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仇德树:裂变画的开拓者
来源/作者:网络 |
仇德树:
文/远寒
仇德树在充满海派风情的沪上当代艺术圈内享有一定知名度。他的作品以“裂变”为代表,并在2007年的春秋拍卖季节中获得十几万元以上的成交价,其中,约作于2001-2003年的作品《山水》以21.28万元在北京翰海春拍成交,另一幅《洁雪清韵》则以17.92万元在中国嘉德成功易主。
在这些交易数字背后,清晰地浮现着仇德树作品的投资价值。
裂变—暖山如玉图年份:2006
尺寸:220 X 122 X 5cm
投资点一:历史因素
仇德树是近百年中国艺术家结社终结后重新结社的组织者。
1979年10月,年轻的仇德树在上海发起组织了艺术团体“草草画社”,当时成员有11位沪杭两地的艺术家,该团体的成立标志着近百年来中国艺术家“结社”传统在被中断后的重新开始。“也显示出获得解放的艺术家们集体性探求艺术真理的自觉意识的抬头。”仇德树提出的“独立精神、独特技法、独创风格”的观点受到广泛认同。
1980年2月,草草画社举办了《草草社八十年代画展》,这个画展据美国艺术史家柯恩的记载是:“他们在卢湾文化馆展出水彩画和传统绘画,展出前一幅裸体画被拿了下来,以免引起争议。这个展览非常强烈,它包括画家们从书上看来的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实验性风格。但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将古代中国技法与新水彩技巧结合的画作。这个展览,是新中国风格的种子。”
投资点二:“裂变”的不可模仿性
仇德树作品中的“裂变”不仅成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因为创作独特而很难模仿,一定程度规避了跟风与赝品对市场的冲击。
1982年,仇德树受到旧石板上“裂痕”的启迪,结合自己对于传统中国画的传承和现代水墨的实验,创造出难以模仿的“裂变”风格作品。《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曾对其作品评论说:“仇德树是1980年后中国现代水墨的代表性画家之一。不论从哪个角度,仇德树都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资研究的个案,特别是从本体语言的角度。比如,现代水墨对于中国画的背离,都无一例外地抛弃了具象的表现性,但都没有离开水、墨、纸、笔四大元素。而仇德树的挑战性,则是既无‘水’溶剂,
也没有水性媒介的‘墨’或‘色’。更不用笔,只保留了‘宣纸’这一水墨材料。”
投资点三:价位
仇德树作品价位适中且不断稳步上扬,适于中长线持有。另外,虽然创作媒介为“宣纸”,但仇德树作品已不是中国传统水墨,而属于当代艺术范畴,搭载该门类价格在市场飙升的东风,仇德树作品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985至1986年间仇德树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波士顿塔苻茨大学,并于1988年应美国哈佛大学邀请再次赴美讲学并多次举办展览。此时仇德树作品受到西方艺术评论家的认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专家,美国人姜斐德称赞说:“仇德树的作品不是流于冥想的追忆,而是对生命轮转于超越潜能充满喜悦的印证”。
1988年,仇德树在美国期间,根据当地艺术期刊《Artnews》公布的价格,其作品的纽约Soho价格按照尺寸大小不同,为250-6000美元一幅。回国后仇德树成为职业画家,作品主要被海外藏家购买。而其作品的内地市场逐渐形成于2000年。
2002年,仇德树作品的内地画廊价位约为9000元人民币/平尺,2006年上升为1-1.2万元/平尺,2007年则为1.2-1.4万元/平尺。而在拍卖市场,部分拍卖成交见下表。
裂变年份:1985
投资点四:参与重大展览为作品带来的附加值
仇德树举办的个展、参加的联展约有5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在美国、德国、中国台湾等地举办。通过这些展览,为其作品的普及、流通带来了一定附加值。
★部分重要个展
1985年 “裂变”,美国波士顿塔苻茨大学画廊
“裂变”美国哈佛大学画廊
1992年 澳大利亚昆士兰默鲁基议会厅画廊、德国Lommel画廊
1994年 “裂变”,上海美术馆
2000年 个展,韩国亚洲美术馆
2004年 “裂变—仇德树新作展”暨《仇德树作品陈列馆》落成,海上山艺术中心
2004年 “裂变—现代中国艺术展”,瑞士日内瓦福莱特尔画廊
2006年 “来自中国的当代绘画—仇德树个展”,德国法兰克福
★部分重要联展
1980年 “草草画社”第一次展,上海
1984年 “仇德树、孔柏基”联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1994年 “中国现代水墨画大展”,中国台湾台中美术馆
1998年 参加上海美术馆双年展
2004年 “突显图式”,上海美术馆馆藏现代水墨画陈列展,上海美术馆
2005年 “草草画社”25周年纪念展,上海海上山艺术中心
2007年 “当代呈现”上海敦煌艺术中心
成交明细表:
投资点五:被重要机构收藏
据统计,仇德树作品除了个人收藏外,还被50多家国内外机构收藏。也为其作品增添了又一个附加值。
部分重要的收藏机构有: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美国旧金山亚太美术馆、美国纽约Estella收藏基金、美国美达斯律师事务所、美国纽约艺波画廊、上海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海上山艺术中心、西门子北京中国总部、北京威斯汀大酒店、香港长江集团、韩国亚洲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沙利文陈列馆、德国汉堡市政厅、德国驻上海领事馆、澳大利亚努萨艺术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