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人民币收藏躺着也挣钱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说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似乎一定要让钱“动”起来才能生财。但在有些市民眼中,人民币即使“躺”着不动,也能身价倍增,这就是人民币收藏。但要想由此获利也不那么简单,有此经验比较丰富的市民表示,新手涉足币市之前一定要先“充电”,要把人民币收藏当做“乐趣”而不是“负担”。
涉足币市先要“充电”
“我是属马的,前几天听说银行可以兑换马年纪念币,就赶到银行去兑换了一枚。转天路过一家大型邮局,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邮局二楼有一个邮票、钱币的交易市场,我就上去看了看,结果发现我刚兑换的马年纪念币已经升值了不少。一位摊主告诉我,如果我手里有马年纪念币,他愿意以一枚十五六元的价格收购。”市民刘小姐说,“我以前从未接触过钱币收藏,听摊主这么一说,立刻来了兴趣。摊主又向我介绍了其他一些纪念币,可是其中有好多术语我根本听不懂,才知道这里面学问还不少。”
市民董先生已经有十多年从事人民币收藏的经验,他给初涉钱币收藏的“新手”们提了几个建议:“第一,动手买币之前,先买几本书补充一下专业知识。有些‘新手’自己没有偏好,也不会挑选,甚至不知道怎样辨别真伪,只是盲目地跟风。这样还不如先花几十块钱买些书,‘充充电’再出手去投资,也能减少上当的风险。第二,刚开始时,可以买一些‘大路货’,等到自己积累了一定知识和经验之后,再去寻求币市中的精品、稀品和珍品。第三,纪念币品种很多,‘新手’可能会挑花眼,这时不妨先进行广泛收集,等到自己找到了最感兴趣的品种,再‘收缩战线’,集中精力和财力专攻一两个题材。第四,刚上手时不要投入太多财力,可以先买一些品相一般的币,等到经验丰富后再逐渐淘换好品相的纪念币和精制币。此外,还应多与其他有钱币收藏爱好的投资者交流和沟通。”
当做“乐趣”而非“负担”
虽然将自己的藏品出手,市民可能大赚一笔,但不少收藏者都表示,收藏是自己的爱好,要将人民币收藏当做“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我做钱币收藏已经有好多年了,这是一个圈子,我们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将近八十岁的市民翁大爷说,“这些年,我在钱币收藏上已经投入了不少钱,可是很少会将自己的藏品出手,因为感觉自己的每件藏品都是宝贝,每个藏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不过,有时我也会和朋友们交换藏品,互通有无,大家也不会感觉自己吃亏。”
对于想要通过将藏品“低买高卖”赚钱的投资者,市民董先生介绍了自己多年来的“实战经验”:“币市的冷暖,与所处的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因而要密切关注相关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出台。要密切关注成套品种的价格动向,因为套币才是真正流入收藏者手中的有效沉淀,但还要注意区别由于重大节日礼品消耗量增加而造成的套币周期性价格变化。此外,还应关注散币的价格变化以及刀捆货和散货之间的价格差距。不过,即使这样,也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做到‘低买高卖’的价格极致。”
收藏路上难免“错过”
说起在人民币收藏道路上的行走历程,不少市民都提到自己曾经与“好机会”擦肩而过,不过这种“错过”,或许也正是币市的魅力之一。
“十几年前第三套人民币刚退出流通,那时我正上小学三年级,还不太懂得藏品的价值,就把家人收藏的四张连号面值两元的‘车床工人’拿到旧货市场换钱了,当时才换了15元钱。后来没过多久,我又把家里的一张面值5元的‘炼钢工人’和两枚面值一元的‘长城币’拿去换了5元钱。现在想起来,自己当时真的是太无知了。”市民张先生提起自己小时候的顽皮行径,还是颇有些后悔。
市民孙小姐提到自己破灭的“奥运钞梦”,也是后悔不已:“奥运钞发行的时候,我刚参加完期末考试,一听说要兑换奥运钞,和爸妈一起在银行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兑换到三张。但是随后就卖掉了一张,当做生日礼物送给表妹一张,又被闺蜜‘磨’走一张。现在面值10元的奥运钞已经卖到1000多元一张,当初那三张要是能留下来就好了!”
