。很可能是壶嘴断了之后以白铜修补,别具风味。这是过去一种常用工艺。壶底部以手摩搓非常干涩,张老师称,这就是正宗紫砂的一大特点,当代很多仿品在砂泥中加入水玻璃,或者在烧壶的匣钵中掺了铅粉,在烧制时通过高温使之挥发,让壶显得亮泽,壶烧成后摸上去就很光滑,但对紫砂的功能有很大的破坏。
  紫砂壶是实用加观赏器,实用功能是鉴定其优劣的因素之一。当天见到一把仿徐汉棠的石瓢壶,泥、工都不错,但钮却有些生硬。用手去抓,很不称手,“平时经常用,钮不好抓就容易掉”。可不,盖子下边好几处磕破的痕迹。
  当天还出现一把民国时期的挂釉紫砂壶,张保龙介绍,挂釉是把瓷器烧造技艺引入紫砂的一种工艺,在清早期流行。这把壶挂满釉,还有粉彩花卉,看上去很是鲜亮养眼,“但挂釉的工艺对紫砂的功能却是种破坏,影响了它的透气性,因此只流行了一个时期就逐渐淘汰了”。毕竟紫砂壶是泡茶用的,东西好看不好用,还是不成的。
  从当天的鉴定情况来看,张保龙认为,藏品中以民间使用壶为多,高档文人壶很少见,而且以大路货居多,文化含量高的、所谓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壶几乎没有见到,清晚、民初作品居多。这表明,河南民间紫砂收藏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提高。
  现场拜师学收藏
  一对在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跟前久久盘桓的中年夫妇引起记者的注意。他们带来的藏品都是小件,鸳鸯陶砚、小执壶、小玄纹瓶、扁壶……摆了一桌子。乔老师看过后却告诉他们,只有一件扁壶是真品,其他都是仿品。两位一听有些泄气:“您怎么一下就看出是假的呢?”靠的是专家的一双慧眼啊!乔老师一一给他们讲解,胎、釉、形、纹饰,仿的是什么朝代什么窑口,哪个细节不对,两位听得连连点头,还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老师,把你的电话给我们吧,以后我们跟你好好学习!”乔老师告诉他们,玩收藏不能心急,要先了解相关知识,工艺知识、历史知识,绵延数千年的中国陶瓷文化辉煌悠久,想要深入学习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哦!两位听得入了迷,在现场久久不肯离开。
  海归带回的赵朴初作品
  随着市场的开放与交流日益频繁,到海外市场淘宝成了许多藏家的重要收藏途径之一。旅居美国的关先生便是这样一位海外淘宝者。
  关先生带来一件赵朴初书法作品,这是副对子:“为乐及时令德无极  去古不远直道在斯”,行草笔力遒劲而又有种雍容宽阔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字画鉴定专家晏霁老师介绍,赵朴初先生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书法以行楷书最擅长,书法方正严谨,浓郁朴茂,骨气深隐,透出禅理。这副字语出绎山碑,耐人深思。关先生表示,他旅居海外,常在国外收集一些藏品,这件作品的原主人是位美国人,家里老人过世,子女便把老人的藏品处理掉,他以非常低的价格得到这件宝贝。
浏览次数:661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明代17米长卷价值达千万   上篇文章:紫砂老货:聚集红木大观楼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