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吴冠中捐画给新加坡就是不爱国吗
来源/作者:网络 |
老画家吴冠中先生将自己价值3亿多元(当下市价)的113幅作品捐赠给了新加坡,成为新加坡迄今收到的分量最重的艺术捐赠。对此,中国许多人尤其是网民纷纷发表意见,有理解支持的,当然有反对的。意料之中的反对意见就是:指责吴先生将如此多和重要的作品捐赠给新加坡是不爱国,即不爱自己的祖国——中国。
好在当今人心没那么拘束,否则这一不爱国的指责,能吓唬很多人。这种滥用爱国的情绪,实际上是情感不够丰富,动不动就往爱国不爱国上一搭,算是完成了思考和表达。这种情绪,也极容易造成一些非理性行为。
对此,吴先生是这样解释的:“不客气地讲,很早的时候我对新加坡的印象,交通、工业都比较发达,社会道德、秩序都很好,但是对文艺不够重视。”在他看来,德育不能代替美育。他说:“新加坡是我尊敬的一个国家,在道德品质各个方面,它都是介于中西方之间……两边的优点,都集中在你们身上。”可见吴先生并非糊涂,也不是崇拜和巴结谁,因为新加坡对文艺不够重视,所以他要捐画以增加它的重视程度。开句玩笑:这是艺术扶贫!这下骂吴先生不爱国的人心理平衡了吧? 吴冠中先生是一个勤奋认真的画家,他的作品很多,但是许多作品隔一段时间再看,稍有不满意就撕毁了。他不是个传统的中国文人画家,他更多地受西方文化影响。绘画对于吴先生来说是神圣的,他是个圣徒式的画家。尽管对他的作品至今仍有争议,但吴先生的游戏之作几乎没有。这个老人身上最可贵的就是能看透却故意不看透,他不装糊涂,不乡愿。去年老人一番对当今美术界机制、现象及管理、评奖等等问题的谈话,可谓解放思想,令人尊敬(另见拙文《向吴冠中先生学习思想解放》)。
吴先生此前已将自己更多数量的作品,分别捐赠给了我国几个艺术馆。那些指责老人没有将所有作品捐赠给我国的人,理解不了老人。请问在你所在城市、家门口举办的艺术展览,你去参观过多少回?你有没有关心过有多少艺术品国家花钱收藏,最终却被深锁在艺术馆的仓库里,似乎永远都见不着观众的面?你真爱艺术的话,真在乎艺术的话,你就应该首先在乎、计较这个。那种象征性地拥有而永远都无法亲近的艺术品,让它们闲置在那儿,就是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尊重了?
过去由国家设立的几个艺术大家的纪念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已经出现了维护经费困难,甚至卖作品以维持经营的现象,地方政府设立或支持的同类艺术馆也是如此。如果人们真的很热爱艺术、很在意艺术的话,就不应该产生上述现象。请问有哪个旅游公司在旅游点的安排上将艺术馆参观作为重点项目?有哪个人将自己的旅游意向重点放在艺术馆?那些很大但多是让人看热闹的博物馆不算,比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经营再成功也不能作为范例。
去年10月在内地某城市,有人想把自己祖上传下来的一把紫砂壶捐赠给某紫砂壶博物馆,该壶为清代名家所制,价值不菲,当时在场的业内人士却纷纷劝他再等一段时间,因为现在博物馆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东西捐赠进去最终会发挥什么作用,难以预料。我曾经参观过新加坡的美术馆,其策划布置之细致、服务之周到,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吴先生的作品能被如此保存展览、服务社会,当然是很理想的。这跟爱国不爱国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要说什么大艺术家是属于整个人类的这种大而无当的话。
乱用爱国主义的帽子,是不够平静、不够公允的体现,也是思维狭隘逼仄的体现。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好在当今人心没那么拘束,否则这一不爱国的指责,能吓唬很多人。这种滥用爱国的情绪,实际上是情感不够丰富,动不动就往爱国不爱国上一搭,算是完成了思考和表达。这种情绪,也极容易造成一些非理性行为。
对此,吴先生是这样解释的:“不客气地讲,很早的时候我对新加坡的印象,交通、工业都比较发达,社会道德、秩序都很好,但是对文艺不够重视。”在他看来,德育不能代替美育。他说:“新加坡是我尊敬的一个国家,在道德品质各个方面,它都是介于中西方之间……两边的优点,都集中在你们身上。”可见吴先生并非糊涂,也不是崇拜和巴结谁,因为新加坡对文艺不够重视,所以他要捐画以增加它的重视程度。开句玩笑:这是艺术扶贫!这下骂吴先生不爱国的人心理平衡了吧? 吴冠中先生是一个勤奋认真的画家,他的作品很多,但是许多作品隔一段时间再看,稍有不满意就撕毁了。他不是个传统的中国文人画家,他更多地受西方文化影响。绘画对于吴先生来说是神圣的,他是个圣徒式的画家。尽管对他的作品至今仍有争议,但吴先生的游戏之作几乎没有。这个老人身上最可贵的就是能看透却故意不看透,他不装糊涂,不乡愿。去年老人一番对当今美术界机制、现象及管理、评奖等等问题的谈话,可谓解放思想,令人尊敬(另见拙文《向吴冠中先生学习思想解放》)。
吴先生此前已将自己更多数量的作品,分别捐赠给了我国几个艺术馆。那些指责老人没有将所有作品捐赠给我国的人,理解不了老人。请问在你所在城市、家门口举办的艺术展览,你去参观过多少回?你有没有关心过有多少艺术品国家花钱收藏,最终却被深锁在艺术馆的仓库里,似乎永远都见不着观众的面?你真爱艺术的话,真在乎艺术的话,你就应该首先在乎、计较这个。那种象征性地拥有而永远都无法亲近的艺术品,让它们闲置在那儿,就是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尊重了?
过去由国家设立的几个艺术大家的纪念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已经出现了维护经费困难,甚至卖作品以维持经营的现象,地方政府设立或支持的同类艺术馆也是如此。如果人们真的很热爱艺术、很在意艺术的话,就不应该产生上述现象。请问有哪个旅游公司在旅游点的安排上将艺术馆参观作为重点项目?有哪个人将自己的旅游意向重点放在艺术馆?那些很大但多是让人看热闹的博物馆不算,比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经营再成功也不能作为范例。
去年10月在内地某城市,有人想把自己祖上传下来的一把紫砂壶捐赠给某紫砂壶博物馆,该壶为清代名家所制,价值不菲,当时在场的业内人士却纷纷劝他再等一段时间,因为现在博物馆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东西捐赠进去最终会发挥什么作用,难以预料。我曾经参观过新加坡的美术馆,其策划布置之细致、服务之周到,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吴先生的作品能被如此保存展览、服务社会,当然是很理想的。这跟爱国不爱国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要说什么大艺术家是属于整个人类的这种大而无当的话。
乱用爱国主义的帽子,是不够平静、不够公允的体现,也是思维狭隘逼仄的体现。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季羡林:藏书曾被江青染指 上篇文章:迎新春济宁市汉碑汉画拓片展在京举行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