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孙中山开国纪念银币考述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图4.左右三瓣版图4.左右三瓣版 图5.“圆”出头版图5.“圆”出头版 图6.“圆”不出头版 6.“圆”不出头版
图7.单日“開”版图7.单日“開”版
  河北三河·寇尚民
  孙像开国纪念银币,俗称小头,是民国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之一。笔者依据相关史料、实物例证,以及成色检测数据,仅对官方所制造小头的形制由来、开铸历程、图文寓意、铸造量和版式、重量与成色作如下考述。
  形制由来
  1911年12月29日,经辛亥革命后,已经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3月9日,临时政府财政部总长陈锦涛呈文:“窃民国肇兴,革新庶政,而改良币制,尤属要图。……故本部拟先行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就中一千万元上刊第一期大总统肖像,流通遐迩,垂为美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同日,临时大总统令财政部“查币制改良,新民耳目,自属要图。所请以一千万元上刊第一期大总统肖像,以为纪念一节,应准照行。其余通用新币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意,垂劝农务本之规。为此训令该部即便遵照,速将新模印就分令各省造币厂照式鼓铸可也”(《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不久,财政部颁下新模给江南(南京)、湖北、广东等造币厂依式铸造,这就是孙像开国纪念银币的由来。
  开铸历程
  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据1919年1月由财政部钱币司编制的《币制汇编》中《南京造币厂沿革记》载:“民国元年四月留守府以军法科张孝准兼厂长,时铸纪念铜币镂五毂纹,纪以开国字样,五月铸纪念银币,八月续铸二角纪念新币,二角金币,以二角银币一千枚,金币十枚,呈财政部。九月部令夏翊宸为厂长,载二年一月,因银元市价低落,停铸银元,加铸铜元。二月,改名曰财政部江南造币厂,是月请财政部颁发袁总统像纪念币新模,五月于东厂暂行开铸银元,到十月东厂开铸银元,每日四万。七月宁乱,厂长屡有更换。民国三年二月银元暂行停铸。”由此知,这一时期小头从开铸到停铸,时间仅有8个月。
  第二阶段据民国16年(1927年)6月10日《财政部令饬各造币厂停铸袁币改铸孙币呈》载:“查天津造币厂铸币祖模,系由前北京政府制发,所有花纹、形式,现在已不适用,自应另行改颁,以重币制。……查铸币祖模,关系国家币制甚为最大,职部未便专擅,理合备文,呈请鉴核批示祗遵。……查停铸袁币,换铸先总理像币新模,前经政冶会议议决。旋因宁厂呈请权铸旧模,为调剂金融起见,又经中央财政委员会议决:先总理像币绘样镌模需时,准暂用民国元年所铸先总理纪念币旧模,先行铸用。成色、分量,均照袁币办理,各等因。业经通电所属各造币厂,一律停铸袁币,如在镌刻新模未成以前须先开铸,即向宁厂领取纪念币旧模,先行仿铸在案。”
  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拟定《国币条例草案》:“第一条:国币之铸发权,专属于国民政府。第二条:国币之型式,由财政部拟定呈经国民政府以令颁定之。第三条:在金本位未实施前,暂以纯银库平六钱四分零八毫为国币之本位。定名曰圆。……第六条:国币之重量成色如左。(1)本位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十一。(2)五十分银辅币总重三钱六分,银七铜三。(3)二十分银辅币总重一钱四分四厘,银七铜三。(4)十分银辅币总重七分二厘,银七铜三。”同年,壹圆本位币在南京、杭州和天津造币厂开铸。
