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中华国粹景泰蓝或成收藏新宠

来源/作者:网络 |
中华国粹景泰蓝或成收藏新宠
景泰蓝花卉纹尊
  1月21日至30日,“首届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获奖珍品展”在青岛市博物馆举行,精美的国宝级景泰蓝珍品吸引了不少岛城收藏爱好者前往观赏、学习、交流。本次展览集中了当代老中青大师的代表人物钱美华、张同禄、钟连盛的28件获奖作品,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景泰蓝制作的整体发展脉络和水平。
  对于景泰蓝,一直以来都有各种误解,或者以为它是瓷器的一种,或者以为来自民间。其实,景泰蓝是铜胎制器,与瓷毫不相干,且它一直是宫廷制品,而非瓷器那样既有官窑又有民窑。
  景泰蓝,学术上正式名为“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
  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主要工序,如果连小的工序也算上,一件制品要经过108道工序,全部手工而成。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作为一种宫廷艺术,景泰蓝是明清宫中高贵的装饰艺术品,为皇家所垄断。经过600年的发展,景泰蓝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章,被誉为中华国粹,并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无人继承
  景泰蓝这门传统艺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由于景泰蓝制作的工艺特别复杂,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领域中一共才评出6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大师们普遍担心这项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技艺也许不久以后就会失传。景泰蓝的工作非常辛苦,收入也低,如今没人愿意干。而且景泰蓝艺术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熟练掌握的,需要有较为深厚的艺术修养,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所以在这样一个人心浮躁的社会,愿意钟情于景泰蓝工作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收藏价值逐渐升温
  由于古代的景泰蓝属于宫廷专用,留下来的多被各级博物馆收藏,民间收藏的几乎没有,因此,在拍卖市场上景泰蓝作品一再创出新高,当代大师张同禄上世纪70年代末创作的《座龙花熏》近年在国内拍卖市场拍出了1100万元的天价,是当代景泰蓝艺术品之最。
  当代大师的经典力作,其主题、设计以及工艺水平较古代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而且作品不存在真假问题,收藏和投资都没有风险。同时,景泰蓝作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人员日渐流失,出现“断代”现象,国家级大师越来越少,这一情况也使得当代大师作品价格一路骤升。
  借鉴真伪有绝招
  虽然景泰蓝收藏价值极高,或成收藏新宠,但当今景泰蓝市场鱼龙混杂,毫无收藏和投资价值的“景泰蓝”充斥其间。藏友们需要掌握一些鉴别的技巧: 
  第一:明代的景泰蓝胎的铜质多为紫铜胎,铜质很好。器形体略显厚重,造型多仿古青铜器。所用的彩料为天然矿物质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的像宝石红,绿的像松石绿。此时的丝掐得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边款均有。
  第二:清代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胎轻,掐丝细,彩釉比明代要鲜艳不深沉,并且釉面很细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金色却很亮。
  第三:民国时期景泰蓝总体水平不及前两代,胎体薄轻,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这时景泰蓝款已都是刻款了。
浏览次数:677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