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雍正大币3年价涨20倍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新春佳节,不少市民喜欢为居室添置旺财器物,如古钱币等。据了解,与书画、陶瓷等其他门类的古代艺术品相比,古钱币的价格要低得多。由于投资门槛低,只需要几百元或几千元就能入市,古钱币收藏大军近年不断壮大。同时,与近期股市、楼市的不景气,调整中的艺术品市场形成反差的是,古钱币的市场价格一直稳步上扬,而且升值步伐在不断加快,这使得古钱币成为热门的投资洼地。
市场古钱币收藏者越来越多
古钱是指古代金属的铸币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包括先秦时期的各类铸币和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以及为特定用途而制作的压胜钱(亦称厌胜钱),如吉语钱、镇库钱、信钱、花钱、打马格钱、瘗钱等,还包括生产铸造过程中的一些遗存物,如样钱、祖钱(雕母)、母钱,以及早期浇铸钱币使用的各类钱范。
“历史久远的汉朝五株钱,由于存世量大,十元左右就能买得到。至于北宋的古钱币,虽然在业界享有”美“誉,普通货只需花10~20元即可拥有……投资门槛较低,令古钱币的收藏大军近年不断壮大。”广东省钱币学会理事苏瑞光告诉记者,目前,古钱币的收藏爱好者的队伍甚有超过集邮大军的势头。“邮票市场政策不明朗,滥发严重,加之南方地区天气潮湿不适宜集邮,以致许多集邮爱好者转投古钱币收藏。”
此外,苏瑞光还介绍,由于钱币收藏爱好者不断增多,相关的组织、机构,规模也不断扩大,以广东省钱币学会为例,自1983年组建以来,如今已经发展至各市县几乎都有相关机构。据了解,古钱收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隋书经籍志》著录刘潜(484~550年)《泉图记》三卷,可见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有人专事古钱收藏。古钱收藏热潮的形成则是在清代,至民国初年臻于大成。近年来,随着收藏品市场的整体繁荣和人们对古钱的认识加深,古钱市场重又兴旺起来。
升值加快拍价创新高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20年间,各类古钱从整体看平均涨了30倍。总体说来,古钱市场正健康发展,稳健上涨,最近几年更有加速上升趋势。”虽然收藏古钱币的资金门槛要求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升值前景。对古钱币颇有研究的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陈建平告诉记者,近一两年来,古钱币的升值步伐在不断加快,这使得古钱币成为热门的投资洼地。“以清十帝钱为例,5年来平均升值幅度达到400%~500%,特别是发行量较少的真品官铸雍正大币,品相好的甚至可以卖到数百元一枚(字体稀少、币形大者甚至市场价超过千元),较三年前价涨20倍。”
记者翻查各地拍卖纪录显示,古钱币是拍卖市场的常客,拍价也不断创新高。如在去年11月20日举行的“中国嘉德(微博)2011秋季邮品钱币铜镜拍卖会”上,一枚估价18万~25万元“东周”小型平肩弧裆空首布(通长67.6mm),最终被众竞买人抢至29.9万元成交。同场,“齐返邦长大刀”背“草”六字刀(通长186.1mm)以97.75万元拍出,“半两第二十”酒令筹(直径37.4mm)拍出23万元,“寰”圜钱(直径56mm,重16.6g)拍出10.925万元等。
建议收藏不求“全”但求“专”
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戴志强指出:“古钱收藏需要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美学等均需涉猎,与古代历史地理、货币经济、工艺技术发展也密切相关。真正钻进去之后,会发现古钱里面海阔天空。”因此,收藏者不可一味抱着投资心态进入,还须沉潜其中,方能品得真趣,觅得佳品。
“实践出真知”,戴志强说,收藏古钱首先要多看实物:“光有书本知识、光看拓片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出现照着拓片觅来的”大珍“却是赝品的情况,其实对比实物就会发现质地、色泽,文字的深浅、气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当然,掌握古钱收藏的基本知识、熟悉钱谱图录,可以帮助初涉者打好基础,便于上手。”
陈建平认为,历朝历代以来的古钱币网格极其庞大,民间收藏根本无法全部企及,因此市民收藏古钱币不宜求“全”只宜求“专”。“初入门者,可先收藏存世量大、价格便宜的北宋钱币。北宋的钱币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身,所有北宋的钱币加起来不到百种,而且市价比较便宜,普通品也就是十元八元一枚(精品市价过千元),因此是很好的”试练“门类。”据了解,北宋钱币汇集各书体,非常优美。其中,宋太宗赵光义于淳化、至道年间发行的钱币,均以其书法手迹为铸币母本,集行书、草书、真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普通品市价却仅10元左右/枚。
“鉴定古钱币价值至少要看四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二是存世数量,三是文化价值,四是品相。首先,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前必须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其次,看现存数量,如齐、燕、赵等国的刀币,韩、魏、秦等国的布币等,年代久远,比圆形钱稀少,价格昂贵。而对于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类,则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艺术价值定价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钱币珍罕与否,凡有币面模糊、轮廓缺损、锈蚀严重、看相较差者,尽量不要收藏。”陈建平如是说。
市场古钱币收藏者越来越多
古钱是指古代金属的铸币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包括先秦时期的各类铸币和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以及为特定用途而制作的压胜钱(亦称厌胜钱),如吉语钱、镇库钱、信钱、花钱、打马格钱、瘗钱等,还包括生产铸造过程中的一些遗存物,如样钱、祖钱(雕母)、母钱,以及早期浇铸钱币使用的各类钱范。
