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青铜器:我们永恒的珍宝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8月31日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其中5盎司圆形银币的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鬲,衬以该器物兽面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兽面纹鬲”字样及面额。
  从考古资料及相关研究看,鬲为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曾这样描述鬲的功用:“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有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因此,5盎司银币上的青铜鬲形制应产生于商代后期。
  该青铜鬲整体形象在持重敦厚中透出富丽神秘之气,这应得益于其形体上华丽有致的兽面纹饰。兽面纹也称饕餮纹。饕餮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贪吃无厌且具有神秘色彩的怪兽,生有角、爪、尾,其实是以常见的牛、虎、羊为原型创造的。饕餮纹是将其变形后形成的纹饰。兽面纹是古人对兽和神的人形化,企图借助于猛兽的形象来杜撰神灵,神灵又具备有效的感召力,可以集合力量,协助本部族与自然灾害和其他部族抗争。人形和兽面结合起来,形成神灵的图纹,是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过渡。这种具有深度象征和隐喻功能的纹饰出现在日常的用于烧煮的器物上,说明先民的这种期望获得某种抽象神灵护佑的心情是多么的热切,也说明某种力量崇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仅是先民情感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时代文明与文化特质的一种表征。我想,这件青铜器震动人心的力量也正在于此吧。而这样的凝聚着先民创造的智慧和原始图腾崇拜情结的青铜器,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呈现在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上呢?
  该枚取材古代青铜器鬲的5盎司银币,其背面图案体现出素朴自然地面貌。币面设计简洁明了,承续青铜鼎、爵、斝的整体效果设计,以背景中的纹饰带衬托前景中的青铜器,从视觉上营造由远及近的空间距离,而使前景中的铜器形象更为鲜明,富有立体感。该币中的青铜鬲在背景纹饰的映衬下造型也更显持重。背景中的兽面纹饰带是5枚币中唯一一枚没有采用长方条纹饰的,而以放大的齿状纹饰装饰币面,使形制本已非常饱满丰腴的青铜鬲也能有一些跳脱之感,不显凝滞笨重,使整个币面生出几分活跃之气来,此纹饰带的形状调整可谓是匠心深用之处。背景纹饰的粗化、简化浮雕处理与前景中青铜鬲形体兽面纹的细化、密化浮雕处理,同样也是遵循远近视角效果的需要。鬲形体上的兽面纹与斝形体上的兽面纹基本一致,而口沿颈上的纹饰则有所不同,鬲口沿颈上的纹饰比较简单,斝上则为较扁的兽面纹。但浮雕处处都显出雕刻者的严谨敬业之心,某些不规整处则意在凸显古代青铜器的古朴风貌,贴近当时现实,更多几分真实和先民创造的原始痕迹。镜面、喷砂工艺的合理应用,为该大规格的银币增色不少,精制币光感极好的镜面币面把青铜鬲辉映得更加持重华丽,兽面纹中高高突起的一双兽目,显得尤为炯炯有神,多出几分威武神秘来。先民用于日常烧煮的器物已然是一件极美的艺术品了,这是我们的祖先追求与实践美的证明,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珍宝。
  作者:胡玲燕  供稿:裕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587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9月20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上篇文章:青铜器金银纪念币高开后持续高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