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书画摹古造假法之绝对克隆型成品辨识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图一

图二
在谈及书画“摹古”造假法形成原因时我曾说过,有些名家有“崇古”癖好,他们把摹仿前辈某名家某技法或某具体作品“像”的程度视作是自己艺术创作能力“高”的体现,而(同时期)社会上也有“持同样观点”的鉴藏人专门热衷于收藏这类型作品。所以,从古到今,一方面市面上客观存在有这么一种类型名家作品,另一方面作伪者就专门“绝对克隆”这种类型书画。
具体说,作伪人会精心挑选“合适”的母本(原作或影印件皆可),然后不做任何变动地将其一五一十地复制出来。在古代书画名家中,远的如宋、元时期的就不说了,稍近期的如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董其昌与清代大小“四王”等等画家。他们真正意义上的“摹古”真迹比较多,“绝对克隆”型伪成品也不少。而现代书画名家张大千、吴湖帆、陆俨少与陆抑非等,他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摹古”能手,故现在署他们名的作品,有的真有的假,确实给许多鉴藏人带来了辨别困惑。
在此,我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摹古”与“绝对克隆”本身是二种具有不同作伪理念的书画造假手法,且欺骗性都较强。如今它们作了“互补”式的融合,因此,必是“难”上加“难”于鉴定的书画伪制。此外,作伪人在选用母本时一定不会是随随便便的,而是会充分考虑到“隐蔽”因素,这样伪成品才不易被看穿或被怀疑。比如,母本原作被出版或收藏在海外的,伪成品就可能抛售在大陆;或反之,母本原作出版在大陆的,伪成品也许就抛售到海外。还有,所选取的母本原作若是在出版物中的,其出版多半是距作伪时比较久的。
2002年秋季南方某拍卖行举办的拍品预展有图一这件署名“张大千”号称是“摹明代唐寅本”的画作。一眼望去,此画似乎从整体到局部都具有张大千“摹古”型手笔的特点,尤其是画作上部的二处(或说二种类型)字体及大小不一致的款字不仅“像”,而且字数还特别多,俨然较具“杀伤力”。不过我还是出于“职业习惯”专门针对此画去查阅了有关张大千作品的资料,结果终于将图一的母本图二给“请”了出来来“作证”。比较两图,我认为它们基本是“难分彼此”,只是图一画面的点、线、面笔势稍显生硬些,有些“做”的迹象,但这些若不是经“货与货”的对照是很难被“明确”的。目睹这一真一疑伪画作,我不能不叹服当今书画造假水平之“高超”、其手段之狡诈。
客观说,辨识“摹古”造假法之“绝对克隆”型成品对我们挑战不小,只有鉴定者具备以下几项条件,把握才相对会大些:一是对传统书画的笔墨源流与代表性书画家及其经典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二是对书画作品中的笔墨与造型特点与质量有较敏锐的感知判断能力,能做到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三是对被鉴定当局名家的从艺生涯及各时期的创作特点(包括不同的作品类型)较为熟悉;四是平对在鉴藏活动中能博览群书(也指个人收集在手中的可用资料多),实战经验丰富,“鉴藏视野”开阔,与海内外鉴藏界交流较频繁。作者:黄 鼎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天下第一串”籽料原石手串曝光
- 什么是红木家具的“衣服”
- 古陶瓷鉴定中的气泡问题
-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收藏种类有哪些(图...
- 北京正道2021春拍丨唯有重器可传世
- 国家宝藏打call的石鼓文 吴昌硕应...
- 浙江明天有人教你鉴识古瓷
- 古砚投资需注意六字诀
- 也说“高昌吉利”钱
- 色泽制作工艺造型:收藏玛瑙要注意三看
- 六大掌眼法把玩古钱币
- 近代铜元的真伪鉴别
- 投资水晶 财富潮涨
- 石湾瓦: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 瓷器工艺品丨素雅简洁的清康熙青花团寿...
- 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展览即...
- 民间藏家鉴宝失意 万件藏品假货八成
- 专家支招如何收藏名表
- 鉴宝心得:名家书画相对克隆造假法辨识...
- 毁真造假弘扬传统 国宝要保不要造
- 蔡京:祸国奸臣却是书法大家
- 养虫葫芦里的讲究
- 清朝皇家偏爱普洱茶 光绪皇帝一年要喝...
- 揭秘钻石购买窍门
- 如何轻轻松松购买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