  据当时南京造币厂厂长汤钜呈称:“职厂遵饬改铸孙总理像新式国币,因绘样镌模种种手续尚需时日,在新模未成以前,奏准暂用民国元年先总理开国纪念币旧模印铸,以济金融。成色重量仍照旧例办理,现已业经出币,已分运中国、交通、中南、盐业、大陆、金城、四明各银行分别销售,除将新模督促进行,一俟成就,立即更换所有现铸纪念新币。”笔者认为:上述提及到的“先总理开国纪念币旧模”是指小头的“形制”,而非“上、下五角星”版旧模。换言之,“六角星”版钢模诞生于民国17年(1928年)。
  第三阶段是1948~1949年,由于当时国内物价暴涨,货币贬值,百姓对于纸币失去信心,社会经济陷入瘫痪,国民政府为顺应社会需求,恢复银本位。1948年10月10日恢复铸币,重新铸造并发行银元。这时的上海、成都、重庆、云南、台湾、海南等各地区造币厂陆续开工铸造,版式多为船洋和大头,而小头铸造数量相对较少。
  图文寓意
  小头是第一枚将大总统头像替换皇家龙图的国币,这意味着宣告清王朝统治的结束,中国从此进入共和制的新纪年。此外,币面镌刻中英文字,意在告知外国人,中国新的开放时代来临。
  小头图案中还包含很多“寓意”,据李伯琦《中国纪念币考》手稿中叙述:“左右五瓣梅花各一支,五权宪法意者也,后即以此为国花。背,中间壹圆二字,而辅以嘉禾各一支,每支一穗三叶,三民主义意也。”其中,五权指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弹劾权和考试权,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曾创议梅花为国花,未付表决,但此后国民政府习惯上把梅花视作国花。如国军将领的肩章、帽徽上,小头银币上都饰有梅花。在南京民国阵亡将士纪念碑建筑上,多饰有梅花图案。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后,直至1962年,才由“行政院”正式发文明确梅花为“国花”。
  小头正面隶书“民”字,流行将最后一画拉长,其解释为推翻满清,象征民主胜利,人民出头,也宣示乃大众的政府。
  再者,小头背面图案中“豆荚、麦穗”是依据孙中山颁布临时大总统令,对新币式样作出规定“其余通用新币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其中,五谷指“稻、黍、稷、麦、菽”。而“角星”是用于区分铸币的不同版别。中国晚清至民国,金、银、铜币上所镌刻角星有梅花星、菊花星、米字星、十字星、长花星、六瓣星、五角星,六角星及圆点星等多种类别,通常镌于铸币正面中央或背面左右两侧。
  铸造量和版式
  据史学大师柳诒征在1931年发表论著《江苏钱币志》载:下五星、上五星“中山币原铸数额计10万元”。自民国16年国民军抵江浙定都南京后,即令宁(南京)杭两造币厂停铸袁像银币,暂时改用上述中山开国纪念币新模鼓铸。截至民国17年2月末,国民政府续铸数额计宁厂3200万元,杭厂2687万元,共计5887万元。若加以17年春季茧市期中两厂续铸之数,则目前市面流通额至少在7000万元以上。另在民国17年,天津造币总厂正式开铸小头,至民国18年共铸币9000余万枚。综上统计,国民政府在历年的不同三个阶段,各造币厂共计铸造小头约1.6亿枚。由于累铸小头时间不长,加之造币厂多采用先进的铸币工艺,造成现今所见官造版式多种。
  下五角星、上五角星版
  1911年5月,小头正式由南京造币厂开铸,版式为“下五角星”(图1),因该版英文无开国纪念之意,后改版为“上五角星”(图2)。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出版的众多钱币书刊、图谱中,众口一词、相互转载标注“上五角星”版为民国17年由天津造币厂铸造,该注释纯属误解,其原由有二:1.民初中国政权南北对峙,南方有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北方有袁世凯掌管的北洋政权。以此为据,小头的开铸只能在南方所属的造币厂进行,而北方的天津造币厂是不可能接受南方政府的指令开铸小头。2.据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耿爱德著、蔡受百译《中国货币论》载:“(一)一圆币,直径39.3毫米,正面铸孙中山半身侧面像,面向左,上端铸汉字曰中华民国,下端曰开国纪念币。