新报记者 王婷
涉足币市先要“充电”
“我是属马的,前几天听说银行可以兑换马年纪念币,就赶到银行去兑换了一枚。转天路过一家大型邮局,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邮局二楼有一个邮票、钱币的交易市场,我就上去看了看,结果发现我刚兑换的马年纪念币已经升值了不少。一位摊主告诉我,如果我手里有马年纪念币,他愿意以一枚十五六元的价格收购。”市民刘小姐说,“我以前从未接触过钱币收藏,听摊主这么一说,立刻来了兴趣。摊主又向我介绍了其他一些纪念币,可是其中有好多术语我根本听不懂,才知道这里面学问还不少。”
市民董先生已经有十多年从事人民币收藏的经验,他给初涉钱币收藏的“新手”们提了几个建议:“第一,动手买币之前,先买几本书补充一下专业知识。有些‘新手’自己没有偏好,也不会挑选,甚至不知道怎样辨别真伪,只是盲目地跟风。这样还不如先花几十块钱买些书,‘充充电’再出手去投资,也能减少上当的风险。第二,刚开始时,可以买一些‘大路货’,等到自己积累了一定知识和经验之后,再去寻求币市中的精品、稀品和珍品。第三,纪念币品种很多,‘新手’可能会挑花眼,这时不妨先进行广泛收集,等到自己找到了最感兴趣的品种,再‘收缩战线’,集中精力和财力专攻一两个题材。第四,刚上手时不要投入太多财力,可以先买一些品相一般的币,等到经验丰富后再逐渐淘换好品相的纪念币和精制币。此外,还应多与其他有钱币收藏爱好的投资者交流和沟通。”
当做“乐趣”而非“负担”
虽然将自己的藏品出手,市民可能大赚一笔,但不少收藏者都表示,收藏是自己的爱好,要将人民币收藏当做“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我做钱币收藏已经有好多年了,这是一个圈子,我们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将近八十岁的市民翁大爷说,“这些年,我在钱币收藏上已经投入了不少钱,可是很少会将自己的藏品出手,因为感觉自己的每件藏品都是宝贝,每个藏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不过,有时我也会和朋友们交换藏品,互通有无,大家也不会感觉自己吃亏。”
对于想要通过将藏品“低买高卖”赚钱的投资者,市民董先生介绍了自己多年来的“实战经验”:“币市的冷暖,与所处的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因而要密切关注相关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出台。要密切关注成套品种的价格动向,因为套币才是真正流入收藏者手中的有效沉淀,但还要注意区别由于重大节日礼品消耗量增加而造成的套币周期性价格变化。此外,还应关注散币的价格变化以及刀捆货和散货之间的价格差距。不过,即使这样,也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做到‘低买高卖’的价格极致。”
收藏路上难免“错过”
说起在人民币收藏道路上的行走历程,不少市民都提到自己曾经与“好机会”擦肩而过,不过这种“错过”,或许也正是币市的魅力之一。
“十几年前第三套人民币刚退出流通,那时我正上小学三年级,还不太懂得藏品的价值,就把家人收藏的四张连号面值两元的‘车床工人’拿到旧货市场换钱了,当时才换了15元钱。后来没过多久,我又把家里的一张面值5元的‘炼钢工人’和两枚面值一元的‘长城币’拿去换了5元钱。现在想起来,自己当时真的是太无知了。”市民张先生提起自己小时候的顽皮行径,还是颇有些后悔。
市民孙小姐提到自己破灭的“奥运钞梦”,也是后悔不已:“奥运钞发行的时候,我刚参加完期末考试,一听说要兑换奥运钞,和爸妈一起在银行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兑换到三张。但是随后就卖掉了一张,当做生日礼物送给表妹一张,又被闺蜜‘磨’走一张。现在面值10元的奥运钞已经卖到1000多元一张,当初那三张要是能留下来就好了!”
新报记者 王婷
微博推荐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12月27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上篇文章:12月3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4月23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炒客资金吃紧 整条出手第四套人民币
- 花钱展示宗教民俗艺术
- 金银币收藏材质不会影响价值
- 一套熊猫金币售价相差5000元 购买...
- 错版翻车章收藏价值高
- 博宝在线古钱币12月16日价格
- 7月23日热门品种点评
- 7月30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5月5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峨眉山金银币期货价格高开
- 金银铤成贵金属市场新热点
- 1月7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投资金条比金首饰更划算
- 9月28日热门品种点评
- 第一版人民币60年升值90万倍
- 《水浒传》彩色金银币将于8月18日发...
- 黄金理财飞入寻常百姓家
- 熊猫金币三十而立身价涨百倍
- 和字行书书法纪念币公开发行
- 世博纪念钞能否发行尚无定论
- 白银价格回涨 熊猫银币回升5%
- 稳健型投资者宜收藏银币
- 珍稀老银币拍卖市场称雄
- 3月7日金银币及时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