“历史久远的汉朝五株钱,由于存世量大,十元左右就能买得到。至于北宋的古钱币,虽然在业界享有”美“誉,普通货只需花10~20元即可拥有……投资门槛较低,令古钱币的收藏大军近年不断壮大。”广东省钱币学会理事苏瑞光告诉记者,目前,古钱币的收藏爱好者的队伍甚有超过集邮大军的势头。“邮票市场政策不明朗,滥发严重,加之南方地区天气潮湿不适宜集邮,以致许多集邮爱好者转投古钱币收藏。”
此外,苏瑞光还介绍,由于钱币收藏爱好者不断增多,相关的组织、机构,规模也不断扩大,以广东省钱币学会为例,自1983年组建以来,如今已经发展至各市县几乎都有相关机构。据了解,古钱收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隋书经籍志》著录刘潜(484~550年)《泉图记》三卷,可见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有人专事古钱收藏。古钱收藏热潮的形成则是在清代,至民国初年臻于大成。近年来,随着收藏品市场的整体繁荣和人们对古钱的认识加深,古钱市场重又兴旺起来。
升值加快拍价创新高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20年间,各类古钱从整体看平均涨了30倍。总体说来,古钱市场正健康发展,稳健上涨,最近几年更有加速上升趋势。”虽然收藏古钱币的资金门槛要求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升值前景。对古钱币颇有研究的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陈建平告诉记者,近一两年来,古钱币的升值步伐在不断加快,这使得古钱币成为热门的投资洼地。“以清十帝钱为例,5年来平均升值幅度达到400%~500%,特别是发行量较少的真品官铸雍正大币,品相好的甚至可以卖到数百元一枚(字体稀少、币形大者甚至市场价超过千元),较三年前价涨20倍。”
记者翻查各地拍卖纪录显示,古钱币是拍卖市场的常客,拍价也不断创新高。如在去年11月20日举行的“中国嘉德(微博)2011秋季邮品钱币铜镜拍卖会”上,一枚估价18万~25万元“东周”小型平肩弧裆空首布(通长67.6mm),最终被众竞买人抢至29.9万元成交。同场,“齐返邦长大刀”背“草”六字刀(通长186.1mm)以97.75万元拍出,“半两第二十”酒令筹(直径37.4mm)拍出23万元,“寰”圜钱(直径56mm,重16.6g)拍出10.925万元等。
建议收藏不求“全”但求“专”
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戴志强指出:“古钱收藏需要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美学等均需涉猎,与古代历史地理、货币经济、工艺技术发展也密切相关。真正钻进去之后,会发现古钱里面海阔天空。”因此,收藏者不可一味抱着投资心态进入,还须沉潜其中,方能品得真趣,觅得佳品。
“实践出真知”,戴志强说,收藏古钱首先要多看实物:“光有书本知识、光看拓片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出现照着拓片觅来的”大珍“却是赝品的情况,其实对比实物就会发现质地、色泽,文字的深浅、气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当然,掌握古钱收藏的基本知识、熟悉钱谱图录,可以帮助初涉者打好基础,便于上手。”
陈建平认为,历朝历代以来的古钱币网格极其庞大,民间收藏根本无法全部企及,因此市民收藏古钱币不宜求“全”只宜求“专”。“初入门者,可先收藏存世量大、价格便宜的北宋钱币。北宋的钱币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身,所有北宋的钱币加起来不到百种,而且市价比较便宜,普通品也就是十元八元一枚(精品市价过千元),因此是很好的”试练“门类。”据了解,北宋钱币汇集各书体,非常优美。其中,宋太宗赵光义于淳化、至道年间发行的钱币,均以其书法手迹为铸币母本,集行书、草书、真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普通品市价却仅10元左右/枚。
“鉴定古钱币价值至少要看四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二是存世数量,三是文化价值,四是品相。首先,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前必须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其次,看现存数量,如齐、燕、赵等国的刀币,韩、魏、秦等国的布币等,年代久远,比圆形钱稀少,价格昂贵。而对于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类,则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艺术价值定价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钱币珍罕与否,凡有币面模糊、轮廓缺损、锈蚀严重、看相较差者,尽量不要收藏。”陈建平如是说。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2月13日金银币市场走势 上篇文章:解析2012年贵金属纪念币发行计划
网友评论 ()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金银币黄金理财投资三大策略
- 袁大头急涨暂歇脚 今年有望挑战千元
- 香港3家银行发行新钞
- 7月第2周古钱币交易周报
- 建国60周年超级金币出炉
- 百元纸币有点怪:和平鸽花纹一团模糊(...
- 6月19日金银币及时行情
- 背绿水印壹角币售价15万元(图)
- 银币白斑病收藏价值打折扣
- 6000多元兔年纪念币跌至5200
- 西安古城墙走进藏书票
- 吉林机器官局厂平一两银币鉴赏
- 金银币行情清淡 地铁卡行情稳健
- 和你说说我国的异形邮票
- 招远黄金博物馆宋代古钱币吸睛
- 人民币收藏市场大幅跳水 最大降幅达3...
- 3月23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祝福祖国寄语卡邮局开售
- 古玩盗窃案中“咸丰重宝”铁范铜钱文物...
- 古钱币收藏不得不看的问题
- 3月6日热门品种点评
- 4月7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历届奥运系列纪念章发行
- 《拉卜楞寺》特种邮票于今日发行(图)
- 邮市绝地反弹只是一个传说 市场复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