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钱币收藏乐趣无穷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战国时的齐刀币、辽金时代的五笔正隆、各种版的大观通宝……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藏品,如今悠然地躺在孟昭军的博古架上,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他收藏数量达上万枚的古钱币,几乎涵盖了历史上的各个朝代。
寻找历史的真实面目
8日下午,记者见到古币收藏家孟昭军。一说起那些曾历经沧桑的古币,他打开了话匣子。
孟昭军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学生时代,他就非常喜欢历史,除了读历史类的书籍,还喜欢摆弄点老家什。他觉得这些东西饱经风霜,非常具有历史感。当时家里还藏着一些老辈祖传下来的古钱币,他常拿出来看,久而久之,他对古钱币产生了兴趣。在他看来,这些长着锈迹的老钱,虽然并不昂贵,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默默诉说着朝代的兴衰和变迁。“收藏古币,就是寻找历史的真实面目,寻找一个个时代的缩影。”孟昭军说。
每一种钱币都有其特有的故事,在收藏钱币的过程中,要了解和钱币相关的发行背景、流通环境等知识,这比获得钱币更重要。“比如这枚‘蒙疆五角’,它是抗战时期由日伪‘蒙疆银行’发行的,制作堪称精美,反映了当时较高的铸造工艺。但它又记录着日本侵华的罪证。”孟昭军说。
苦中作乐觅古泉
上世纪八十年代,孟昭军开始了他的收藏之路。他成了文化市场、文物店的常客。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放到了研究古币上,边淘宝边学习,除了从相关的专业书籍中汲取营养,还到博物馆去学习,又要与泉友们交流经验。除了本地的文化市场,他的足迹还遍及周围一些城市和乡村。就这样,几经寒暑,孟昭军成了颇有名气的古币藏家。
孟昭军认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是知识的收获。在收藏古钱币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习历史知识、铸造知识、古文字、古代经济等,还要通过实践进行辨伪。越是接触得多,越觉得古钱币博大精深。孟昭军循序渐进地掌握这些知识,了解每种钱币的铸造年代、形制特点以及鉴定方法等。在他看来,淘到一件自己满意的古币不仅是对眼光和知识的考验,还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这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和享受。然而,这也是苦中作乐的事情,“就像有些泉友说的:苦苦寻觅,苦苦思索,苦苦参阅,苦苦比照,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才能知道。”孟昭军说。
刚开始,他是从清朝的大钱(咸丰)玩起的,“当时的市场上好东西很多,价格也便宜。有时几十元、上百元就能淘到一些很珍稀的币种。”清代制钱按法定重量、成分制造,体大而重、成色好,很受大家欢迎。然后就是收集宋代钱币,有数百种之多。“北宋的钱币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身,而且市价比较便宜,有的才几元一枚,因此是很好的‘试练’门类。非常适合初入门者学习和收藏。”孟昭军说。
马未都曾来济淘宝
说起当年的淘宝经历,孟昭军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马未都时常来济南淘宝贝。那时马未都还不像现在这么出名,常在文化市场转悠,虽然当时大家玩的不是一个品类,但时有接触。
在他的记忆里,当年的马未都穿双布鞋,很朴素,举止谈吐很有涵养。他的眼光很厉害,说话让人信服,而且砍价很有学问,能照顾到双方的利益。很多圈里人都认识他,人缘很好。
对于当下的收藏热潮,孟昭军认为,钱币收藏重要的是要有个好的心态。古人谈收藏,一可陶冶性情;二可增长知识;三可祛病延年。现在一些收藏暴富的故事充斥民间,有的初入钱币收藏的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虽然近两年古钱币市场升温很快,但企盼钱币藏品快速升值致富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打眼”也是一种提高
在收藏古币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打眼”的时候。孟昭军说,即使“打眼”也是一种提高,因为上当买赝品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谓“吃一堑,长一智”,这种教训可以增长知识,避免今后再吃亏。
孟昭军认为,那些传世稀少而非常珍贵的古钱币,往往是作伪“重灾区”。所以一般应从收集普通品入手,不要把眼光只放在那些标价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名贵珍品上,这些几乎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普通品种中的仿制品较少,通过收集研究这些品种,不仅可以丰富钱币历史知识,还可以掌握这一时期钱币的总体特征。应该说,同一时期的珍稀品种也具有相同的特点。这样经过努力,当我们发现“珍品”后,就能举一反三,进行鉴定。
寻找历史的真实面目
8日下午,记者见到古币收藏家孟昭军。一说起那些曾历经沧桑的古币,他打开了话匣子。
孟昭军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学生时代,他就非常喜欢历史,除了读历史类的书籍,还喜欢摆弄点老家什。他觉得这些东西饱经风霜,非常具有历史感。当时家里还藏着一些老辈祖传下来的古钱币,他常拿出来看,久而久之,他对古钱币产生了兴趣。在他看来,这些长着锈迹的老钱,虽然并不昂贵,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默默诉说着朝代的兴衰和变迁。“收藏古币,就是寻找历史的真实面目,寻找一个个时代的缩影。”孟昭军说。
