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专家提醒:大唐通宝并非大唐产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虽然喜欢收藏古钱,但是不像有些收藏家那样有固定的收藏方向,只收藏自己所需要的,一般来说,只要是自己没有的,只要觉得有可取之处我就收藏,是不是精品倒不是主要问题,一来二去倒也收藏了不少。
因为能力有限,再加上对精品的真伪把握不够怕上当,我所收藏的古钱中,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有一些,惭愧的是几乎都是发行量比较大、存世量比较多的大众藏品,适合个人赏玩,谈不上是精品。
那天,我在外地出差,空闲时间照例到当地的收藏品交易市场闲逛,和大多数收藏市场一样,这个市场里古钱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多,既有大众化的,同时也有所谓的“精品”,看了几个摊子,我没发现让我眼前一亮的东西,正准备离开时,路边的一个摊子吸引了我,我瞄了一眼,那里竟然有一枚写着“大唐通宝”的古钱,当时我就问那摊主:“你这钱是什么时候的,只听说过把唐朝叫大唐,没听说那个时候有‘大唐’这个年号,更别说有‘大唐通宝’这样的‘怪’钱。”
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古钱几乎都是以年号为款,从年号上就能知道古钱发行的具体时间和所处的环境,现在钱上出现了历史上没有的年号,这钱还能是真的吗?没想到,摊主一番话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原来,名为大唐通宝的钱并非显赫一时的唐朝货币,即使在唐朝鼎盛时对外自称为大唐的时候也还是使用开元通宝,这种写着大唐通宝的钱币,它的真实年代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具体来说是南唐发行的,目前说法未能统一,我更倾向于是偏安于江南的南唐后主李煜所铸造,他是个著名的昏庸皇帝,以词见长,对治国却是一塌糊涂,可是他却喜欢示大,就这样,不处于唐代的大唐通宝就这样问世了。
从那以后,我对“大”钱产生了兴趣,不了解不知道,原来,除了大唐,我们所熟知的大宋、大元、大明、大清这些朝代俗称都曾经成为钱币的题款,大宋元宝是山河破碎飘零的南宋理宗宝庆年间发行的;大元通宝虽说是元代的货币,却是在元代末期,朝廷币值趋于崩溃,民间拒用元钞的武宗时代发行的。
至于大明通宝出现的时期比较特殊,明末清初清军入关,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天下时局大乱,明朝政权已经不保,鲁王朱以海逃往台州(今浙江临海)避难,被明朝旧臣张国维、张名振等拥立于绍兴监国。当年十二月铸行了大明通宝。不过,虽然号称大明,但是大明的朝代已经日落西山了。和大明通宝有些类似,清朝末年政局动荡,清朝也发行过大清铜币和银币,也同样未能挽回自己的衰败。
看来,越是国家陷入危机,经济状况复杂,当朝者越是喜欢发行“大”钱,可惜,自称的“大”并不被世人所认可,脚踏实地地发展才是强国之本。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银锭价格行情分析(附博宝拍卖实时成交记录) 上篇文章:8月4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5月27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红色作品屡创天价 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
- 80和90版2元纸币大幅跳水
- 03月05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PCGS评级和真品终身保证
- 12月20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金银币市场8月9日成交较好
- 五台山金银币文化底蕴深厚
- 写在九华山金银纪念币发行前
- 上海造币展销中心开业
- 5月12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论证会召开
- 9月5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奥运纪念钞维持高价 藏家希望回归理性...
- 80版50元下跌千元
- 11月9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10月2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系列赏析
- 蛇年生肖金银饰品上柜
- 2亿美元:买的是钱币 收藏的是历史
- 深圳岁末龙年金银币遭遇跌盘
- 12月2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纪念金条金饰投资需比较
- 吉祥文化金银币市场关注度高涨
- 广东出土的铜币多有绿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