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陈逸飞先生佳作魅力依旧

来源/作者:网络 |
  今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逝世5周年。上世纪60-70年代,陈逸飞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油画作品,同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
  今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逝世5周年,在前不久举行的2010上海艺术博览会上,由“北京艺·凯旋艺术空间”携来参展的陈逸飞遗作《弦乐四重奏》惊艳亮相,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喝彩声。今年6月,在香港佳士得2010年春拍“亚洲当代艺术与中国二十世纪艺术”拍卖中,这幅《弦乐四重奏》油画拍出了6114万港元的高价,创下其个人画作拍卖最高纪录。
  据悉,《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986年,是作者西方音乐人物系列的代表作。陈逸飞描绘的4名外国女子专心地演奏小提琴与低音大提琴,她们陶醉在音乐世界中。
  《黄河颂》备受关注自陈逸飞2005年去世后,其油画作品价格节节攀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嘉德2007春季拍卖会“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上,陈逸飞成名作《黄河颂》备受各界关注。
  《黄河颂》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创作于1972年。该作品是陈逸飞早年成名作中第一幅独立创作的巨幅油画。当时,陈逸飞年仅25岁,担任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该作品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块面处理和笔触表现,战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整体形象既结实又潇洒,其色彩有着光芒万丈的金光感,这些都完美地体现了陈逸飞所受到的苏联教学体系的技术性训练;同时,陈逸飞善于吸收和转化,并体现在《黄河颂》的构图思路上。
  这幅作品于1977年在全军美术展上首次公开露面,作品的构图、色彩以及高超的艺技,引起了当时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也是陈逸飞“自认为最得意的作品”。
  渗透中国传统美感陈逸飞出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早年在上海求学,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事油画创作。上世纪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油画作品。1980年赴美国留学,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
  1984年,陈逸飞以水乡周庄为素材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连同其他37幅作品,在纽约哈默画廊展出。画廊主人———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当年11月访华时,将这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了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被各界传为佳话。自1983年起,陈逸飞在纽约哈默画廊举行6次个人画展。此后,陈逸飞开始广泛涉足电影、时装、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时尚家居等多种领域。
  在众多领域中,陈逸飞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他的油画,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与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中国的精神”。
  作品拍价节节攀升2005年,陈逸飞由于过度劳累,不幸因病去世。记得陈逸飞去世的当天,“逸飞之家”门外就聚集了不少人前来抢购其遗作,陈逸飞十几幅瓷版画仅在开门营业后1个小时就销售一空。据“逸飞之家”工作人员透露,当时陈逸飞的作品均以原价售空,最高价为2万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陈逸飞作品在佳士得、苏富比以及纽约、香港等地拍卖会上屡创佳绩。
  陈逸飞去世后,他的作品受到了海内外藏家的青睐和追捧。2005年《晨曦中的水乡》在上海保利拍卖会上获价670万元;《大吉图》在红太阳拍卖会上以605万元拍出;《布达拉宫》在浙江中财拍卖会上以825万元成交。2001年,陈逸飞的精心之作《玉堂春暖》在上海泓盛出人意料地以1100万元成交,使得陈逸飞的油画作品突破了千万元大关,进一步证明了陈逸飞作品很受市场的青睐。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850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