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春联:把浓浓的年味儿找回来
来源/作者:网络 |
|
年近了,千家万户开始盼望着久违的年味儿,盼望生活能多一些生趣。年味在哪里呢?王安石《元日》诗写得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旧符”指的是早期的春联。春联伴随着祖辈走过无数辞旧迎新的日子,如今,它却成了人们熟视无睹的新年符号。除了红红火火的装饰作用外,春联能带给我们怎样的乐趣呢?近日,笔者走访了对楹联情有独钟的书法家张济生先生。
春联送和谐
时代在变,街景在变,身边一些传统习俗看似没有改变,却与我们渐行渐远。鞭炮一年比一年响了,批量印刷的春联更加精美了,祝福的短信满天飞,为什么人们却说年味儿淡了呢?张先生说:“现在人们热衷于用装饰性的东西营造热闹气氛,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还是春联。春联挂在家中不只是装饰,它把新年的精神面貌挂在门上了,在不断提醒鼓舞自己新的一年中要有一个新的进程。”张先生记得,著名书画大师启功先生在世时,有一年春节家里聚满了客人,启老当即题下一副对联与众人共勉:“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意思是要有淡泊名利的心态来迎接新的一年。
“不管过什么节,我给你写对联,你高兴就是过节。”说到春联,张先生喜笑颜开:“春联让老百姓千家万户高兴。它没有一定的模式,在春节的时候写了,写给老百姓,让工人高兴、农民高兴,就是春联,就是和谐。”他说:“孔子主张的是正气,老子主张的是义气,释迦牟尼主张的是和气。我们提倡的和谐是一种社会文化氛围,人民各得其乐,像一个乐队一样去奏响同一乐章。春联是千家万户之间互相传递这种和谐之声的音符。”
在张先生看来,春联这一老百姓身边的艺术是有大智慧的。与诗文相比,春联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春联能用最少的话浓缩最丰富的内容,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一种方式,需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春联追逐人的记忆,是一种精神的释放和歌颂。古人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通过互赠或自撰春联传达一种其乐融融的精神面貌,这背后是古人高超的智慧。因此,有春联助兴的节日才显得妙趣横生。
书家传佳话
谈及古代书法家关于春联的佳话,张先生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曹植七步成诗被视为天才,唐太宗时有一个叫杨昭的男孩,只有十五岁年纪却扬言能五步成诗。太宗在除夕夜找到他,命他以除夕为题作诗。于是有了这首《应诏赋得除夜》:“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后来杨昭被封为翰林学士。
古来比武招亲多美谈,对联也成就过不少姻缘。话说明朝,一老员外有两个漂亮女儿,大女儿叫大娇娇,小女儿叫二娇娇,到了出嫁的年龄。员外家财万贯,不图钱财,只求一个有学问的女婿。于是决定“比文招亲”。这年腊八,七个翰林学士慕名而来,员外只出了一道题:每人写一副春联,上联要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联取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顺序不可乱。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吓走了六个翰林,只剩下年龄最小的一名少年。少年向员外讨来一杯酒,一饮而尽,酒尽而佳句出。上联:“一名大娇二小娇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盒粉打扮八九十分娇”;下联:“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翰林六个还五更四点击三唱二娇与我一人眠”。这个少年叫文征明,后来成了书法大家。那副春联则一直挂在他的书房中。
撰写春联不仅仅是文人雅兴,古人的生活中处处有春联的妙用。传说清乾隆年间,同仁堂的第一个老掌柜有一年春节求联,一位老书法家挥笔写道:“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上联取三味名贵中药,下联以百姓常见的药名与之相对,气度不凡。
逢年过节,用对联歌颂人,也是顶好的馈赠。清朝最后一名状元刘春林,是有名的书法家。一次在大街上理完发后他给理发师傅题下这样一联:“虽谓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此联既切合理发匠的工作,又是两句绝妙的赞语,今日的广告词如何能比?
这样的故事,像张先生脱口而出的对子一样永远说不完。看张先生挥笔成联,那种气定神闲、龙飞凤舞之势真可摄人魂魄。墨干后拿在手里那么一抖,满屋的春意盎然。
这样的生活正在远去。我们将失去的不只是一种民俗形式,而是一种乡土中国的生活方式。国门打开了,圣诞老人和丘比特拥进来,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财富和知识,学会更多新鲜的花样,却不曾拥有更多的智慧。大街上多的是金光闪闪的节庆印刷品,手机里多的是转发来的新年祝福……与古人相比,今天的精神生活是富足了还是更加贫瘠了呢?
春联不仅仅是一道风景。把春联贴在门前,迎来红彤彤浓香的年味儿,这是古老中国不可或缺的集体记忆。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