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文人书画的价格节节上升

来源/作者:网络 |
 文人书画的价格节节上升
 
黄萱手抄陈寅恪文稿
 
文人书画的价格节节上升
 
陈寅恪批校书籍墨迹  上为文汇报资料图片 
  春拍落幕,近年来日渐受市场器重的文人书画更为显山露水,价格节节上升。然而,近现代学人的作品并未在市场上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在上半年的拍卖市场中,王国维作品共有8件,陈寅恪没有作品出现,梁漱溟11件,俞平伯13件。历年来,4位大师级学者的作品并不多见于拍卖会,多者也仅为三五十件,陈寅恪更只有1件作品出现。
  梁漱溟书法6.16万元
  另三位大师的作品在1994年前后已经开始陆续现身,但主要集中在2006年~2009年间,今年上半年是历年来拍品出现最多的一次。
  总结近年拍卖情况可知,大师们的作品以书法为主,包括对联、扇面、信札、手卷等。
  不过,这些学术地位已被确立的大学者的书法作品价格仍在低位。如6月25日北京匡时春拍上,梁漱溟的《行书曾纪泽语录》(141×36cm)成交价仅为6.16万元,同场拍卖会中俞平伯的《行书自叙文》(33×150cm)以76160元成交,日前拍卖市场中2件王国维的书法作品成交价也仅为2万~3万元之间。
  有升值的机会
  在历年的拍卖记录中可见,这几位大学者的作品成交价格也并不高。如王国维的作品中,成交价最高的是2005年广州嘉德成交的一副对联,成交价为9.02万元,其他拍品多在2万~3万元区间。俞平伯作品成交价多在数千元至3万元之间。陈寅恪作品仅有一件估价高达330万~350万元的遗稿,结果却无奈流拍。
  虽然这几位贵为学术大师,但作品价格仍在低位,主要是因为纯学术学者作品难以被普通收藏者理解,市场重视不足。不过,随着近年收藏市场对近现代文人学者学术性的挖掘,学术性更强的大学者的作品更有大器晚成的时机。

浏览次数:676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大连画家敦煌临摹有30年   上篇文章:拍卖场上的各类荷叶式文房用品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