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闫柳群:《闹天宫》的京剧渊源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闫柳群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二分之一盎司彩色金币迄今为止共四个系列十三枚,《京剧艺术》系列四枚、《红楼梦》系列三枚、《中国古代神话》系列三枚,《西游记》系列三枚,前三个系列发行量都是在8000枚左右,后者略多些。由于发行量比较小,题材优秀,设计先进,制作工艺精湛,兼具艺术性和收藏性,受到广大收藏者和投资者的追捧和青睐。
  其中《闹天宫》彩金币的题材选自同名京剧名段,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一段故事。该币题材深受欢迎,工艺精良,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已发行的金银币中工艺最为精美,观赏性最佳的一枚币。《闹天宫》彩金币是《京剧艺术》系列《贵妃醉酒》、《梁红玉》、《群英会》之后的第四枚,发行于2002年,是由成色99.9%的纯金制造的精制币,重1/2盎司,共发行8000枚。此币采用瑞士工艺,由瑞士PAMP S.A。公司、FAUDE&HUGENIN S.A。生产,做工精致,质量上乘,有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和美学价值。它曾经被广大钱币集藏爱好者评为“最受群众喜爱的2002年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称号。
  彩金币《闹天宫》的正面图案为北京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并刊有国号和发行年号。德和园大戏楼始建于1891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戏楼,与故宫的畅音阁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并称为清宫三大戏楼。清代宫廷自乾隆以后,听戏之风日盛,戏楼、戏台等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宫廷御苑中。清末,慈禧嗜好京剧,她不满足于原先听戏用的听鹂馆小戏台,为庆祝自己的花甲寿辰,在颐和园内选怡春堂旧址兴建了德和园大戏楼。虽然这个笙歌聒耳的舞台是供统治者享乐之用的,但是在皇家推动下,我国的京剧艺术也或多或少在这样的宫廷舞台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又一步,因此,客观地说,德和园大戏楼是在我国京剧发展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并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之一,以此大戏楼全貌作为京剧系列贵金属币的正面图案,的确为币面增色不少。
  彩金币“闹天宫”的背面图案为京剧《闹天宫》中的剧照。画面主体是孙悟空偷吃仙桃的顽皮形象,着色分明、清晰,背景是本色效果的“齐天大圣”旗帜,以彩色突出顽劣、无畏的泼猴形象,而以本色轻描淡写其“齐天大圣”的封号,这种对比安排繁简的当、布局合理,也使悟空形象更贴近于他的真性情。
  《闹天宫》的故事情节选取自小说《西游记》第五、第六回。玉帝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恐其胡作非为,于是封他为“齐天大圣”并命其掌管蟠桃园,欲以天庭的官爵礼法羁绊住他,以安其心定其志,免生事端。孙悟空贪吃仙桃,常使计在桃园中偷摘仙桃尽情享用。一日,王母娘娘在瑶池设蟠桃盛会,七仙女奉命去蟠桃园摘桃,惊动了园中酣睡的孙悟空。他盘问七仙女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唯独没有邀请他,于是私闯瑶池一探究竟。众仙尚未到,孙悟空禁不住扑鼻酒香,偷饮了琼浆玉液,微醉,遂踉跄回府,不想一路走差,来到了兜率天宫,机缘巧合之下,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酒醒后,恐玉帝怪罪,于是逃回了花果山。不久,玉帝终于得知他偷仙桃、饮御酒、盗金丹、扰乱天宫的斑斑劣迹,大怒,于是差遣了十万天兵至花果山水帘洞擒拿妖猴。《西游记》中有诗曰:天产猴王变化多,偷丹偷酒乐山窝;只因搅乱蟠桃会,十万天兵布网罗。天兵天将四面埋伏,与水帘洞众猴大战数个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孙悟空被太上老君用兵器打中了天灵盖,失神之下又被二郎神啸天犬咬住了小腿肚子,终被擒拿。以上即是《闹天宫》一剧的大概故事背景。
