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五代十国铜少钱稀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高崇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周秦汉考古、楚文化、考古学礼制文化、古代丧葬制度、古代青铜器、古代货币等。
唐代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又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社会经济再次陷入混乱之中,影响了货币的正常流通。五代十国时期,由于铜资源特别缺少,各割据政权较少铸造铜钱,民间多沿用唐开元旧钱。
五代货币
文献记载,后晋、后汉、后周也曾铸过新钱。后晋石敬塘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允许官民自由铸造“天福元宝”。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铸造“汉元通宝”。后周的政治经济较前四朝有所好转,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改革货币制度,严禁私铸钱,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他废除佛寺三千余所,销毁铜佛像以铸钱。还收集民间铜器用来铸钱,于显德二年(公元955年)铸“周元通宝”。这是五代中铸钱最多的一次。
有些货币书中著录有“开平通宝”,认为是后梁“开平”年间所铸货币;又有“天成元宝”,认为是后唐“天成”年间所铸。但这两种钱在文献中不见记载,且少有发现,其真伪难辨。
十国货币
十国中,南唐、楚、南汉、闽、前蜀、后蜀等国都曾铸过货币。
1.南唐货币
南唐割据在今江浙一带,建都金陵(今南京),势力较大。李璟中兴元年(公元958年)听从臣礼部侍郎锺谟之言,铸大钱“永通泉货”,以一当十文使用。未及锺谟获罪,大钱废止。因此,此钱所见甚少。
李璟交泰年间(公元958~960年)铸造过“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开元通宝”有两种文字,一种为篆书,一种为隶书,大小、形态相同,只是书体不同,称为对子钱。南唐的“开元通宝”文字小,外郭宽,可与唐开元钱区别。“唐国通宝”大小两等,钱文有篆、隶、真三种书体。文献记载,南唐晚期还铸造铁钱,但在南唐范围内少有发现。
2.楚国货币
楚马殷割据今湖南一带,都长沙。楚铸过几种货币,有铜钱,但更多的是铅钱和铁钱。马殷时期(公元927~929年)曾铸过“乾封泉宝”,与唐高宗“乾封泉宝”重名,但马殷所铸钱的背面多有“天”、“策”、“天府”、“天策”等文。此钱有铜、铁两种。马殷在接受梁太祖授予的天策上将军称号时,有铸造过“天策府宝”,在长沙五代十国时期的楚墓中多出土此种“天策府宝”铁钱。
马殷铸钱还多用唐代钱名,长沙楚墓中多出土“开元通宝”铅钱,还有直径仅2厘米的小开元钱。这些大概都是马殷铸造。(待续)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偏门老银元市场价格高涨 上篇文章:中国古钱币4月交易行情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近百年前的股票究竟长啥样
- 豹子号百连钞暴涨纯属炒作
- 熊猫金银币老版身价翻10倍
- 马年金银币扩容发行增三大项目
- 金币收藏也要反假
- 5月5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3月16日热门品种点评
- 02月1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火炬接力境内传递纪念章:北京市-天安...
- 古钱币收藏大军不断壮大
- 牛年金银币:又一轮经典的开始
- 大清铜币价格行情分析
- 央行将发行2009版熊猫币(多图)
- 3月11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人民币头像上多了颗痣 银行工作人员称...
- 金银币流动性风险不可忽视
- 民俗钱币收藏 摒弃偏见
- 慈禧太后七十寿辰纪念币现身安徽
- 歇夏期金银币收藏有亮点:马题材生肖纪...
- 3月13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黄金牛市是否已经结束
- 集齐五枚分币就能召唤上万财富吗
- 38枚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北京面世
- 市民继承了上千枚古钱币
- 第四套人民币正疯狂暴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