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清代钱币曾被忽视大量珍品流失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清代钱币
近年各种古币陆续出土,甚至改写了一些前人研究而成的定论。以光定元宝为例,史料上向来只记载有楷书版,但自1981年内蒙古出土了一批篆书版后,学术界和收藏界更新了这一观点。对于收藏者来说,这种层出不穷的推陈出新提供了不少契机,书本未记载的品种往往是收藏者“捡漏”的机会。
清代钱币曾被忽视
草芳老师透露,在历代钱币中,最有“捡漏”机会的应该是清代钱币。主要是因为即使到了上世纪40年代,清钱还未受重视,许多收藏行家认为清代时代太近,其钱币唾手可得、不值一藏,导致大量珍品流失。
比如清同治钱传世量颇多,但其中不乏精品的版本,宝广局(即广东钱局)铸造的同治钱就是一个典型。考究可知因为同治年间铸钱成本极高,地方多不愿意大量铸造而浪费成本,当时广东只为应付清政府之命而铸造极少数量。
目前,100多斤同治钱中也难以找到一枚宝广局的同治钱,真品价格至少可达数千元。
收藏者要钻研
但不可尽信书
草芳老师提醒收藏者,“捡漏”客观存在,但不是每一次都存在,也不会发生在所有收藏者身上。
只有熟习历史、实物,把研究和收藏结合起来的收藏研究者,才能拥有这样的幸运。他强调史料和文献对于收藏者的重要性,也提醒不可尽信书。
例如,有清史中写有宝广局的雍正钱,其实当时宝广局已撤,世上并无该宝广局的雍正钱。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济南:新上市的《水浒传》彩色金银纪念币 上篇文章:流通时间最短收割机券可达60000元每枚(图)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龙年贺岁贵金属藏品首都首发
- 纸币投资与收藏:奥运经济最大的受益者
- 老明信片记录着世博辉煌
- 熊猫金币首次实现回购
- 双龙钞价格春节飙升1.5万
- 93梅花5角的魅力无限 收藏价值持续...
- 老版人民币行情一路看涨 2元车工券暴...
- 长春邮票钱币博览会开幕
- 纸黄金价格上行投资需谨慎
- 老精稀金银币成拍场主力
- 十元奥运币售价两千一
- 最贵国庆邮票已翻6万倍 贵金属藏品交...
- 奥运开幕式纪念邮票首日封热卖
- 第四套人民币未退市不可交易
- 双馆金条菜百首发:最早世博中国馆亮相
- 3月14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6月2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5月18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落月金银币昆明市场暴涨1600元
- 3月2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中国古货币鉴赏学堂:东汉重铸五铢钱
- 8月2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龙年底收藏市场蛇年金银纪念币发行
- 挖河泥时偶得一钱请专家鉴定
- 纪念钞价格震幅会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