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汉代青铜釜:海南的遗物
来源/作者:网络 |

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儋州青铜釜。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西汉初年战火硝烟,朝廷为平定南越,在海南岛进行了激烈的军事征战,到了东汉,朝廷又举兵讨伐交趾,连年的战争留给海南岛居民永久的心灵创伤,同时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战争印迹,行军锅——铜釜就是战争中军队留在海南的遗物。
这个汉代铜釜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口径达68厘米,通高55厘米,有圆形编织纹四耳。
省博物馆丘刚研究员为我们讲述了这件铜釜发现的离奇经过。那是在1995年初夏,一场大雨冲塌了儋州中和镇横山村附近的一处山坡。大雨过后,一个名叫何德侬的农民路经此地,发现冲塌的山坡处露出了一块花花绿绿的东西。他十分惊喜,赶忙回家拿来铁锹往下挖,最后挖出了3个套在一起的“大锅”(青铜釡)。
由于这3个大锅太重,何德侬就找来几个乡亲,扛了好几次也没扛起,艰难的搬运途中他们又把套在外面的两个“大锅”摔裂。于是,何干脆用铁锹把外面的两个“大锅”砸碎,仅仅保留了最里面的那个“锅”——也就是今天人们看到这件铜釜。
据何德侬回忆,三个“锅”的耳环上所镶饰的图像各不相同,最大的“锅”耳上饰有一只飞鸟,中间那个“锅”耳上饰有飞龙,形态十分生动。可惜的是,这两只“锅”都被打碎了,两件精美的青铜釜就这样无声的消失了,实在令人扼腕惋惜。
有幸保留下来的最里面的这件铜釜,被国家认定为一级文物,有国内专家看后称,就连青铜器收藏大省的河南博物院,都不曾展出过如此大器形的铜釜!
丘刚透露,铜釜修复之前,只剩3耳,为了保证人们观赏时的视觉美感,新乡市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失蜡法进行补缺,采用锡焊的方式,恢复了铜釜原来4耳的造型,由于工艺精良,外行人一般是看不出来的。
海南这件铜釜与广西合浦望牛岭西汉木椁墓中和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出土的铜釜十分相近,只是体型稍大,附加的饰件多而复杂罢了,但说明了它们应该同属一个文化系统。
青铜器不仅是有实用价值的器物,同时代表了一种青铜文化,海南岛长期孤悬海外,明代以前没有自己的冶铜业,但自古以来,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不曾中断过与祖国大陆交流,尤其与岭南两广地区联系更为密切,这件铜釜无疑是频繁交流的有力物证。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铜印身价与日俱增赝品多 上篇文章:广西东兰铜鼓收藏爱好者陈耀灵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飞行45分钟 人肉照相机凭记忆绘制纽...
- 书画家40载收藏实现父遗愿 2万余火...
- 六百年窑火传承不断 苏州御窑以古法重...
- 沉香收藏热再度兴起下的注意事项
- 老仿翁同龢书法估价万元
- 乌丝栏上十三行:紫砂笔插
- 希特勒私人收藏画被发现(图)
- 34年收藏8万多张铁路票证 票面时间...
- 收藏新风尚:可乐罐变摇钱罐
- “畫與遠方”2017采風宣城古鎮
- 紫砂壶展即将在长举行
- 乾隆玉玺以9586万港元成交刷新拍卖...
- 在农村 遇到这些“老物件”千万别扔 ...
- 12人团伙诈骗300余名收藏爱好者 ...
- 八大山人册页将在港拍卖:估价约400...
- 新仿雍正粉彩碗:色差大画工较好值得收...
- 石雕艺术艺术收藏品市场的新宠
- 龙泉奁可以与宜钧缸比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