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1980年发行外汇券曾红极一时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10元版本的外汇兑换券(资料图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55分报道,历史上的今天:今天是4月1号,1980年的今天,中国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期,有一种不是货币的“货币”在中国享有很独特的地位,曾经红极一时。
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它能买到很多人民币无法买到的紧俏商品,比如冰箱、彩电等进口货。也正因如此,黑市上,它的价格被炒得一翻再翻。它就是外汇兑换券,当然,严格意义上说,外汇券其实只是一种票券,不是一种货币,但它又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计价、流通等货币职能。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的旅游事业开始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也不断增加,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那时候,中国实行统一的人民币市场,禁止外币在国内流通,外币不能直接和人民币进行兑换。为了方便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在中国消费,中国银行就从1980年4月1号起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外国人要先到中国银行,按当时的汇率,把外币兑换成外汇兑换券,面额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种,票面和人民币等值,不准挂失。
尽管它的票面和人民币等值,但可比人民币牛多了。当时中国物资供应很紧张,购物都需凭票,买米要粮票,买布要布票,想要买彩电、冰箱这样的紧俏商品,不但价格高昂,而且供应的数量极少。有的人为了买台彩电,在商店门口连夜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但如果用外汇兑换券,就省去了这样的麻烦,它本身就是票、币合一。用外汇兑换券购物,不必再凭票。 正因为如此,外汇兑换券在黑市上被炒得很高,最高时1元外汇兑换券可以换到5元人民币。
外汇券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物资供应、外汇管理一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商品市场逐渐活跃,各种商品日益丰富。愈来愈多的商品都可以用人民币购买,只是价格略高于外汇券。1993年12月28日,为促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宣布自1994年1月1日起,对外汇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汇率并轨,停止发行外汇券,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
199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关于外汇兑换券停止流通和限期兑换的公告》,公告规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外汇兑换券停止在市场上流通。外汇券从产生到退出,虽然只有短短15年时间,但作为一个货币表现形式,它见证了中国商品市场的供求变化,记录了中国金融市场管理观念的日渐成熟和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日益自信。截至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近2.4万亿美元。是全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商品生产大国。目前,外汇兑换券的职能只剩下一种:收藏。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第一套人民币存世较少 极具收藏价值 上篇文章:奇特的当八钱:目前存世不到十枚(图)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2010贺年专用邮票《迎春纳福》于昨...
- 钱币市场涨跌互现
- 10月19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十万韩元纸币因标记韩日争议岛屿被迫暂...
- 收藏端午节邮票 品味传统文化(多图)
- 大熊猫赴台纪念银章来台纪念金币
- 奥运金银币热销长春收藏市场
- 赈灾邮品拍出天价 比市场价翻了20倍
- 钱币市场上背绿壹角最值钱
- 金价上涨买金币投资正当时
- 一毛钱身价暴涨 绍兴收藏市场上演疯狂...
- 生肖纪念币发行 生肖金银币回落
- 京剧脸谱三组5盎司彩银币价格暴涨
- 08奥帆赛纪念章近日首发
- 7月4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价值近千万珍稀邮品周五将亮相
- 漫话世界杯足球赛邮票:第3届法国发行...
- 登顶世界币坛的贵金属币
- 近代机制币行情逐渐升温(图)
- 12月13日上海钱币市场成交汇总
- 牛年生肖产品扎堆上市收藏应谨慎
- 世界文化名人金银币第二组之莫扎特银币...
- 10月17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8月3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第一套人民币全套被指市价飙升至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