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从“鬼脸钱” 说楚文化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内蒙笑公
鬼脸钱,楚铸,春秋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之一。(其它三种;布币、刀币,圜钱)。
新世纪之前见于著录的“鬼脸钱”,其重量基本在1
至5
克范围之间,多为二至三克。应称之为“小鬼脸”。它们还有另一个别名“蚁鼻钱”,
“蚁鼻钱”名称的由来,各种解释皆不能令人满意。我以为恐怕与其体积小有关。“鬼脸钱”的名称,约定俗成,一看便解。
我藏的是“大鬼脸钱”长度在30--36
毫米之间,多为33--34
毫米。重量在24--33
克之间,多为27--30
克。是“小鬼脸钱”的十倍左右。按重量应该是二釿。(战国时一釿约合16
克,二釿为32
克)
而且大多残留有贴金(或鎏金)痕迹。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楚国居中原诸国之南,文化方面有着明显的与他国不同的特色。比如楚国独有的“龙凤文字”。风俗方面,对“巫”的崇拜与信仰,各种祭祀活动,也是更浓烈,更具特色。从屈原的“楚辞”可见一斑。我要说的是,“鬼脸钱”上的“图案文字”肯定与楚国独有的文化、风俗、文字有关。战国时代是计量货币,货币的价值是以铜币的重量为基准的,“鬼脸钱”上的“图案文字”已经释读的,一般与重量无关,也不是地名,比较多见的是“斋”,其它还有“金”“行”“君”“安”“釿”等。常见的“贝”有多种版本,也是对人脸各种表情的刻画,是
喜怒哀乐悲恐惊
人类七情的抽象和概括。原来古人早就会画卡通画。
总之;“鬼脸钱”象是某类“祝(福)语”,又好像与“巫”的活动,祭祀活动
有关。以上,仅是我对“鬼脸钱”的一点思考和探索。真正要揭开“鬼脸钱”上“图案文字”,的秘密,有待智者。
博友若有意收藏,请联系我。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东北丹东淘来咸丰重宝背横二十 上篇文章:连体钞点燃收藏新热点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俞晓萍:亚运与我们的梦想一起飞翔
- 专家建议长期持有熊猫金银币
- 谢安琪个性化邮票将推出
- 1月7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金银币价格急急上涨:收藏者适当参与为...
- 方寸感受奥运风采 邮票上的历届奥运火...
- 借315春风扬反假币正气
- 百年老股票讲述川人雄心
- 年末投资银条银币先防赝品(图)
- 08年贵金属纪念币发行计划解读 热潮...
- 蛇年金银币套装价格下跌
- 香港奥运钞回升到120元至130元区...
- 4月22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11月27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上币首发直径108毫米观音铜章
- 外汇券成为了收藏者新宠
- 云冈公斤银币角逐克劳斯最佳硬币
- 邮市火爆 猴票半年暴涨50万
- 龙年生肖金银币广州首发
- 铜制纪念章首选生肖题材:12年涨30...
- 2月3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炒家扫货2元纸币一月涨3成(图)
- 收藏投资大规格唱主角1公斤龙年生肖银...
- 7月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嘉庆通宝价格行情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