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齐白石作品投资案例探析
来源/作者:网络 |
2007年是国画大师齐白石逝世50周年,因此,多家拍卖公司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齐白石作品的专场拍卖会。据雅昌网统计的数据,在2007年已经结束的拍卖中,共推出齐白石先生的作品1588幅,成交价在100万元以内的有953件;成交价超过100万元的62件;超过200万元的17件;超过300万元的9件;超过400万元的3件;超过500万元的3件;超过600万元的1件;超过700万元的1件;超过900万元的1件(此高价成交于2007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拍品为齐白石的《满堂吉》);流拍的作品共计528件。
这一拍绩,在其(1994年至今)总成交金额22.585亿元,成交比率62%中,近1/3的流拍比例显然是值得思考的。
尽管齐白石是一代宗师,然作为个案,在市场格局里,他的作品市场走向还是要随着整个大盘的跌涨而跌涨。
中国的艺术市场在经过了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的幼稚期后,2000年的价格波动指数起伏较大,直到2003年又出现了持续升温的现象,及至2004年和2005年达到高潮——其中“虚高”表现的尤为明显。“虚高”的负面影响,必然导致此后的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走低下滑的局面,虽极力盘整,书画作品在2006年还是避免不了大幅下滑的结局,价格则始终处于震荡上涨阶段。
数据显示,齐白石的作品,2000年平均价格不过8万元/平方尺,最低的时候探底至2.4万元/平方尺;在2004年4月齐白石的作品开始反弹到10万元/平方尺以上,到了2005年7月其作品价格达到了高峰,升幅到35万元/平方尺的涨停版,且上拍的作品数量和成交率都保持在高位的态势,而这应该理解为震荡上涨的价格表现。在2006年盘整期里,齐白石作品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滑,无疑是整体趋势之中的必然,2007年以后其作品的价格指数相对稳定在20万元/平方尺以上,但从未有过的过高的流拍比例(在已经成交和流拍的作品里赝品的比例过高也是流拍的因素之一),无不凸显出收藏者、投资者对齐白石作品的“ 挑剔”心态——既要齐白石这个“名”,也要齐白石的精品。
客观地说,齐白石是一位多产的职业画家。齐白石给我们备上的一桌大餐,其配料并不是那么丰富多彩,最多也就是“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大厨”,就那么三家的“原材料”,经他朴实的那么几下“煎、烹、炸、炒”,竟不同凡响地做出了几道家常大菜,既可以在国宴大餐上让人垂涎三尺,又可以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令人伸筷不已。
如果从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来看待齐白石的绘画艺术,齐白石纯以水墨形式描绘的形神兼备、质感神态逼真的虾、蟹和那些精致无比且又栩栩如生的草虫,堪称是前无古人的绝唱。我曾经对同道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将齐白石大笔头花草画上的草虫拿掉,那画将是怎样的一种意趣?
面对数以万计且题材多样的齐白石作品,并就眼下的市场(一种是收藏,一种是投资)的格局来看,如何选择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会显现收藏者和投资者的眼光和品位。
作为收藏和长线投资,笔者以为还是以齐白石的虾、蟹和多配有草虫的画作精品为主要对象,因为齐白石这类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突破意义的价值,也是构成齐白石作为一代绘画大师的的技艺标志,就像他的“齐派”篆刻艺术。
在以尺寸定价的市场格局里,尽管齐白石的水族类作品至今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数百万的价位,但这是因为虾、蟹类题材的限制,作品的尺寸一般都不是太大。但是,齐白石笔下的虾、蟹作品是以“只”为单位来论价(这在齐白石先生的生前就是这样论价)的。现在的市场价格一只虾、蟹和草虫,其价位都在万元或数万元。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天津某三家造假作坊在齐白石的真迹上添加草虫的现象中得到验证;齐白石的花草之类的画作一般是按尺论价,可齐白石的画作又以虾蟹、草虫著称于世,其价格要比一般题材的作品高,按行内约定俗成的规矩,一幅齐白石的作品上,有一只草虫,就要多加一尺画的价钱。比如一幅齐白石的画仅有花草的真迹,价格并不是很高,但如果在该画上添加五六只草虫,价格就有可能高出原值十几万元。齐白石的虾、蟹类作品也然,一幅作品上多一只或少一只虾或蟹,价格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正因为齐白石虾作的精绝,其升值速度也是艺术市场所罕见的。以《游虾图》为例,2005年7月拍出79.2万高价,四个月后即拍出143万天价,平均月增值达到16万;一幅《群虾图》,画面上共有7只虾,结果以平均每只虾7万元拍出;而以71.5万成交的《四虾图》,平均每只虾的身价更达18万。可以这样预测,随着收藏者、投资者的收藏品位越来越高,对齐白石绘画艺术的认识越来越透彻,将来齐白石的虾、蟹以及草虫类的作品价格会出现不断上扬的行情走势。
当然,如果作为短线投资,可能无需过多考虑其“技艺性”和“突破性”,主要还是跟着市场的近期走向举步投足,实施“短平快”的战略。
鉴于齐白石的存世作品量大、题材多样的情况,如果还是以概念上的“物以稀为贵”的传统意识为收藏、投资的要领,势必有违艺术规律。
艺术市场的运行,应该是以作品的艺术价值来左右市场的价格。事实上,“稀”并非就贵。齐白石的“冷门”题材画作(如山水画)和早期的人物画,尽管数量稀少,但就其技艺含量,实在远不及他名至实归的草虫花鸟和虾、蟹之类的作品。
在收藏、投资齐白石的作品时,“真、精、稀”的三要素要综合考虑。要注意的是:时价易得,史价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