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世界首套仿古编錞湖南发声(图)

来源/作者:网络 |


    2010年1月5日晚,世界上第一套能够用于演奏的仿古编錞出现在长沙湖南大剧院的新年音乐会上,并首次正式对外“发声”为新年献礼。编錞是根据中国古老的巴民族所使用的一种名为“錞于”的乐器研制而成,商周到东汉时期曾在中国南部一带盛行。湖南石门县是全国出土錞于数量最多的地方,也是一次成套出土錞于最多的地方。中新社发肖前辉摄
  中新社长沙一月五日电( 肖前辉 鲁毅 )五日晚,世界上第一套能够用于演奏的仿古编錞出现在长沙湖南大剧院的新年音乐会上,并首次正式对外“发声”为新年献礼。
  编錞是根据中国古老的巴民族所使用的一种名为“錞于”的乐器研制而成,商周到东汉时期曾盛行于中国南部一带,并广泛运用与战争、庆典和祭祀活动。
  二千多年来,“錞于”一直被埋入地下。经考古挖掘,目前存于各地博物馆的錞于仅一百五十余件,其中陶制錞于约二十件,青铜制錞于一百二十余件。湖南石门县出土的青铜制錞于达三十二件之多,其中在石门新关一个窖藏中出土的錞于有十五件,是全国出土錞于数量最多的地方,也是一次成套出土錞于最多的地方。
  由于年岁久远这些发掘的錞于都已经不能进行演奏。二00八年起,常德石门县与湖南省音乐家协会、湖北省编钟发展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对錞于的复制进行了专项研究。经过数月试验,二00九年六月,联合组终于研制成功了首件符合音高要求,能够进行演奏的编錞,并获得中国专家局颁发的国家专利证书。
  “第一批试制成功的錞于总数十五个,分两组排列,在硬质木器做成的锤子的敲打下,编錞会发出清亮绵长的声音。演奏可一人也可多人操作,亦能配合不同的乐器一起发声。”石门县文学艺术届联合会主席、编錞研制者刘朝阳说。
  据悉,錞于出现比编钟更早,其应用比编钟也更为广泛。编錞的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它既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青铜制打击乐器,也是古代少数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象征,还是研究古代巴国文化的活化石。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678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