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古代书画VS当代艺术

来源/作者:网络 |
   董邦达《西江胜迹图》
郑燮《兰竹石图》
    金迁标《观瀑图》中国古代书画是收藏和投资价值兼备,而无投机价值;近现代书画则是投资价值、收藏价值为主,投机价值为辅;而当代艺术相对来说更有投机价值。
  尽管绝少泡沫,古代书画自1990年代中国艺术市场复兴以来,其价格的攀升力度却是极端惊人的。
  ⊙本报记者 杨琳
  ◎艺术价值的检验还需要时间
  ◎很多炒家玩的是“击鼓传花”
  ◎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够火起来
  ◎要投资就要知道你的艺术品有没有“庄家”
  ◎作品经过历史的沉淀
  ◎购买者多以收藏者为主
  ◎存世数量太少而投机难度很大
  ◎需要藏家长期的研究和学习
  当代艺术VS古代书画
  古代书画好比蓝筹股
  价格攀升力度惊人
  汤哲明:真正好的宋元作品在民间很难碰到的。中国瓷器真正的精品多属五大名窑,但在市场上卖得好却是清三代,中国古代字画市场如今也有这个趋势,可见现在是投资压倒爱好。
  是志浩:我想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钱人(或机构)不去买些高古的东西,却愿意买近现代的东西呢?这里面有一个鉴定的问题,这也是中国书画领域的一个“软肋”。例如宋代书画,哪怕是这一行的专家,仅凭个人之见,一家之言都不敢定论。1980年代国家鉴定小组的五六个权威,往往对一件相同的古画意见却不一致,难以定论。正因为真假难定,所以买的人少。这也是经《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受到如此市场追捧的原因。
  汤哲明:因此,在古代书画市场里,资金都会涌向那些已经有前人鉴定说明,或在某些鉴定著录中出现的作品。
  汤哲明:尽管不可能成为目前艺术市场中热炒的品种,但从纵向上来看,古代书画自1990年代中国艺术市场复兴以来,其价格的攀升力度却是极端惊人的。当然流动性过剩的时代,任何东西中都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相比近现代书画或者当代艺术,古代书画的泡沫都可谓微乎其微。当然,如果遇上经济衰退或者战争之类不可抗拒的因素,谁也不能保证古代书不会贬值,但可以肯定那时其他板块一定贬值得更加历害。即使遇到类似的时期,就像20世纪上半叶的抗战和内战时期,美国人和日本人便乘机大量“抄底”抢购中国古代书画,恰恰反证了古代书画的真实价值。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潮流,体现着中华文明精髓的中国古代书画必会随着国人文化自信心的重拾而得到市场中更为热烈的追捧。我一直记得上海朵云轩首拍中一件丰子恺作品的题跋:一轮红日东方涌,约我华人捧!这冥冥中仿佛是丰老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而复兴所书。
  “物以稀为贵”
  已非评判标准
  黄朋:过去,物品越是独一无二越值钱,而现在的艺术市场似乎必须达到一定的量的作品才能够炒起来。例如,物品稀少的古代书画在现下的投资市场偏偏处于式微境地,而当代艺术的“火”却恰恰是因为它的量足够多。
  颜明:这一点在古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市场表示上正好截然相反。因为古代作品没有游资和热钱,物以稀为贵是自然而然的。但如今当代作品恰好赶上的是资金流动性泛滥的时代,热炒是免不了的。炒要有量,自然不以物稀为贵了。但是热炒以后,往往留下的是一片灾难性的废墟。美国的当代艺术家绝大多数很穷,中国今天则正好相反,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是志浩: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需要“消肿”,很多炒家玩的是“击鼓传花”,价格就是在传递中上升。当然,当代艺术经过历史的积累和检验也会产生与古代艺术一样的大家和稀世之作,但那是需要时间的,不应该象现在这样无度和浮躁。收藏当代艺术也需要过程,需要“奉献精神”,因为有可能你收藏的这件作品在不同的阶段或时代价值可能就不一样,有可能你的藏品经不起社会和历史的检验而血本无归,这都是“奉献”。
  颜明:个人的长期性研究和学习、请专家掌眼以及查找权威著录等,都是非常好的方法,这个话题以后可以专题讨论。
  古代书画存在多重“高门槛”
  上海证券报: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是否有更高的“门槛”?
  汤哲明:对比收藏当代艺术的人,目前来说他们盲从的性质相对收藏古代书画群体来说较大。
  黄朋:一般说来,购买中国古代书画的人多以收藏者为主,是因为喜欢而买,而非出于投机的目的。所以对这部分收藏者而言,其实不存在“门槛”的问题,他们因喜欢才进入这个领域,随后才发展到有规模的收藏。
  汤哲明:当然在古代书画收藏人群中,想投机的也不是没有,只是数量相对要少很多。投机的难度很大,因为其存世数量太少。比如,想炒作“四王”的作品,一件如何炒?但想要拥有10件“四王”的作品又是何等困难。炒作是需要筹码的,而在古代书画市场里要做到提前大量吸蓄,几乎是不可能的。
  颜明:不错。正如过去上海有位商人想大量收购陈洪绶的作品,1999年的时候就花200万元收到一幅陈洪绶的册页。当时200万的价格已经很高,但市场上并没有陈洪绶的作品因其价格的拉升而跟出来。到了2005年,该商人将此画拿出拍卖,拍了2800万元的高价,价格再度拉升,但同样没有造成其作品的抛盘。之所以说古代书画难以大量地炒作,就是因为市场上的筹码不够。还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仇英的《赤壁图》拍到7952万元,但不一定会有第二张仇英作品会马上出来,更不可能有第三、第四、第五张出来,因为他存世的作品就那么多,而且基本上都在各大博物馆里。市场上出现一件,必然被人珍视追捧,出现天价,毫不奇怪。
  是志浩:如果说是在当代艺术领域,张晓刚的一件作品卖到了1000万元,那么其他拍卖行就会组织一大批张晓刚出来。
  颜明:甚至大点的拍卖行都会出现几张张晓刚的作品。
  黄朋:除了炒作的因素,古代书画与当代艺术的重要差别还在于是否经过历史的积淀,换言之,前者经过历史的沉淀,投资是安全的,当代艺术未经历史的沉淀,即使短期内被炒得很高,但投资却未必安全。
  颜明:古代书画缺乏被运作的水分,所以泡沫就难以产生。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古代书画是收藏和投资价值兼备,而无投机价值;近现代书画则是投资价值、收藏价值为主,投机价值为辅;而当代艺术相对来说更多地具有投机价值。
  汤哲明:也不能说得太绝对,在今天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中,也可能沉淀下一些艺术家。只是相对中国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而言,目前市场中的当代艺术,其投机的性质要强烈得多,乍看似乎需要运气,但真要投资当代艺术,其实却根本与运气无关,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知道你要投资的艺术品有没有“庄家”。
  颜明:就是要提前知道谁的作品会被炒。
  汤哲明: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中图左)
  黄 朋: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博士,中国书画研究专家(左图)
  颜 明: 沪上资深书画收藏家、鉴赏家,斋名澄远楼(中图右)
  是志浩: 股权投资基金副总裁、投资总监,收藏中国近现代书画(右图)
  将古代书画与当代艺术作为拍卖市场的两个板块来比较很少见,而由那些书画专家和收藏家来比较这两个板块就更少见,不过这也不失为考察艺术品投资价值的特殊角度,为此我们将他们的意见刊登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编者
浏览次数:840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