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透雕花钱的起源及鉴藏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本刊 董大勇
前两期我们介绍了古代花钱中的圆雕与高浮雕,本期再谈谈透雕(镂空)花钱。
透雕花钱起源于古代圆形玉璧,在商周的贵族墓葬中出土的很多圆形玉璧都是镂空的。也就是所谓“双面工”工艺。其工艺技术要比单面的浅浮雕复杂得多,而作为艺术品的观赏价值及艺术感染也较前者要高,因而其市场价值也相对较高。
2011年夏湖南桃源一位朋友觅得一枚出土透雕花钱,为双凤形。工艺极精细,凤的双翼展翅欲飞,凤头、双目、羽毛细部栩栩如生、清晰可见。其生动神情虽经千年锈蚀,而风姿不减。在2011年嘉德拍卖会上日本平尾赞平藏品中有一枚凤纹花钱估价30万,该钱工艺细致,钱体较大但为单面浮雕,其工艺及观赏价值与上述透雕双凤钱相比,可谓难以望其项背。当桃源泉友以彩信发来照片时,我已不再集钱,仅为其咨询价格,供参考。以我初步推断,该钱应为盛唐所铸,实为近世所难睹也。
以下介绍几枚透雕花钱:
一、 “天赐麟儿”钱。钱体上有挂孔及冠形装饰,上书“天赐麟儿”四字,行书微带隶意,随意舒展,显然为大书家手笔。主题画面为一仙人跨麒麟,下备坐鞍,头顶华冠,后携一婴儿从云中穿行而过,周边为双郭,整体画面大气生动,充满灵动之感,作为寓意吉祥之物。以磨损、包浆及绘画书法风格判断,应为唐宋时期铸造。
二、 双人踏鱼钱。青铜质,透雕,但非浮雕,人物及鱼均带有圆雕工艺,富有立体感,人物分男女,一位短装,一位着裙。虽磨损严重,但仍可看出初铸时的生动传神,图中人物服饰与汉魏相近,其铸期必久远,然此钱后也陆续有铸,坊间有见,已面目全非。
三、 百戏钱。青铜质,透雕。百戏杂耍秦汉已有之,汉俑百戏成组成套出土,足见此项艺术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此钱中有举杠铃、顶缸、击磬等生动形象,组合惟妙惟肖,不同画面之隔档亦颇费匠心。此钱圆穿圆郭,磨损严重,色浆黑漆古,据相关专家推估,此钱可能为北齐或北周时铸造,相当珍罕。
四、 白铜鹿衔灵芝,透雕钱。白铜花钱较少见,其寓意吉祥,构思巧妙,令人喜爱。
前两期我们介绍了古代花钱中的圆雕与高浮雕,本期再谈谈透雕(镂空)花钱。
透雕花钱起源于古代圆形玉璧,在商周的贵族墓葬中出土的很多圆形玉璧都是镂空的。也就是所谓“双面工”工艺。其工艺技术要比单面的浅浮雕复杂得多,而作为艺术品的观赏价值及艺术感染也较前者要高,因而其市场价值也相对较高。
2011年夏湖南桃源一位朋友觅得一枚出土透雕花钱,为双凤形。工艺极精细,凤的双翼展翅欲飞,凤头、双目、羽毛细部栩栩如生、清晰可见。其生动神情虽经千年锈蚀,而风姿不减。在2011年嘉德拍卖会上日本平尾赞平藏品中有一枚凤纹花钱估价30万,该钱工艺细致,钱体较大但为单面浮雕,其工艺及观赏价值与上述透雕双凤钱相比,可谓难以望其项背。当桃源泉友以彩信发来照片时,我已不再集钱,仅为其咨询价格,供参考。以我初步推断,该钱应为盛唐所铸,实为近世所难睹也。
以下介绍几枚透雕花钱:
一、 “天赐麟儿”钱。钱体上有挂孔及冠形装饰,上书“天赐麟儿”四字,行书微带隶意,随意舒展,显然为大书家手笔。主题画面为一仙人跨麒麟,下备坐鞍,头顶华冠,后携一婴儿从云中穿行而过,周边为双郭,整体画面大气生动,充满灵动之感,作为寓意吉祥之物。以磨损、包浆及绘画书法风格判断,应为唐宋时期铸造。
二、 双人踏鱼钱。青铜质,透雕,但非浮雕,人物及鱼均带有圆雕工艺,富有立体感,人物分男女,一位短装,一位着裙。虽磨损严重,但仍可看出初铸时的生动传神,图中人物服饰与汉魏相近,其铸期必久远,然此钱后也陆续有铸,坊间有见,已面目全非。
三、 百戏钱。青铜质,透雕。百戏杂耍秦汉已有之,汉俑百戏成组成套出土,足见此项艺术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此钱中有举杠铃、顶缸、击磬等生动形象,组合惟妙惟肖,不同画面之隔档亦颇费匠心。此钱圆穿圆郭,磨损严重,色浆黑漆古,据相关专家推估,此钱可能为北齐或北周时铸造,相当珍罕。
四、 白铜鹿衔灵芝,透雕钱。白铜花钱较少见,其寓意吉祥,构思巧妙,令人喜爱。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6月25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上篇文章:天启通宝背一钱一分小平钱鉴赏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贵金属纪念币谨防以章充币
- 金银币歇夏未必是坏事
- 背绿水印壹角最高可卖15万元
- 旧版人民币收藏让钱生钱
- 中国币王价值高达七十余万元(图)
- 人民币收藏在海南古玩业界不温不火
- 京剧金银币上的丑角
- 7月4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3月1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50周年纪念币发行
- 买金条不如买熊猫金币和老精稀币
- 4月18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金价暴涨暴跌看大鳄脸色 投资者难赚钱
- 哈市钱币博物馆免费鉴宝
- 黄山金银纪念币受热捧 投资者收藏兴趣...
- 胶州村民老房翻出千元大钞(图)
- 号称超万元其实只值几百元
- 收藏奥运流通纪念币不应以面值论价
- 币市强势整理等待新热点
- 金银币三年跌四成:歇夏期后市场或将趋...
- 4月26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乒乓球彩银错币因稀缺成金银币行情风向...
- 2014年贵金属纪念币发行量明显减少
- 英国首推马年纪念币
- 第三套人民币5元被热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