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古钱币有异 不一定珍品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读者:该枚开元通宝(见上图)的面文是雕刻而成,“通”字不能雕刻清楚,应是精品。
收藏者要了解清楚次品与珍品的差别
本期鉴定:广东省钱币学会草芳老师
问答说明:读者可将藏品图片发至linlin@gzdaily.com进行咨询,务必选用高度清晰照片。
说明:本栏目所鉴定的作品均基于读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进一步鉴定需要观看实物。
景佑元宝上的“景”字少了一横是精品,开元通宝的“通”字不清晰是珍品,天圣元宝背后有“一”字字样是特别稀少的版本……这种想法在古钱币初学者身上随时可见。由于铸造水平不稳定,古钱币往往因为“漏铜”而出现一些与书本标本有细微差别的“次品”,极为普通。收藏者要了解清楚次品与珍品的差别,不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藏品上。
由于工艺水平的局限,古代即使是同时代铸造的钱币也有所差异,在资深收藏者心目中,收藏不同版本的古钱币并进行研究是古钱币收藏的最高境界。在市场中,不同版本的古钱币价格可能相差很远。以开元通宝为例,普通者可能仅为1元,而版本珍贵者却可达数千元。
如在中国嘉德拍卖专场中,一枚开元通宝背上月大钱拍出5824元,一枚“通”下星成交价为5040元,背上仰月折十价格为4620元。
又如读者收藏的元丰通宝虽然只是普通品,但是在币市场上,曾有背上月下星小平钱以5280元成交,隶书小平钱的拍卖成交价为3136元。决定不同版别古钱币的价格,一般以存世量的多少为根据。
这种现象令部分初学者产生误解,以为与书本上的“标准件”相比较有差别的就是“不同版本”,价值一定高;甚至有人将其定位为“错版”。其实,由于早期铸造水平不稳定,时常会出现“漏铜”现象,也就是铜水蔓流而成的痕迹。在资深收藏者眼中,这种钱币与次品甚至废品无异。
草芳老师认为,这种藏品很可能满足部分收藏者的猎奇心理,但是不属于版别现象,大多数收藏者不会接手。收藏者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收藏,但不要对其市场价值期望过高。
读者:该枚开元通宝(见上图)的面文是雕刻而成,“通”字不能雕刻清楚,应是精品。
鉴定:开元通宝于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初唐、中唐、晚唐均有铸造。普通的开元通宝价格为一两元,珍稀者可至数千元。从图片看,该枚币极为普通。这种所谓“雕刻而成”情况是铸造过程遗留的,不是雕刻,而是漏铜。
读者:此钱是雕模(见上图),面文有一个动物图片,左边厚右边薄,打磨措光而成。钱文未雕刻完,背穿精美。该币应是国内孤品。
鉴定:这种情况属于铸造过程的“漏铜”,“动物图片”的说法是收藏者强加于藏品的。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央行发行武当山古建筑群金银纪念币 上篇文章:市民继承了上千枚古钱币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千禧年单龙钞11年涨幅38倍 不到1...
- 武汉市民将4千张奥运纪念钞一抢而光(...
- 奥运钞10天涨50%:庄家炒作谨慎介...
- 三元券实际使用略嫌多余
- 6月3日热门品种点评
- 奥运纪念币上涨90% 正规渠道买民间...
- 央行称错版币不存在收藏风险极高
- 武汉市第三届残疾人集邮展
- 国邮《国花牡丹邮票》金银砖增辉北京金...
- 8月28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贵金属纪念币炒作不断升温
- 1月19日热门品种点评
- 9月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11月16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贵金属藏品迎来黄金季
- 青奥会金银币市场遭遇逆转:价格大幅下...
- 2月19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8月1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金银币市场的维权工作应从哪里着手
- 第26届世界大运会金银币发行
- 常州市古钱币收藏渐升温
- 哈尔滨钱币收藏市场还真有三元人民币
- 6月8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中国金币发行龙年金铤
- 10月2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