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藏市重画轻书 书法难卖好价处境颇为尴尬

来源/作者:网络 |


  赵先生5日在一画廊用10万买了林散之的一幅画,而对画廊里面价格仅为其十分之一的林散之的字只是看了看。他说,送人还是画更拿得出手,人家挂在墙上也更好看,价格贵点都没关系。
  尽管“书画同源”,可在艺术品市场,“佳书不如孬画的想法”很流行。书法,作为中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在历代的书画市场中却一直处于位高价卑的尴尬处境。长期以来,书法在国内拍卖市场一直处于边缘化的角色,行情十分低迷。一件明清名家的书法同动辄拍出大几千万元天价的当代画作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藏家:欣赏难度高升值空间小
  收藏者作为消费群体,他们的收藏和投资偏好必然影响市场走向。书画藏家王林表示:“我很少收藏书法,因为书法太难懂了,不是人人都会欣赏。而且书法市场一直偏冷,买来作为投资用的话恐怕日后升值潜力不大。”
  徐东古玩城书画馆老板李敏林说:“书法比起绘画来,它的抽象性决定了它欣赏门槛高,收藏书法的群体远小于收藏绘画的群体。而且人们普遍误认为写字比画画更容易,耗时更少,自然会低估其艺术价值。”
  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马海扬认为,目前全国的书法市场整体价格偏低,主要是因为书法比画难懂,直接导致书法市场小且固定。对专业藏家来说,收藏书法作品门槛比画作更高,需要有更高的艺术欣赏水平。
  拍卖公司不重视
  拍卖公司追求的是成交量和成交率,自然会青睐绘画、瓷等等通过市场检验颇受买家欢迎的艺术品。而书法拍卖公司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主流品种来推广,名为“中国书画专场”,但书法所占比例很低,专门开设书法专场也仅仅是近一年才开始。
  据马海扬介绍,在国外画廊是一级市场的主导者,艺术家的作品通常都是交给画廊来运作的。而国内专营书法的中介机构却很少,尤其是国画、油画专营画廊大量涌现的今天。
  冷门书法行情转暖
  可喜的是,近两年国内拍场书法行情渐走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书法收藏与投资,拍卖天价不断涌现。在刚结束的2008年国际春拍上明唐寅《行书自作诗》手卷以1120万元不菲价格成交,其“历代书法专场”总成交4587.8万元,成交率达80%,表明了书法正有望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一个新兴热点。作为市场的参与主体之一,拍卖公司对书法买家的培育肩负着更大的责任。相信书法行情会一步步好转,艺术价值会得到真正的体现,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将会有所改观。
浏览次数:694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