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火花成为收藏市场潜力股

来源/作者:网络 |
  有一种藏品和邮票并称为“姐妹艺术”,它就是火花。所谓火花,其实是火柴盒贴画的雅称。别看一盒火柴只有几角钱,贴在上面的火花却身价不菲,有的价值甚至高达数万元。
  小小的火花中,不仅可以看到万千世界,还能折射出历史发展。随着火柴逐渐退出消费市场,它也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但其受关注的程度却有增无减,以致不少投资火花的“花友”们不惜“买椟还珠”。
  火花收藏热起来
  火花与邮票同属微型艺术,但人们对火花的关注程度还不及邮票那么广泛。不过,近几年来,这种升值潜力好,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藏品,也越发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关注。火花收藏爱好者通常被称为“花友”,如今,国内的花友已经超10万。
  火花早在19世纪传入中国,是由瑞典等发明火柴的欧洲国家传入中国的,直到1897年,中国才开始出现民族火柴工业。现在,这种早期的火花已存世不多,价值上万元。改革开放以前,国内生产火花的厂家有400多家,现在只剩下了50多家,随着存世量的锐减,火花的价值也逐渐凸显。
  淘宝途径
  现在,由于火花收藏的人少,价格尚没被人为抬高。火花收藏的进入门槛也相对比较低,适合一些初级藏家。
  获得火花藏品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是从收藏家手中进行买卖交易。时下,很多藏家都通过网络与同行进行交流,很多藏家都在网上开店、在论坛上进行交流,网络成为火花爱好者的淘宝渠道。二是从火花展销会获得。这类专题的展销会在广州、北京、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火花收藏比较普遍的地区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
  收藏三要素
  火花与邮票都是一种微型艺术藏品,但不同的是,邮票有面值,火花却没有。现在,一盒小火柴也不过几角钱,火柴上面的商标又值几何呢?实际上,一枚珍贵的火花,身价绝对不亚于一枚珍贵的邮票。火花的身价高低,和邮票可谓异曲同工。主要由三个方面决定,一是存世量,二是做工,三是题材。
  19世纪的早期火花,由于存世量少,一枚价值已将近2万~3万元。明末清初的火花,价格也在三位数以上,解放前出品的单枚火花一般价位在30~50元之间;“文革”前的成套火花按枚计算均价都在5元以上。比如,一枚1959年广州巧明火柴厂绝版珍罕《广州名胜古迹》出口火花,目前开价为320元。现代火花则和邮票一样存在同样的问题:批量印刷导致流通数量太大,收藏价值不能和早期火花同日而语。
  早期火花之所以抢手,就在于它的设计制作十分精美和富有艺术内涵。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火花做工比较精美,都是由美工精细画出来的,而且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电影导演桑弧说,搜集火花是一项有益的文娱活动,在小小的画幅中,可以窥见古今中外的灿烂文明,也能够听到祖国前进的足音。和邮票一样,好的题材,尤其是具有历史意义题材的藏品,往往会受到市场热捧。火花题材涉及面包罗万象,有动物、民俗、政治等。当年瑞典、日本等国商行为打开中国市场,在火柴商标设计上,尽量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符合我国欣赏习惯的画面,如:象征中华民族古老图腾的龙、寓意吉祥的蝙蝠(福)、梅花鹿(禄)、仙鹤(寿)以及财神、寿星、善童、仕女等。
  四大品种值得收藏
  中国早期火花一般是指187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出品的火花。图案多为舞龙、舞凤、麒麟、龙舟,文字多为“振兴国货”、“救国火柴”。
  解放初期到“文革”前的火花主要特点是主题鲜明,紧跟时代步伐,如印有“中苏友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人民公社”、“社会主义总路线”等。这一时期生产了一些套票火花,如“一运会”、“北京十大建筑”、“国庆十周年”。
  “文革”火花多为宣传画、漫画、摄影,还有众多的“最高指示”、“语录”、样板戏《白毛女》、《红灯记》等。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出现火花收藏高潮,火花品种呈现出姹紫嫣红的新格局,有宾馆专用火花、高档艺术火花、旅游火花、文学名著、专题火花、京剧脸谱、异型火花等。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590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