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逆背民国十文错版铜币(图)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河南洛阳 刘英杰
在中国钱币史上,金银铜始终充当重要的角色,清末民初以来的铜币又称铜板、铜元,与传统的方孔铜钱的最大不同在于其中间无孔、机器生产而非手工翻砂。我国铜元诞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于技术不完备,且制造及流通时间不长,中间产生了一些错版钱币不及勘验便流通市场,反而成为泉苑一景。铜元常见错版形态一般有以下几种:正背面图案错配,如“光绪元宝”背错配大清龙图,“光绪元宝”湖北造背错配广东飞龙图,“大清铜币”宣统乙酉年造背错配“光绪年造”字样等,这一类较多;英文错误,主要有字母写错、单词拼错,如“PROVINCE”(省)错拼为“PROVINEC”等;满文错误,如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铜元,上缘“四川官局造”,中心满文却为“宝福”(福建铸钱局),成为“牛头不对马尾”;阴文图案,铜元币面文字大多为凸出阳文,也有极少数会有单面阴文图案出现,这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今见到一错版离奇的河南造民国十文铜币,乍看之下,正面十文,背双旗,品相完好,锈色甜润,无甚惊异处。经藏友指点才发现破绽,原来此铜元正反两面同一位置处逆转了整九十度。这一情形在之前发现的错版币中,十分罕见,这便是行话里的“逆背”了。一般的“逆背”铜元多少偏差几度至几十度不等,如此整整逆转九十度的可谓阴差阳错,自成一景。铜元的产生跟清末经济发展有关,光绪二十三年(1897),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奏请“仿造大小铜元,以补制钱之不足”。同年,铜元首次在广东试铸成功。正面铸“光绪元宝”四汉字和“广宝”二满字,周围有“每百个换一圆”的字样。背面中央刻有一蟠龙纹饰,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等字样,这是最初的铜元。
藏友手中的这枚错版铜元为河南省造,铸币地在开封河南机器制造局,当地百姓称其为“枪炮局”、“兵工局”。这个兵工厂最初是由河南巡抚陈夔龙于清光绪三十年奏请核准在开封设立的,专门制造兵工器具。在建设过程中,鉴于上谕“各省可仿粤省之例铸造铜元”,经呈准允许后派布政司、按察司会同机器制造局候补道何廷俊试造铜元。何从上海购来制造铜元的机器设备和一应材料等,于当年九月十五日正式开工制造铜元,十月试制成功,所铸为“光绪元宝”。另成立河南铜元局专司其事,这里乃成为一址两局的共同场地。辛亥革命后,“光绪元宝”改为“中华民国十文,河南省造”;1929年冯玉祥二次主豫时,因缺铜,竟将相国寺八角殿内的五百尊铜罗汉像全部销毁,改铸面额五十文的铜元;之后复有面额二百文的铜元出现。刘峙主豫时更是大量销毁面额二十、五十文的铜元,改铸面值二百文的铜元,直至1933年铜元局停产歇业。由此可以推断这枚错版铜元应是辛亥革命不久后铸造。
在中国钱币史上,金银铜始终充当重要的角色,清末民初以来的铜币又称铜板、铜元,与传统的方孔铜钱的最大不同在于其中间无孔、机器生产而非手工翻砂。我国铜元诞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于技术不完备,且制造及流通时间不长,中间产生了一些错版钱币不及勘验便流通市场,反而成为泉苑一景。铜元常见错版形态一般有以下几种:正背面图案错配,如“光绪元宝”背错配大清龙图,“光绪元宝”湖北造背错配广东飞龙图,“大清铜币”宣统乙酉年造背错配“光绪年造”字样等,这一类较多;英文错误,主要有字母写错、单词拼错,如“PROVINCE”(省)错拼为“PROVINEC”等;满文错误,如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铜元,上缘“四川官局造”,中心满文却为“宝福”(福建铸钱局),成为“牛头不对马尾”;阴文图案,铜元币面文字大多为凸出阳文,也有极少数会有单面阴文图案出现,这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今见到一错版离奇的河南造民国十文铜币,乍看之下,正面十文,背双旗,品相完好,锈色甜润,无甚惊异处。经藏友指点才发现破绽,原来此铜元正反两面同一位置处逆转了整九十度。这一情形在之前发现的错版币中,十分罕见,这便是行话里的“逆背”了。一般的“逆背”铜元多少偏差几度至几十度不等,如此整整逆转九十度的可谓阴差阳错,自成一景。铜元的产生跟清末经济发展有关,光绪二十三年(1897),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奏请“仿造大小铜元,以补制钱之不足”。同年,铜元首次在广东试铸成功。正面铸“光绪元宝”四汉字和“广宝”二满字,周围有“每百个换一圆”的字样。背面中央刻有一蟠龙纹饰,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等字样,这是最初的铜元。
藏友手中的这枚错版铜元为河南省造,铸币地在开封河南机器制造局,当地百姓称其为“枪炮局”、“兵工局”。这个兵工厂最初是由河南巡抚陈夔龙于清光绪三十年奏请核准在开封设立的,专门制造兵工器具。在建设过程中,鉴于上谕“各省可仿粤省之例铸造铜元”,经呈准允许后派布政司、按察司会同机器制造局候补道何廷俊试造铜元。何从上海购来制造铜元的机器设备和一应材料等,于当年九月十五日正式开工制造铜元,十月试制成功,所铸为“光绪元宝”。另成立河南铜元局专司其事,这里乃成为一址两局的共同场地。辛亥革命后,“光绪元宝”改为“中华民国十文,河南省造”;1929年冯玉祥二次主豫时,因缺铜,竟将相国寺八角殿内的五百尊铜罗汉像全部销毁,改铸面额五十文的铜元;之后复有面额二百文的铜元出现。刘峙主豫时更是大量销毁面额二十、五十文的铜元,改铸面值二百文的铜元,直至1933年铜元局停产歇业。由此可以推断这枚错版铜元应是辛亥革命不久后铸造。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金银币成交量大幅萎缩 上篇文章:金银币屡现破发(图)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6月2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2月11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美国鼠年生肖吉利钱发售
- 鹤城市民纸币收藏再度升温
- 西藏古钱币:承载着历史的收藏佳品
- 乙未年特种邮票将发行:金银币销售渠道...
- 熊猫纪念金币亮相
- 5月25日热门品种点评
- 奥运纪念钞DIY伪品卖600元(图)
- 新疆乌鲁木齐市藏市长城币受宠 上涨3...
- 生肖币龙头品种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 盛世奥运金来了
- 三款世博特许邮品今起在北京接受预订
- 话说连体小型张:收藏投资可以大胆进入
- 方寸之间浓缩山东临沂2500年巨变
- 4月6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藏家发现异版中银十元连体钞(图)
- 青铜器金银纪念币高开后持续高走
- 9月2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金币强势盘整 连体钞买卖活跃
- 金银币与其他收藏品对比有何优势
- 清光绪时期5文市价大约2000元
- 2012年熊猫金套币涨近2000元
- 央行将发行10元奥运纪念钞具有流通职...
- 1月13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