  《闹天宫》一剧的前身是《安天会》,后由李小春、翁偶虹等将此剧改编为《闹天宫》,是京剧中的传统经典剧目。《安天会》是以孙猴子为主角的,故提起《安天会》就不能不提猴戏,猴戏即孙悟空戏,广受戏迷追捧,民国时期戏曲舞台上的猴戏尤其欢迎。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小楼、盖叫天、李万春和李少春等都很擅长《安天会》(《闹天宫》)这出猴戏,在齐天大圣形象的把握中,也各有各的特点。
  杨小楼是著名京剧武生,享有“国剧宗师”、“武生泰斗”等盛誉,《安天会》(《闹天宫》)是其代表作之一。其父杨月楼擅演猴戏,有“杨猴子”之称,杨小楼承其衣钵,人称“小杨猴子”。他身材高大魁伟,但表演猴戏时却伶俐轻巧。猴戏到杨小楼这里取得了新的发展,他在塑造孙悟空这个角色中十分注重把握这一神话人物的性格,强调神似多于形似,表演上不着重于翻跌技术,而着力塑造孙悟空的猴王气质。在孙悟空的京剧脸谱设计上,他也进行了改革,把“倒栽桃形”与“檄榄形”结合起来,红色桃形下延接尖嘴岔;眼瓦从十字形改为浓眼圈加眉子,增加了孙悟空外观上的武生气质。他认为齐天大圣要演出霸气,脸谱也应该和身份对应,所以他的猴脸脸谱大气简洁,蕴含神威。杨小楼的创新把猴戏的表演和造型都提高了一大步。
  盖叫天以武松戏见长,也是南派猴戏的代表。他的表演注重造型和动态的优美,身手矫健,动作强调力度与速度,并且注重将武术技巧揉合到武戏表演中。盖叫天曾在上海舞台创排《西游记》。《闹天宫》中,孙悟空与四大金刚对打,当打败第四位金刚并夺下其琵琶后,又与哪吒对打,盖叫天在表演过程中,一把夺过哪吒手中的乾坤圈,一边用琵琶迎击对方长枪,一边用脚变换姿势舞弄乾坤圈,显示了高超的表演技艺。
  李万春、李少春二人也是擅演猴戏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的猴戏宗杨小楼,又得溥仪叔叔载涛贝勒的传授。涛贝勒是京剧票友,以演《安天会》名动京师,他传授给李万春的猴戏秘诀是:人学猴,猴学人。李万春在舞台表演中注重猴的人格化。在脸谱设计上,李万春采用“倒栽桃”勾法,上圆下尖,红白分明,尽量减少黑线条,给人明快、干净的喜感,还在近耳处加上棕色,模仿猴毛。在《安天会》中演“八卦炉炼猴王”一幕时,又在猴脸两眼眼圈勾上金色,以示火眼金睛。在服饰设计上,李万春在表演《安天会》中孙悟空“守桃园”这场戏时,把草王盔改成了金纱帽,纱帽上镶绒球,后边带翅子,上边戴翎子,以此来显示悟空已经拥有官职。在动作上,李万春练出了“偷桃”戏的一种技巧,即在台上吃真桃,转圈啃皮,最后用手一拎,提起整条长长的果皮,常赢得满堂喝彩。这些都是李万春对猴戏的创新。
  李长春是李万春内弟,他的猴戏同时琢磨了南北两派的艺术特点。戏剧家翁偶红先生认为他兼有“南猴儿的轻巧、活泼”,“北猴儿的大气、沉稳”。在脸谱设计上,李长春根据自己的表演风格和脸形特点,把整个面部勾成桃形,前额正中的拳头纹线画地开阔大方,左右长眉毛下的眼泡各填一道黑纹,以增加孙悟空的英俊气质。在动作上,他强调轻盈和敏捷,还把体育中撑杆跳高的技术动作运用到舞台上。李少春曾经带着《闹天宫》等戏出访各国,把“美猴王”的形象传递到了世界各地。
  孙悟空是名段《安天会》(《闹天宫》)乃至整个《西游记》剧目中最重要形象。在京剧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这一经典的艺术形象被我国的京剧艺术大师们不断创新和演绎,日益饱满,历久弥新。如今,这个丰富的猴王形象从文学和艺术走来,融入到贵金属纪念币这种年轻的载体中来。猴在币上栩栩如生,币因猴而熠熠生辉。
  作为国粹京剧艺术在《闹天宫》彩色金币上得到了完美诠释,市场关注和认可的就是最好的。当初《闹天宫》彩色金币发行之初就受到了收藏者的大力追捧,市场价格也一路高升,之后在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消耗、淀,再消耗、再沉淀,目前《闹天宫》彩色金币货源分散,而且大部分流落在众多收藏者、投资者、钱币爱好者手中,收藏品市场可流通货源明显减少,物以稀为贵,目前《闹天宫》彩色金币价格小幅攀升,逐渐向理想位置修正,价值回归也在所难免。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897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