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印花税票价值是慢牛行情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印花税票价值是慢牛行情
 
周彦生大师的“牡丹呈祥”。
 
印花税票价值是慢牛行情
 
范曾大师的“中国古代圣贤故事”。
  印花税票是参照邮票体例发行的一种完税凭证,仅比邮票的产生晚14年,但在集藏界,被认识的程度远不如邮票。在我国收藏界的起步时间,也远晚于邮票。
  但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写信的人越来越少,邮票的使用消耗降低;而印花税票作为一种纳税凭证,其使用价值并不会下降,集藏价值会逐渐上升。
  特别是今年国家税务总局为纪念新中国60周年特别发行的《中国古代圣贤故事》和《牡丹呈祥》两套印花税票,是范曾、周彦生这两位南北大名家的成名作首登印花税票,引起了收藏市场的关注。
  收藏方面,有专家认为,印花税票的收藏重在历史价值,广东收藏者可以从本地的品种入手。
  印花税票起步较晚于邮票
  印花税票是在凭证上直接印有固定金额、专门用于征收印花税税款、并必须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的一种完税凭证。由于历史与邮票一样久远,而且与邮票一样具有国家权威发行并且有面额和主题等特征,因此在收藏领域被与邮票并称为“姐妹花”。
  尽管印花税票历史悠久,仅比邮票的产生晚14年,但在集藏界,被认识的程度远不如邮票。市场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直至1991年11月,国际集邮联合会正式将税票列入竞赛级展品,成为集邮的一个专门类别;而我国的印花税征收则要到1988年以后才重新恢复征收,导致起步较晚。
  由于今年发行的两套印花税票《中国古代圣贤故事》和《牡丹呈祥》直接取材于南北大师范曾、周彦生的名作,引起了收藏市场的关注。
  画家作品上印花税票
  据了解,《中国古代圣贤故事》一套9枚,图案采用范曾大师的“中国古代圣贤故事图”为题材。《牡丹呈祥》一套9枚,图案采用周彦生大师的“洛阳牡丹图”为题材。
  题材大小影响收藏品价值
  虽然行内向来有集邮热、集印花税票冷的现象,但是市场人士表示,由于现代通讯手段的曾多,写信的人越来越少,邮票的使用消耗降低;而印花税票作为一种纳税凭证,其使用价值并不会下降,集藏价值会逐渐上升。
  作为一种较为年轻的收藏领域,印花税票目前尚未进入快速升值的时期。但是,清代、民国早期的印花税票已经在市场上体现了收藏价值,比如,一件民国早期印花税票印样被北京太平洋拍卖公司以6万元拍出,北京诚轩曾以2.09万元成交一件民国联运图印花税票,而新中国建立时期发行的6枚成套《耕牛图》(宜昌版)印花税票,现在的价格也涨到6000元。
  随着市场的推移,印花税票逐渐在实用中被消耗,其收藏价值也将逐渐体现出来。收藏人士认为,特别是其中更具有题材性的和发行量较少的印花税票,未来升值空间更大。
  印花税票历史
  印花税创始于1624年的荷兰。
  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始,清朝先后印制了日本版和美国版印花税票。
  解放前,北洋政府印制和使用了《长城图》、《嘉禾图》等数十种印花税票。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印花税暂行条例》,1958年因税制改革并入工商统一税而停征。
  198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开始施行,恢复征收印花税。
  广东收藏者可以从本地的品种入手
  收藏行家何锡钿告诉记者,看上去模样差不多的印花税票,由于版别不同所以市场价值可能差别很大。
  比如面值为2分的“绿色长城”印花税票有中央版和广东侨版两个版别,图案非常相似,但前者的票面字样为“中华民国印花税票”,后者的票面字样为“粤军财政总局印花税票”。目前,后者的市场价格已经高达2000元人民币,而前者仅为20元。
  何锡钿认为,印花税票的收藏重在历史价值,广东收藏者可以从本地的品种入手,比如潮汕区印花税票、广东台山印花税票等。一来容易寻找,二来容易脱手,如果收藏东北区的印花税票,则在地域上并不占优势。另外,应多关注清末、民国初期的票种;在面值上,1元以下或100元的印花税票数量相对较少,收藏价值相对更大。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950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