背面镌刻以嘉禾,中书壹圆二字,四缘镌英文曰“MEMENTO”(纪念)、“BIRTH OF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开国)字样。(二)一圆币,与前同,唯英文改铸“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ONE DOLLAR”(壹圆)字样。二者皆南京造币厂民国元年时铸造。”因这两版银币铸期短,铸量少,加之流存稀少,现今尤显珍贵。
  右三瓣、左右三瓣版
  该版主要特征为正面右侧或左右两侧梅花最上端镌刻有三条枝状纹饰,故名之。因其边齿部与“上、下五角星”版式相近,笔者依此为据,推断这两版银币最早产于1928年,出自南京和杭州造币厂。经检测,右三瓣版(图3)重26.8克,成色为84.5%;右长三瓣版重26.65克,成色为86%;左右三瓣版(图4)重27.2克,成色为84%。
  普通版
  有“圆”字笔画出头和不出头两版,产于1928年,由南京、杭州、天津造币厂铸造,铸量甚巨。经检测,“圆”出头版(图5)重26.85克,成色为85.5%;“圆”不出头版(图6)重27.05克,成色为85%。因印花、修模、机械等原因,普通版的细小版别较多。
  单日开、双日开版
  该版是在2008年新发现的版式,称谓是根据繁体“開”字部首“門”的上端中心笔画与左右两竖相连而得名。这种现象是钢模原有镌刻之缘故造成,其特点见局部图。该版的出现,迅速在泉坛走红,得到广大泉友的一致认同。单日开版(图7)数量较为稀少,而双日开版(图8)素有“过万难求一”之说,其稀有程度可见一斑。经检测,单日开版重量为26.6~26.75克,成色为84%~88.5%;双日开版重26.5克,成色为78.5%。
  海南版
  广州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将广东省第一造币厂迁往海南岛海口市,并将厂址设在当时的海甸造船厂内。该厂利用回收的银元等改铸含银量仅有七成五的孙像银币,质量较差。海南版(图9)银币的主要特征为正面两侧梅花上端叶片中间缺少三条直纹;背面时钟7点部位内齿粘连,“圆”字笔画出头。经对多枚银元检测,其重量为25.3~26.9克,成色为49%~79.5%。
  重量与成色
  实物收藏中,发现同为官方制造的小头在重量上并不统一,轻的小于26克,重的高达27克以上,而成色在49%~89%间,但绝大多数小头重量在26.3~26.8克间,成色在85%左右。是何种原因造成如此结果?
  以南京造币厂铸币过程为例,在南京造币厂各部门中,首先由“校准所”将大条银(银料)从银库提出,并照原大条银上所打硬码之成色,搭配铜珠,使之达到规定的八九成色。然后“熔银所”将搭配好的银铜进行熔化,在熔化过程中,由工匠使用搅银棍搅匀,到相当之火候,倒入模具形成银条。“化验室”对银条进行化验,如有或高或低,即将此条作为废条,发还重熔。合格后交“辗片所”辗成银片,其厚度经检测符合后,冲成银饼。银饼送入“机平室”,逐枚经过机平,并分出银饼轻重,将较重较轻者及适合者,份落三处,其轻重不出千分之三公差者,作为合用之饼,其轻重超出公差者,作为废饼,重行熔化。最后,将合格之银饼,送到“印花所”铸成银币。
  由此知,南京造币厂看似有严格的工艺管理流程,但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成品银币在重量、成色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如所使用的大条银成色不达标,铸币原料银、铜配比不准确,熔炼时未能做到充分的搅拌等,均可造成同一批次的银币成色有高有低。此外,铸币管理环节上出现疏忽,或造币厂管理者有意降低成色,加之各造币厂情况各异等原因,最终都会影响到银币的重量和成色不同。
浏览次数:72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银价回落收藏品市场银元下跌两成   上篇文章:台发行龙年生肖套币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