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长沙藏宝大会惊现天价汤匙

来源/作者:网络 |

  昨日,长沙古玩收藏爱好者百余人带着各自心爱的藏品聚集芙蓉路平安大厦11楼,长沙“藏宝大会”正在古今通宝展览有限公司举行,当日坐镇文物鉴定专家席的是全国知名文物鉴定专家、四川收藏家协会瓷器专委会副主任沈安林。在看过了大量赝品之后,一只里面写满梵文、背面为中国传统牡丹花造型的青花瓷汤匙引起了沈安林的注意。经过仔细鉴定,沈安林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此为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外销瓷,是“官搭民烧”的产物。“这只青花汤匙为‘孤品’,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暂且给出保守估价20万元人民币。”沈安林说。
  专家根据气泡鉴别年份
  据悉,青花瓷器自元代后期烧制成功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器表装饰为白底蓝花,非常雅洁深沉,给人一种恬静舒适、赏心悦目的感受,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最具民族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青花瓷器发展到了明代,已经是处于相对成熟的艺术高峰期,因此,收藏一只明代青花瓷器是诸多藏友梦寐以求的事情,因而市面上流通的仿品也很多。
  记者询问沈教授相关的鉴定依据,他拿出一个80倍的显微镜放在这只青花汤匙背部位置,要记者看该瓷器的气泡:“你看这些气泡的大中小排列,以及破泡中土浸的颜色,根据我的经验,可以判定它是明代嘉靖的东西。”沈教授表明,自己从事文物鉴定工作十多年,但像这样造型古朴、胎质细腻、釉色温润、青花花色纯正的大汤匙还是第一次见到。
  瓷器原料据传来自波斯
  沈安林说,这只青花汤匙采用的原材料为“苏麻离青”。据悉,“苏麻离青”又叫“苏尼勃青”(也有称“苏泥勃青”),是元末明初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种优质进口青花色料,是一种原产于西亚波斯卡山夸姆萨村(一说来自于伊拉克。据说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一批“苏”料。)它的特点是发色凝重幽艳,光彩焕发,色性安定。“你看这件瓷器背部的牡丹花,画得这么艳丽,但有些部分是不是非常像铁锈?这就跟它用的苏麻离青有关了。”沈安林一边拿着那件青花大汤匙向记者展示相关部位,一边解释说:“苏麻离青含钴高,也比较纯,所以它画出来的东西很艳美;又因为含铁高,容易产生结晶斑点。”沈安林坦承自己看不懂汤匙里面那些梵文,但他对汤匙背面的牡丹花赞誉有加:“这些牡丹花花纹都是能工巧匠一笔画上去的,都没有重复的第二笔!这是很需要绘画技巧的。”
  何为“官搭民烧”产物?
  虽然沈教授表示该瓷器价值不菲,但记者还是就汤匙边缘几处不均匀的青花线条提出疑问。沈安林解释说,这件瓷器应该是“官搭民烧”的产物,而不是出自极为讲究精美之道的“官窑”。记者随后从新华网今年3月份发的一篇名为《专家首次发现景德镇明朝“官搭民烧”陶瓷物证》的报道中获悉,“据史料记载,明朝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厂’,专烧宫廷所用瓷器,但由于派烧任务过大,一部分瓷器在‘御厂’内成型后,搭在民窑内烧成,称为‘官搭民烧’。清康熙十九年后,这种‘官搭民烧’的办法成为固定制度。”
  “‘官搭民烧’的制度,让民窑获取了大量官窑的烧制技巧,促进了瓷器烧制技术的传承。”沈安林说。如果他这次判断正确,那么,这件青花汤匙也将成为为数不多的、“官搭民烧”制度的见证物。据悉,该青花瓷汤匙长39厘米,最宽处8.8厘米,据藏品主人蒋先生介绍,该瓷器是他1999年从一个藏友手中获得的,一直珍藏至今。
浏览次数:82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下落(组图)   上篇文章:北京798艺术区风光不再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