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垃圾总动员 NO全是艺术品
来源/作者:网络 |
本报记者 宋晓松 为您报道
当你置身于一堆螺丝钉、废角铁、破烟头、砖头瓦砾、破铜烂铁中间时,即便不会产生对生命的沮丧,也一定不会感觉“很艺术”吧?然而在成都,却有一位特别的艺术家,用了20多年的时间,专门收集这些“垃圾”,然后通过他绝妙的艺术灵感和精心的艺术构思,将这些“垃圾”变成各种艺术品:一组组角铁成为一条条鱼儿,一层层泥土砖头瓦砾废渣堆叠出中华文明的象征……
而为了这种艺术,这个艺术家甚至舍弃了原本可以靠卖画而过上的好生活,一家人现在全靠妻子一个人打工维持———他就是张清聪,一个55岁的自由材料艺术家。4月5日,他十多年来创作的300件独特的艺术品将首次在成都画院美术馆集体亮相,面向社会公众展出,你将在一个“垃圾堆”里,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他的艺术
大多从垃圾堆“捡”来
如果给你一堆角铁,让你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你会怎么做?就是用于连接木窗户条那种角铁。也许很多人会说,角铁跟艺术有什么关系?是的,在很多人看来,角铁就是角铁,与艺术无关。也许正因为大多数人如此,所以张清聪的艺术尤其出人意料:他怎么就想到把那些角铁重叠起来,最后叠出了一条条鱼儿,对了,准确地说,这些鱼儿一个个都成了鱼骨架,这件名为《危机》的作品很容易让你我想到了当下的环境危机……
如果说《危机》让你对张清聪的艺术初生惊异,那么接下来你会发现他会将你带进一片完全陌生但却难以抑制激动心情的艺术世界:看《水在天边》:天边落日下,三条鱼的骨架那么刺眼地呈现在你眼前,仿佛三个不容回避的问号:水呢?生的希望在哪?再仔细看,却又见“天边”原来是自行车钢丝,“鱼”原来是由钢丝和垫圈组成!《百心百态》系列的一个 “心”:微笑的背后一把把小刀,如此形象很容易让你想到成语“笑里藏刀”;另外一个“心”里挂满钱币算盘珠的样子是否又让你洞见另一种人心?……最让人难忘的恐怕是两米多高的《层积》,层层叠叠的五色土土、干果、兽骨、麻绳、稻谷、陶片、铜渣……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想到地质勘探取出的岩芯?而当你知道这是艺术家用以代表中华文化5000年的层积时,是否会惊叹他的灵感?
你会发现,生活中常见的螺丝钉、角铁、小勺、烟头、小广告、小木板、砖头瓦砾、破铜烂铁等等,在张清聪手里都成了难得的宝贝!张清聪告诉记者,他的作品用的材料绝大部分都是街边、路边甚至垃圾堆里捡来的———除非找不到,他一般不会考虑买。不过,别以为他用捡来的材料就做得随意。“材料必须真正合适,否则我宁可等几年。”张清聪说,好多年前,他就想用木质鞋楦做一件作品,可到金花镇附近的鞋厂里的垃圾堆转悠了好多次都没找到,后来有人劝他用塑料鞋楦,可他就是觉得“塑料的质地材料感觉完全不一样”而没有动手。直到前不久,他在一个垃圾桶里终于发现了被人丢弃的木质鞋楦———“垃圾桶里面竟然有25双,简直把我高兴坏了,我赶紧宝贝一样把它们拿回家就动起手来……”
沉迷“垃圾” 他的灵感无处不在
“我最早是喜欢画画。”回忆过去,张清聪说小时候他就喜欢画画,而之所以最终迷上了材料艺术,是因为他觉得画画压力太大了:像陈丹青、罗中立、何多苓这样的名家,他觉得怎么都超不过———明知如此还一条路走到黑,那岂不是毫无意义?“我发现自己动手能力很强,所以选择了材料艺术。”
当你置身于一堆螺丝钉、废角铁、破烟头、砖头瓦砾、破铜烂铁中间时,即便不会产生对生命的沮丧,也一定不会感觉“很艺术”吧?然而在成都,却有一位特别的艺术家,用了20多年的时间,专门收集这些“垃圾”,然后通过他绝妙的艺术灵感和精心的艺术构思,将这些“垃圾”变成各种艺术品:一组组角铁成为一条条鱼儿,一层层泥土砖头瓦砾废渣堆叠出中华文明的象征……
而为了这种艺术,这个艺术家甚至舍弃了原本可以靠卖画而过上的好生活,一家人现在全靠妻子一个人打工维持———他就是张清聪,一个55岁的自由材料艺术家。4月5日,他十多年来创作的300件独特的艺术品将首次在成都画院美术馆集体亮相,面向社会公众展出,你将在一个“垃圾堆”里,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他的艺术
大多从垃圾堆“捡”来
如果给你一堆角铁,让你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你会怎么做?就是用于连接木窗户条那种角铁。也许很多人会说,角铁跟艺术有什么关系?是的,在很多人看来,角铁就是角铁,与艺术无关。也许正因为大多数人如此,所以张清聪的艺术尤其出人意料:他怎么就想到把那些角铁重叠起来,最后叠出了一条条鱼儿,对了,准确地说,这些鱼儿一个个都成了鱼骨架,这件名为《危机》的作品很容易让你我想到了当下的环境危机……
如果说《危机》让你对张清聪的艺术初生惊异,那么接下来你会发现他会将你带进一片完全陌生但却难以抑制激动心情的艺术世界:看《水在天边》:天边落日下,三条鱼的骨架那么刺眼地呈现在你眼前,仿佛三个不容回避的问号:水呢?生的希望在哪?再仔细看,却又见“天边”原来是自行车钢丝,“鱼”原来是由钢丝和垫圈组成!《百心百态》系列的一个 “心”:微笑的背后一把把小刀,如此形象很容易让你想到成语“笑里藏刀”;另外一个“心”里挂满钱币算盘珠的样子是否又让你洞见另一种人心?……最让人难忘的恐怕是两米多高的《层积》,层层叠叠的五色土土、干果、兽骨、麻绳、稻谷、陶片、铜渣……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想到地质勘探取出的岩芯?而当你知道这是艺术家用以代表中华文化5000年的层积时,是否会惊叹他的灵感?
你会发现,生活中常见的螺丝钉、角铁、小勺、烟头、小广告、小木板、砖头瓦砾、破铜烂铁等等,在张清聪手里都成了难得的宝贝!张清聪告诉记者,他的作品用的材料绝大部分都是街边、路边甚至垃圾堆里捡来的———除非找不到,他一般不会考虑买。不过,别以为他用捡来的材料就做得随意。“材料必须真正合适,否则我宁可等几年。”张清聪说,好多年前,他就想用木质鞋楦做一件作品,可到金花镇附近的鞋厂里的垃圾堆转悠了好多次都没找到,后来有人劝他用塑料鞋楦,可他就是觉得“塑料的质地材料感觉完全不一样”而没有动手。直到前不久,他在一个垃圾桶里终于发现了被人丢弃的木质鞋楦———“垃圾桶里面竟然有25双,简直把我高兴坏了,我赶紧宝贝一样把它们拿回家就动起手来……”
沉迷“垃圾” 他的灵感无处不在
“我最早是喜欢画画。”回忆过去,张清聪说小时候他就喜欢画画,而之所以最终迷上了材料艺术,是因为他觉得画画压力太大了:像陈丹青、罗中立、何多苓这样的名家,他觉得怎么都超不过———明知如此还一条路走到黑,那岂不是毫无意义?“我发现自己动手能力很强,所以选择了材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