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集艺术精华于一炉 鼻烟壶:赏心悦目的投资
来源/作者:网络 |
不久前,纽约佳士得继去年9月Meriem珍藏中国鼻烟壶第一部分拍卖取得398.805万美元的骄人成绩后,又推出Meriem珍藏中广为人知、优中之选的第二部分鼻烟壶,共114件拍品,估计总成交额将高达230万至310万美元。收藏鼻烟壶是赏心悦目的事,小小的鼻烟壶,浓缩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中国鼻烟壶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玲珑之态让人爱不释手,如今鼻烟壶的投资和集藏又将迎来历史性的黄金时刻。
根源来自于海外
鼻烟壶是随着鼻烟的逐步流行而出现的便携盛器,早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即将原产在美洲的烟草带到了欧洲,吸闻鼻烟也于16世纪盛行欧洲。明朝万历九年,意大利教士利马窦来中国传教,开始把鼻烟壶带到中国,当作提神醒脑活血防疫药品,治疗风寒、头痛和鼻塞等症。鼻烟输入中国后,开始只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后来一般的市民、商贾中也有人染上了闻鼻烟的习惯。
早期欧洲用装饰精美的金属小盒盛装鼻烟,由于在使用时鼻烟极易撒出并且香味极易散失,我国烟民便用装药的小药瓶取而代之。及至雍正、乾隆时期,由于达官显贵们争奇斗胜、夸豪显富,各种精美绝伦的鼻烟壶便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人们显示身份和馈赠亲友的时髦物品。制作鼻烟壶的材质非常多,有料质、瓷质、玉质、内画等很多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乾隆年间的粉彩雕瓷博古图鼻烟壶堪称陶瓷材质鼻烟壶中的精品。此烟壶呈扁形,瓷盖,下连竹勺。壶通体刻回纹地,上雕炉、瓶、灵芝、茶壶、围棋、鼎等纹饰,俗称“博古图”,施红、绿、紫、蓝、黑等色,足底双框方栏内红彩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中国鼻烟壶的起源,据清赵之谦《勇卢闲话》载:“鼻烟来自大西洋。万历九年,利玛窦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国人多服鼻烟,短衣数重,裹为小囊藏鼻烟。”的确,鼻烟是1581年被意大利人利玛窦带进中国的。之后作为商品运至广州等地进行贸易。但由于欧洲运来的鼻烟很贵,几乎与白银等价,加之皇帝与士大夫们的反对,几次下令禁止,所以吸闻鼻烟在明末并未广泛流行。后来鼻烟传到福建,又由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员、商人、传教士经由菲律宾传入日本,在日本种植,后来日本的烟叶经由朝鲜流传到中国东北,满族、蒙古族很快兴起吸闻鼻烟。同时,俄国商人也将鼻烟、鼻烟盒带入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随后,鼻烟在中国渐渐流行起来。
赏心悦目的收藏
鼻烟和鼻烟壶虽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只有中国的艺人们极尽想像力,把鼻烟壶的制作推向了难以逾越的巅峰。
中国自制的鼻烟壶不晚于清初,据清康熙十四年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记载,当时不仅内府制造贮鼻烟的玻璃瓶,而且在民间也大量制造,只是称之为“瓶”而非“壶”。清朝的康熙皇帝思想解放,胸怀博大,乐于接受和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他在与那些有真才实学、懂科技的外国传教士接触交往中,学会了吸闻鼻烟,并养成嗜好。如此上行下效,吸闻鼻烟习俗从宫廷蔓延至民间,作为盛放鼻烟的专用器皿——鼻烟壶也从宫廷流向民间。到康熙朝中后期,宫廷已设制造鼻烟壶的作坊,材质和工艺均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此后鼻烟壶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精品荟萃、异彩纷呈和琳琅满目的家族。所以真正意义上流传至今的鼻烟壶,应该以康熙年间的为最早,到清雍正、乾隆时期则达到了高峰。此外,清代末叶又出现一种精美的内画鼻烟壶,其工艺技法变化无穷,各色精品美不胜收,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根源来自于海外
鼻烟壶是随着鼻烟的逐步流行而出现的便携盛器,早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即将原产在美洲的烟草带到了欧洲,吸闻鼻烟也于16世纪盛行欧洲。明朝万历九年,意大利教士利马窦来中国传教,开始把鼻烟壶带到中国,当作提神醒脑活血防疫药品,治疗风寒、头痛和鼻塞等症。鼻烟输入中国后,开始只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后来一般的市民、商贾中也有人染上了闻鼻烟的习惯。
早期欧洲用装饰精美的金属小盒盛装鼻烟,由于在使用时鼻烟极易撒出并且香味极易散失,我国烟民便用装药的小药瓶取而代之。及至雍正、乾隆时期,由于达官显贵们争奇斗胜、夸豪显富,各种精美绝伦的鼻烟壶便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人们显示身份和馈赠亲友的时髦物品。制作鼻烟壶的材质非常多,有料质、瓷质、玉质、内画等很多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乾隆年间的粉彩雕瓷博古图鼻烟壶堪称陶瓷材质鼻烟壶中的精品。此烟壶呈扁形,瓷盖,下连竹勺。壶通体刻回纹地,上雕炉、瓶、灵芝、茶壶、围棋、鼎等纹饰,俗称“博古图”,施红、绿、紫、蓝、黑等色,足底双框方栏内红彩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中国鼻烟壶的起源,据清赵之谦《勇卢闲话》载:“鼻烟来自大西洋。万历九年,利玛窦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国人多服鼻烟,短衣数重,裹为小囊藏鼻烟。”的确,鼻烟是1581年被意大利人利玛窦带进中国的。之后作为商品运至广州等地进行贸易。但由于欧洲运来的鼻烟很贵,几乎与白银等价,加之皇帝与士大夫们的反对,几次下令禁止,所以吸闻鼻烟在明末并未广泛流行。后来鼻烟传到福建,又由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员、商人、传教士经由菲律宾传入日本,在日本种植,后来日本的烟叶经由朝鲜流传到中国东北,满族、蒙古族很快兴起吸闻鼻烟。同时,俄国商人也将鼻烟、鼻烟盒带入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随后,鼻烟在中国渐渐流行起来。
赏心悦目的收藏
鼻烟和鼻烟壶虽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只有中国的艺人们极尽想像力,把鼻烟壶的制作推向了难以逾越的巅峰。
中国自制的鼻烟壶不晚于清初,据清康熙十四年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记载,当时不仅内府制造贮鼻烟的玻璃瓶,而且在民间也大量制造,只是称之为“瓶”而非“壶”。清朝的康熙皇帝思想解放,胸怀博大,乐于接受和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他在与那些有真才实学、懂科技的外国传教士接触交往中,学会了吸闻鼻烟,并养成嗜好。如此上行下效,吸闻鼻烟习俗从宫廷蔓延至民间,作为盛放鼻烟的专用器皿——鼻烟壶也从宫廷流向民间。到康熙朝中后期,宫廷已设制造鼻烟壶的作坊,材质和工艺均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此后鼻烟壶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精品荟萃、异彩纷呈和琳琅满目的家族。所以真正意义上流传至今的鼻烟壶,应该以康熙年间的为最早,到清雍正、乾隆时期则达到了高峰。此外,清代末叶又出现一种精美的内画鼻烟壶,其工艺技法变化无穷,各色精品美不胜收,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