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地契渐成藏界新贵

来源/作者:网络 |
  地契渐成藏界新贵地契渐成藏界新贵地契渐成藏界新贵   目前市面上地契种类繁多,“老”“官”“红”地契最具升值潜力。
  近段时间,深圳楼市遇冷,然而在藏界,类似于现代房产证的古、近代产权证件―――地契,却以其蕴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日益崭露头角,成为藏家瞩目的新贵。
  拍卖市场地契走俏
  我国虽是世界上出现地契较早的国家,但以前地契却不太受藏家重视。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拍卖市场上地契走俏以及它本身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影响,地契才在我国藏界升温并崛起。
  已经有七八年地契收藏经验的周焕斌告诉记者说,由于地契收藏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在深圳问津地契的藏家还不多,所以目前它的普通品种价格便宜,市民的入市门槛不高,“如民国时期到解放初期的地契存量比较多,一般价格在百元左右,要是普通民契的话,100元还可以买回好几份。”收藏地契几十元可以,数百元也行,关键看个人的实际情况。
  “也许很多人对这种小纸片不屑一顾,甚至认为它是废纸,但是市场正在给它应有的待遇。”周焕斌说,比如一份1951年我国政府发放的“中国人民土地房产所有证”,自己4年前花了1000多元买的,但是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经到了近4000元。“这张地契是土地革命时期颁发的,地契下面还注有‘请把这张《中国人民土地房产所有证》贴到你的家里!’字样,非常有特色,买来时花费不低,但升值也很快。”周焕斌还介绍说,他在2005年时花800元钱买进了一份宣统二年的“官契”,契据周边印有龙纹图案,加盖6个连缝章,其目前的开价也几乎翻了一番。
  “老”“官”“红”地契最具潜力
  目前市面上地契种类繁多,集藏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采取有的放矢的方式收集有价值的地契,周焕斌建议市民在地契收藏的过程中注重“老”、“官”、“红”。
  “老”,即地契年代久远。据了解,民契起源很早,秦汉以前就有了田宅交易,而官契至少起源于晋代。“由于时间距离太远,几乎不可能收到那时候的地契,所以清朝的地契是老地契中的重点。”周焕斌说,清朝嘉庆、道光、光绪、宣统年间的地契都是比较有升值潜力的老地契,这些地契一般写在宣纸或棉纸上,即使纸张泛黄甚至破损,但只要地契上有清晰可见的毛笔字等,都有较高收藏价值。
  “官”是指应尽量收藏“官契”。“民契中容易出现仿品,它由私人协商订立,无法反映当时政府对产权的管理制度,也不能反映时代特色,尤其是缺少税票,体现不出当时的赋税制度,因此价值不太高。”周焕斌介绍说,如民国二十四年颁发的“清文执照”官契,上面贴有印花税票,还画有标识清楚的土地地图,很有特色,可信度高,是集藏的重点。
  “红”,是指上世纪中期土地改革时期的地契,它属于红色收藏类。比如1950年都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临时土地执照、1961年的镇远县桐林公社社员自留地管理证等,都是红色地契,时代特色鲜明,是市场上藏家追捧的热点。
  此外,周焕斌表示说,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建立文史档案,一些城市乡镇博物馆屡屡征集当地的地契物证,因此,具有历史考证价值的土地证契已成为被收购的对象,价格也扶摇直上,应引起藏家的关注。
  相关链接
  “民契”“官契”大有不同
  地契,反映着古代或近代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变迁,它因不同背景形成不同的法律效力。地契分为“民契”和“官契”,即双方在买卖时订立的契据,未经官府验证,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叫做叫“民契”,而官府收税后办理过户、过税手续,在“民契”上粘贴由官方排版统一印刷的文书,最后在粘贴处加盖州县官印的地契则叫做“官契”。
浏览次数:1000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奥运收藏品夺人眼球   上篇文章:清乾隆御制碗拍出1.5亿港元天价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