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铜元发行沉浮录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撰文 宋琛
铜元在我国流通时间不足半个世纪,从发行历史看,其具有舶来品的浓厚色彩。不过,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时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疯狂的“势力范围”划分,抢占“租借地”的瓜分浪潮日甚一日,而腐败的清政府只能被动应对,将祖国河山拱手相让。
铜元,这一带有西方货币特征的流通钱币,也就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公元1897年(光绪23年),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奏请朝廷“仿造大小铜元,以补制钱之不足”。1900年(光绪26年)铜元首次在广东试铸成功,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铜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该铜元每枚重2钱,含铜95%、白铅4%、锡1%,正面铸有“光绪元宝”汉字和“广宝”满字,周围有“每百个换一圆”的字样;背面中央刻有一蟠龙纹饰,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等字样。
从铜元发行来看,除了清政府发行的铜元外,也有各地铸造的铜元,且发行量年甚一年。据梁启超所记各年份铜元铸额,光绪30年为17.41亿枚,光绪31年是46.96亿枚,光绪32年达17.09亿枚,到了光绪33年已升至28.51亿枚,光绪34年回落到14.28亿枚。如此一发而不可收的滥铸之风,自然令铜元日趋贬值。
清王朝的覆灭,使得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但初期各地军阀割据势力,相互混战,继而又纷纷设厂制造铜元,用以筹措军费。其中竞相滥造、营私分肥、毫无章法的现象屡见不鲜,遂使铜元质地恶劣,价格更是暴跌。北洋政府时期更是变本加厉,各省不仅没有停造,反而纷纷增设新厂,所造铜元材质低劣,面值增大,目的是牟取暴利。北伐战争以后,铜元逐渐被镍币所取代,从而逐步退出了流通领域。
铜元在我国流通时间不足半个世纪,从发行历史看,其具有舶来品的浓厚色彩。不过,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时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疯狂的“势力范围”划分,抢占“租借地”的瓜分浪潮日甚一日,而腐败的清政府只能被动应对,将祖国河山拱手相让。
铜元,这一带有西方货币特征的流通钱币,也就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公元1897年(光绪23年),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奏请朝廷“仿造大小铜元,以补制钱之不足”。1900年(光绪26年)铜元首次在广东试铸成功,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铜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该铜元每枚重2钱,含铜95%、白铅4%、锡1%,正面铸有“光绪元宝”汉字和“广宝”满字,周围有“每百个换一圆”的字样;背面中央刻有一蟠龙纹饰,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等字样。
从铜元发行来看,除了清政府发行的铜元外,也有各地铸造的铜元,且发行量年甚一年。据梁启超所记各年份铜元铸额,光绪30年为17.41亿枚,光绪31年是46.96亿枚,光绪32年达17.09亿枚,到了光绪33年已升至28.51亿枚,光绪34年回落到14.28亿枚。如此一发而不可收的滥铸之风,自然令铜元日趋贬值。
清王朝的覆灭,使得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但初期各地军阀割据势力,相互混战,继而又纷纷设厂制造铜元,用以筹措军费。其中竞相滥造、营私分肥、毫无章法的现象屡见不鲜,遂使铜元质地恶劣,价格更是暴跌。北洋政府时期更是变本加厉,各省不仅没有停造,反而纷纷增设新厂,所造铜元材质低劣,面值增大,目的是牟取暴利。北伐战争以后,铜元逐渐被镍币所取代,从而逐步退出了流通领域。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奥运贵金属特许藏品中的巅峰之作:奥运金盘 上篇文章: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展示交流活动即将在沪举行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投资收藏界新宠:西班牙稀世银币
- 贵金属纪念品需鉴别收藏
- 牛年贺岁银条:牛到用时方恨少(图)
- 5盎司熊猫金币限量3000枚
- 北京买家豪掷88000元 第一枚现代...
- 兔年币市开门红
- 金银币投资收藏火爆 市场潜力巨大
- 《炎帝陵》邮票十周年吸引藏家
- 五种分币具较高收藏价值
- 癸巳蛇年贺岁纪念币发行
- 正德通宝花钱欣赏(图)
- 百元钞水印头像倒了过来(图)
- 2月19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央行否认高价回收硬币传闻
- 一枚羊年纪念币升值250倍
- 4月10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金银章条发...
- 贺岁金银条寒潮中受热捧
- 小寒虎票首发:两个小时盖出上千个虎戳
- 4月10日热门品种点评
- 《毛泽东邮传·毛泽东金像勋章》发行
- 奥运钱币藏品再添新兵
- 1月28日金银币及时行情(4)
- 钱币收藏投资升温:市民不要盲目跟风
- 世博题材银融合众多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