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从小圆孔里看香港的百年沧桑(图)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徐云子
我藏品中有一枚青铜质圆孔铜币“香港一千”,是二十多年前在一个钱币市场上购得。这“一千”,其实只值一文,即千分之一元。此钱直径1.5厘米,厚0.1厘米,重不足一克。铸于1866年。正面中文“香港一千”,背面是英文面值。穿孔下“VR”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缩写。
这种轻薄的小钱,原为“香港一文”,1866年改作“一千”,是香港早期流通的辅币。从小小的圆孔中,似可看到香港的百年沧桑……
在它熟旧的包浆上,分明记载着腐败的清政府一段屈辱的历史。香港原名香港村,清代属广东省新安县,这里海水甚深,是一处天然良港。当时人口不足四千,以务农捕鱼为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鸦片战争后,被英帝国主义占领。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殖民主义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占领香港后,先后发行了“香港一文”和“香港一千”作为辅币,以替代中国的方孔制钱。尽管它的形制还保留了中国制钱的风格,如中间虽是圆孔,穿孔周围却饰以方形轮廓。但当地人民仍喜欢使用清政府制钱。其主要原因,除了这两种辅币又小又薄,不能与中国制钱相比外,因人民离开祖国的怀抱,难以割断与祖国千丝万缕的感情,爱屋及乌,只喜欢中国制钱,不喜欢香港辅币。因而这两种香港辅币仅流通数年便销声匿迹。
它们流通时间短,铸量也不多,现在倒成了稀少的收藏品。据悉在香港,一枚普通品相的早期香港辅币,售价约在400元左右,而品相较好的达千元上下。但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市场上已出现仿品,几可乱真。
如今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我收藏了这枚“香港一千”,也收藏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它时时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强盛才不会任人宰割。香港的百年沧桑,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连体钞板块崛起探秘:题材优势 上篇文章:圣火传递纪念章诞生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8月10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挥扇仕女图邮票将发行 熊猫金币市场价...
- 钱币藏家:收藏铜元5万余枚
- 马年贺岁产品初露头角
- 五分纸币背后的故事(图)
- 双龙钞领跑连体钞收藏市场
- 青铜器三组金银币将于8月初发行:亮点...
- 2015羊年生肖贺岁纪念金预售
- 长捺大观通宝钱鉴藏
- 中国探月落月成功金银纪念币高开面市
- 彩金周末掀起风暴 个币补涨欲望强烈
- 老版人民币价格屡创新高(图)
- 4月14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古钱币百科之桥足布(图)
- 邮票走出收官行情
- 我国首套《外国音乐家》邮票发行
- 3月9日热门品种点评
- 国内金银币市场9月1日新品下跌
- 12月20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6月12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峨眉山金银套币价格继续下滑
- 钱币市场放量猛涨 壹角券涨到4.8万
- 哈市钱币博物馆免费鉴宝
- 歇夏期金银币市场行情疲软
- 第一套人民币推车版20元币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