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两枚百年前奉天纸币回到沈阳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经由2010年北京春季拍卖活动,两枚一百多年前的奉天纸币回到沈阳。
这两枚奉天纸币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盛京(今沈阳)增源丰钱庄肆吊凭帖”和“民国五年(1916年)奉天(今沈阳)辽中县万原长兑换券贰拾角”。它们作为沈阳近代金融发展的珍贵史料,见证了历史变迁。
奉天纸币的钱庄在沈阳大西关
清代晚期,东北地区的民间金融业发展迅速,背景不同且实力各异的人物纷纷走上金融舞台,带来的后果是“中国通货之庞杂甲于全球,而东三省通货之紊乱又冠于全国”。
对于当时存在的私人钱庄、钱铺、票号等,由于各家的准备金多寡不一,普遍存在无良商家滥发凭帖(当时银行、钱庄发行的纸币是兑换币,即可依照面额在发行机构兑换等值的金属货币,如银元、铜圆等)坑害百姓的现象。如那张光绪年间的奉天纸币,其钱庄位于沈阳大西关,老百姓可拿它前往这一钱庄兑换铜钱四吊;那张民国年间的奉天纸币,其钱庄位于辽中县,贰拾角对应东北地区最受民间欢迎的小银元。
那时候,东北地区民间私营金融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原因是:
当时国家控制的金融机构还没有诞生。东北地区最早的官办金融机构,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才由当时的盛京将军裕禄奏准朝廷设立,而这一官办金融机构的设立,比东三省官银号(前身奉天官银号)早15年。
“千辛万苦”才留存至今
光绪三十一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奏准朝廷设立了奉天官银号,开始发行“凭帖”。不是赵将军印的凭帖被称为“私帖”,成为朝廷重点打击目标。
除了官方,这些私人机构发行的“凭帖”还有一个对手——外资银行或所谓的合资银行。这些外来的金融机构依仗种种特权,依靠本国政府雄厚资金支持,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私人金融机构的发展。
当年“凭帖”最后流向了哪里?
沈阳市金融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刘磊告诉记者:“虽然没有确切的资料,但通过对历史足迹的仔细回顾,还是可以大致推断出若干结果的。其一,被回收销毁。这是任何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之一,发行的凭帖回收兑现后经检验已无法再次流通,便可以集中销毁。其二,被查没销毁。有权查没的是"职能部门",也就是各个时代的各级政府。其三,自然损耗。揣在兜里烂了是常有的事儿。其四,人为损毁。不包括政府行为的各种个人行为,有的是要破坏,有的是要"破四旧"。其五,"被收藏"。发行机构需要留存样票以备对照或他用、个人由于某种原因未及时兑换留在手中,以及不同时代的钱币收藏者花费心血与金钱有目的的保存下来。”
两张奉天纸币已褪色,可想而知,它们历经“千辛万苦”才留存至今。
这两枚奉天纸币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盛京(今沈阳)增源丰钱庄肆吊凭帖”和“民国五年(1916年)奉天(今沈阳)辽中县万原长兑换券贰拾角”。它们作为沈阳近代金融发展的珍贵史料,见证了历史变迁。
奉天纸币的钱庄在沈阳大西关
清代晚期,东北地区的民间金融业发展迅速,背景不同且实力各异的人物纷纷走上金融舞台,带来的后果是“中国通货之庞杂甲于全球,而东三省通货之紊乱又冠于全国”。
对于当时存在的私人钱庄、钱铺、票号等,由于各家的准备金多寡不一,普遍存在无良商家滥发凭帖(当时银行、钱庄发行的纸币是兑换币,即可依照面额在发行机构兑换等值的金属货币,如银元、铜圆等)坑害百姓的现象。如那张光绪年间的奉天纸币,其钱庄位于沈阳大西关,老百姓可拿它前往这一钱庄兑换铜钱四吊;那张民国年间的奉天纸币,其钱庄位于辽中县,贰拾角对应东北地区最受民间欢迎的小银元。
那时候,东北地区民间私营金融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原因是:
当时国家控制的金融机构还没有诞生。东北地区最早的官办金融机构,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才由当时的盛京将军裕禄奏准朝廷设立,而这一官办金融机构的设立,比东三省官银号(前身奉天官银号)早15年。
“千辛万苦”才留存至今
光绪三十一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奏准朝廷设立了奉天官银号,开始发行“凭帖”。不是赵将军印的凭帖被称为“私帖”,成为朝廷重点打击目标。
除了官方,这些私人机构发行的“凭帖”还有一个对手——外资银行或所谓的合资银行。这些外来的金融机构依仗种种特权,依靠本国政府雄厚资金支持,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私人金融机构的发展。
当年“凭帖”最后流向了哪里?
沈阳市金融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刘磊告诉记者:“虽然没有确切的资料,但通过对历史足迹的仔细回顾,还是可以大致推断出若干结果的。其一,被回收销毁。这是任何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之一,发行的凭帖回收兑现后经检验已无法再次流通,便可以集中销毁。其二,被查没销毁。有权查没的是"职能部门",也就是各个时代的各级政府。其三,自然损耗。揣在兜里烂了是常有的事儿。其四,人为损毁。不包括政府行为的各种个人行为,有的是要破坏,有的是要"破四旧"。其五,"被收藏"。发行机构需要留存样票以备对照或他用、个人由于某种原因未及时兑换留在手中,以及不同时代的钱币收藏者花费心血与金钱有目的的保存下来。”
两张奉天纸币已褪色,可想而知,它们历经“千辛万苦”才留存至今。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6月4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上篇文章:6月4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60周年金银币引爆收藏高潮 如何鉴别...
- 多款金银币价格节后暴跌
- 五台山熊猫金银币交易价格走低
- 长假后国庆纪念邮票大涨17%
- 2014版熊猫金币降价:投资者可趁机...
- 入手金银币须鉴别真伪
- 3月20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12月16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6月24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疯狂金银币价格跌幅达到10%
- 上海世博彩金岁末正受宠
- 2012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
- 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金银纪念币赏析
- 3月10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上币5公斤蛇年大银章逆势上扬
- 央行观音金币公开发行
- 中国青铜器三组金银币亮点颇多
- 牛年金银条成年底吸金大户
- 11月9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12月14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退市传言引第四套人民币猛涨
- 99枚珍藏版“龙门石窟”面市受关注
- 殷敏:金银币投资价值浅析
- 专家谈投资钱币钱景广阔
- 熊猫金币4个月涨27%(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