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黄洪彬:体味古镜历史神韵

来源/作者:网络 |
  收藏主角:黄洪彬
  收藏品种:中国历代铜镜
  收藏年限:近20年
  最敬佩者:罗振玉,国学大师,清代青铜器研究专家。
  收藏心得:铜镜收藏,收获更多的是对中国历代人文思想、礼乐变化及文化演变的追溯与阅读,可谓欣赏了一出生动的历史剧。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记者/洪晓燕
  走进上海工商联收藏俱乐部会员黄洪彬的收藏室,在一面面历代古铜镜的映衬下,瞬间恍若时光倒流,进入古镜所代表的各朝代特有的历史场景,十足尽兴神游了一番。环视一周,战国的“山”字镜、菱纹镜,汉代的规矩镜、神兽镜,隋唐的瑞兽葡萄镜、花卉镜、盘龙镜等一应俱全,皆为镜中珍品。驻足凝视,镜与镜的空间里,“天、地、神、人”各元素饱满而一体。
  涉足多领域钟情铜镜终不改
  和许多藏家的经历相似,上世纪80年代进入收藏领域的黄洪彬涉足过许多领域,钱币、瓷器、玉器都曾收过,然而始终没有集成系列。经过最初阶段的摸索,黄洪彬开始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不仅自己感兴趣而且从市场投资及艺术文化角度讲均有意义的收藏品种。在静心沉淀期间,黄洪彬恰巧在一旧书店看到一套八册的清代刻本《陶斋吉金录》,看着里面铜镜的拓片和介绍,他不禁出了神,“我当时就想,单看拓片就如此精美,实物带来的冲击力肯定要胜过百倍。”
  后来黄洪彬通过史料查阅发现,美国、英国、日本的一些大型博物馆都有较大规模的中国铜镜收藏。尤其是日本,对中国的铜镜文化有着相当深厚的研究,收藏人数也非常可观。这一发现让黄洪彬感到“又遗憾又不甘”。
  “我们的铜镜是传承着中华千年文化的宝物,宋徽宗和乾隆皇帝都曾收藏,这样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中国人自己为什么不去珍惜和开发,却将资源拱手让给了国外?”黄洪彬说,自己本身就对一些文化底蕴较高的藏品颇具情结,经过前期资料查阅以及兴趣积累后,便决意专心转向对中国古代铜镜的收藏。
  之后不久,黄洪彬在北京潘家园内发现了一面纹饰精美、品相完好的古铜镜,“在90年代中期,几千元钱就可以买到比较好的了,一万元左右的铜镜就非常好了。”然而激动之下,当时并无太多经验的他以8000元买下了生平第一面铜镜,“后来经过专家鉴定,这是一面汉代的博局镜,虽说价值处于低估状态,但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黄洪彬说,自己一下子来了劲,对铜镜的收藏也多了几分信心。时至今日,这面博局镜的价值已翻了5倍。
  “举债”50万珍品终入囊
  在铜镜收藏中,无论从铸造技术、艺术风格还是从流行程度、总体成就看,战国、两汉及唐代是铜镜发展的三个代表时期,黄洪彬目前收的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代。虽说其他年代出土的亦有珍品,例如宋辽金时代的铜镜遇到好的也会适当收入,但更多的是买入后卖出,为收藏更为中意的铜镜补充资金。
  为收珍品,黄洪彬常常不惜本金,用他的话说就是,“收藏过程中最痛苦的时刻是遇到好的东西却没有足够的钱去买入”,因此“借钱买宝”对于黄洪彬来说是经常的事。最记忆犹新的一次是为了买一面隋代十二生肖铜镜,当时对方要价50万元且无还价余地,心里实在喜欢的黄洪彬手中正好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只好“举债”50万元将心头物捧回。
  除了“借钱买宝”,“请客赠礼”也是常见之事。黄洪彬回忆道,一次在南京古玩城看到一面极为罕见的东汉人物舞蹈镜,该镜面无乳钉,且图中人物车马极多。凭借多年收藏经验,黄洪彬判断这是一面难得一见的珍品。然而不巧的是,当时铜镜的拥有者亦对此镜珍爱有加,说什么也不愿出售。求宝心切的黄洪彬为此专程从上海前往南京多次,每次均携带精心挑选的礼品登门拜访。当得知铜镜主人收藏历代笔筒时,黄洪彬一掷6万元买了一个颇值得收藏的笔筒相赠,最终以总计10多万元的开销将铜镜收入囊中。
  “这其实不是钱的事,实在是因为这面铜镜太罕见了。收就一定要收稀有的,贵的并不一定好,但是遇到好的花再大的力气我也愿意。”
  有文化底蕴才有收藏价值
  黄洪彬称,就目前看,铜镜的整体市场价格还没有完全达到国际水平,国外铜镜的价格比国内同档次品种要高出近5倍,“国外个别铜镜拍卖的价格已经飙升至几百万元了。”不过近两年铜镜总体升值情况乐观,保持在10%~20%之间,一些精品的价值在5年内则可达10倍的增长。黄洪彬将此归功于文物政策的逐渐放宽、相关拍卖著作的增多以及民间财富的增加三个因素。
  黄洪彬认为中国的铜镜文化在全世界都是最优秀的,千锤百炼中凝结了不同的时代文化精神。铜镜收藏,是对中国历代人文思想、礼乐变化及文化演变的一种追溯与阅读,细细研究可窥见中国文化史的整体特点,而这也正是铜镜真正的价值所在。
  “现在铜镜收藏的门槛也高于以往了,一般1万元到2万元的藏品才有收藏价值,几千元的几乎已不具备后续拓展潜力了。”黄洪彬同时建议铜镜收藏一定要买稀少且品相完好的,镜面不要生锈和破损,图像要清晰,皮壳要有层次感,“随着收藏人数的增多以及上海、绍兴、河南等地专门铜镜博物馆的开设,这个市场无疑是后继有人的。”
浏览次数:896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