每一种钱币都有其特有的故事,在收藏钱币的过程中,要了解和钱币相关的发行背景、流通环境等知识,这比获得钱币更重要。“比如这枚‘蒙疆五角’,它是抗战时期由日伪‘蒙疆银行’发行的,制作堪称精美,反映了当时较高的铸造工艺。但它又记录着日本侵华的罪证。”孟昭军说。
苦中作乐觅古泉
上世纪八十年代,孟昭军开始了他的收藏之路。他成了文化市场、文物店的常客。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放到了研究古币上,边淘宝边学习,除了从相关的专业书籍中汲取营养,还到博物馆去学习,又要与泉友们交流经验。除了本地的文化市场,他的足迹还遍及周围一些城市和乡村。就这样,几经寒暑,孟昭军成了颇有名气的古币藏家。
孟昭军认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是知识的收获。在收藏古钱币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习历史知识、铸造知识、古文字、古代经济等,还要通过实践进行辨伪。越是接触得多,越觉得古钱币博大精深。孟昭军循序渐进地掌握这些知识,了解每种钱币的铸造年代、形制特点以及鉴定方法等。在他看来,淘到一件自己满意的古币不仅是对眼光和知识的考验,还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这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和享受。然而,这也是苦中作乐的事情,“就像有些泉友说的:苦苦寻觅,苦苦思索,苦苦参阅,苦苦比照,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才能知道。”孟昭军说。
刚开始,他是从清朝的大钱(咸丰)玩起的,“当时的市场上好东西很多,价格也便宜。有时几十元、上百元就能淘到一些很珍稀的币种。”清代制钱按法定重量、成分制造,体大而重、成色好,很受大家欢迎。然后就是收集宋代钱币,有数百种之多。“北宋的钱币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身,而且市价比较便宜,有的才几元一枚,因此是很好的‘试练’门类。非常适合初入门者学习和收藏。”孟昭军说。
马未都曾来济淘宝
说起当年的淘宝经历,孟昭军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马未都时常来济南淘宝贝。那时马未都还不像现在这么出名,常在文化市场转悠,虽然当时大家玩的不是一个品类,但时有接触。
在他的记忆里,当年的马未都穿双布鞋,很朴素,举止谈吐很有涵养。他的眼光很厉害,说话让人信服,而且砍价很有学问,能照顾到双方的利益。很多圈里人都认识他,人缘很好。
对于当下的收藏热潮,孟昭军认为,钱币收藏重要的是要有个好的心态。古人谈收藏,一可陶冶性情;二可增长知识;三可祛病延年。现在一些收藏暴富的故事充斥民间,有的初入钱币收藏的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虽然近两年古钱币市场升温很快,但企盼钱币藏品快速升值致富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打眼”也是一种提高
在收藏古币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打眼”的时候。孟昭军说,即使“打眼”也是一种提高,因为上当买赝品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谓“吃一堑,长一智”,这种教训可以增长知识,避免今后再吃亏。
孟昭军认为,那些传世稀少而非常珍贵的古钱币,往往是作伪“重灾区”。所以一般应从收集普通品入手,不要把眼光只放在那些标价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名贵珍品上,这些几乎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普通品种中的仿制品较少,通过收集研究这些品种,不仅可以丰富钱币历史知识,还可以掌握这一时期钱币的总体特征。应该说,同一时期的珍稀品种也具有相同的特点。这样经过努力,当我们发现“珍品”后,就能举一反三,进行鉴定。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品种一年跌3成 上篇文章:10月13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贵金属藏品年底刮起龙卷风
- 太平通宝价格行情分析
- 钱币收藏者纠电视剧中错
- 5月18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5月23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12月5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大连:百张纪念钞转眼间兑完
- 2月4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0中国庚寅年...
- PCGS启动在中国大陆第一次评级
- 邮币卡:将可能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 第三套1962版人民币:1角纸币身价...
- 光绪三十年造大清银币大字版以471....
- 02月1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奥运纪念钞抢兑火爆 大多数市民空手而...
- 牛年生肖金条银条受市场热捧牛气逼人
- 12月20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9月26日上海集币市场综述
- 投资连体钞的十一大理由
- 杭州千足金价每克破450元
- 5月2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6月17日金银币及时行情
- 人民币票样成为货币收藏新热点
- 奥运黄金第一邮创六项世界纪录(图)
- 龙钞投资价值高收益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