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闲谈元代釉里红
来源/作者:网络 |

釉里红瓷器
釉里红瓷器,是在宋代钧窑窑变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上)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在高温中烧制使其呈现出娇妍而沉着的红色。釉里红瓷器有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线绘,二是釉里红拔白,三是釉里红涂绘。涂绘釉里红,是在塑成的立体器形上用铜原料涂绘出图案花纹。在瓷胎上绘制的图案,要远比刻画、堆塑随意得多,表现也更具有穿透力。古时,对外贸易中常见的器物以碗、罐居多。瓶、罐之类的瓷器,都有接胎的痕迹。装饰图案最常见的有缠枝莲、缠枝牡丹等。
元朝初年,连年争战,各地各大窑场在战火中残息。北方地区瓷窑逐渐衰落,但南方瓷窑却有很大的发展,以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为代表的景德镇制瓷业,开创了元代制瓷工艺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继宋代崇尚青白瓷之后,又创烧成功白瓷、青花瓷、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新品种,而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成功,成就了景德镇瓷业的傲然业绩。
“釉里红”瓷器的炼制难度极高,稍有偏差,便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一抹艳红。色彩鲜艳的“釉里红”难得一见,颜色为浅红、黑红、灰黑色的较多。这也是元代釉里红瓷器的鉴别要点。
元代釉里红瓷器的胎质一般呈灰白色,因为采用的是麻仓土。元代瓷器的白釉,色白闪青,莹润透亮,但施釉有厚薄不均现象,厚的地方能看到明显的蛋青色(卵白釉);浅釉中往往显淡牙黄色。这种以青白釉为主的釉里红瓷器产量非常稀少,能流传到今天的器物也就更加少有了!元代釉里红在放大镜下有时能看到极少的淡淡的绿色。而青花釉里红是指在同一器物上先用钴料和铜料绘彩,再罩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瓷器。由于铜红和钴蓝所需要的温度不同,能同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色调,就更加困难了。在今天的传世品中,极少有两种颜色都十分鲜艳的器皿。上图所示的釉里红巨盘其直径为1.5米,是近日由一位爱国华侨徐耀先生捐赠给中古商国际收藏俱乐部的。这只巨盘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别具匠心的工艺显示出元代釉里红工艺的风采。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民间亮宝:金地粉彩观音瓶 上篇文章:梦之队将拍卖世界杯冠军奖杯用于慈善事业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清康熙黑地三彩莲池纹瓶
- 涉案金额达240余万 38名文玩诈骗...
- 三国诸葛亮书迹刻帖《远涉帖》重见天日
- 苏沪笔·江苏上海书法名家邀请展特邀嘉...
- 大开眼界!这些另类货币你见过么?
- 这些奇怪甲骨文你认识么
- 艺品收藏市场像股市
- 鉴定要看德:宣德炉仿品鉴定
- 巨蟒峰上打钢钉 3驴友涉故意损毁文物...
- 周六理财大讲堂门票剩下不足百张
- 彩票收藏如何出彩:看存世量看年代看品...
- 一套馒头卖788元月销售额超10万 ...
- 清乾隆·徐扬《归庄图》(图)
- 劳继雄:历时八载鉴国宝
- 60%拍品的成交价格低于拍卖行的期望
- 中国当代艺术:解读威尼斯的中国密码(...
- 文房收藏热带动古墨升值 购买古墨要防...
- 港媒称内地拍卖额增长:内地藏家更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