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文人收藏佳品:风雅扇骨拍场追捧

来源/作者:网络 |
文人收藏佳品:风雅扇骨拍场追捧
 
乌木福寿花鸟翻轮扇骨
 
文人收藏佳品:风雅扇骨拍场追捧
 
迪生款沙地阳刻行书扇骨
  扇子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用以遮阳挡雨送风,一把折扇在手也往往体现身份和身价。作为传统文人收藏佳品,扇骨扇面一直备受市场欢迎。今年,上海已有多家拍卖行组织扇骨专场,取得不俗成绩。7月5日举行的上海拍卖行春季拍卖会,就精心征集了百余把扇骨,名人佳作不少、名贵品种繁多。其中不乏有紫檀、檀香、乌木、鸡翅、黑漆、朱漆、菠萝漆、佛肚竹、湘妃竹、梅鹿竹、棕竹、方竹、玉竹等品种,也有象牙、玳瑁等稀有材质品种,引起收藏家关注。
  收藏扇子与一般收藏不同,是件追求儒家风雅,延续人文逸品的乐事。三国时,诸葛孔明,羽扇纶巾、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一展儒雅风范。唐宋时,团扇亦称宫扇、纨扇,取代了早期的羽扇,大为流行。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秋风纨扇图》,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以扇喻世,表达了对当时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挞伐。折扇真正流行当为明代永乐以后。明末名妓李香君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演绎了一曲《桃花扇》传奇。
  明清民国之际,文人商贾初次见面,手持的折扇往往是重要道具,打量一下对方什么档次,人品身价如何,亦能看出一二。扇子未打开,扇骨先展示,所以在扇面书画发展的同时,折扇扇骨相对独立的艺术特点也开始产生。明末清初扇骨的雕刻达到鼎盛,流派迭创、名家辈出。到民国时期二三十年代文人画家参与其中,又形成第二波高峰。商贾文人夏秋之际,人手一把,以精致新奇为荣。
  此番上海拍卖行的春拍中,亦不乏大家名作。诸如,晚清民国时期大家余伯雨刻人物、丁二仲刻金文、吴迪生阳刻古泉。另有,冯耘墨农刻微雕书法唐诗《兵车行》,单面扇骨,以铁刀代毛笔,放大镜下看,,数百行书一丝不苟,书法笔锋遒劲有力,绝非一日之功。支慈庵刻张大千山水书法,一张一弛,二枚豌豆大小的“大千、张爰”陷地阳文印章,字字清晰,笔画细腻、宛如发丝,精致至极。沈觉初刻唐云山水、花卉各一,挥洒数笔,韵致凸显。即使是民国无名刻工,其功力也不让名家,山水人物、亭榭楼阁,生动传神。有一件特别不起眼的扇骨,乍一看光素很平常,却是面贴竹簧,内嵌乌木,侧镶玳瑁,异形象牙头雕双凤鸟,原配牛角鼠眼鼓钉,玄机多多,可遇不可求。值得一提的是,有数十把扇骨还留有扇面,均为名家精品。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749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收藏大家藏品拍卖受关注   上篇文章:科举匾额博物馆惟一今人题匾额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