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中国当代艺术要来点红桃K

来源/作者:网络 |
  继90年代以来不断进入威尼斯、圣保罗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等著名国际大展之后,步入新世纪的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上出人意外地取得了快速成功,其标志就是百万美元以上的单件作品拍卖纪录不断被刷新,国际知名画廊开始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签约,当代艺术家们继政坛名流、影视明星和商界巨子之后也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甚至占据头版、封面等显赫地位。这是亲历过八五新潮的艺术家们绝对想不到的局面。
  此时,中国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经济进入蓬勃生长、快速冲刺的阶段。体现在国民心态方面,其特征之一就是对财富的欲望,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表现得强烈,而且不加掩饰的裸露。这种普遍心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当代艺术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一部分艺术家对作品的把握。何况此时,在全球化的叫嚣声中,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的呐喊声具有很大的分贝。
  具体分析一下,可以从2004年开始说起,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国人从非典的集体恐慌中摆脱出来,艺术品的上涨也正好与楼市的疯涨同步。外部环境是这样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升温,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备受关注,以“四大天王”为代表的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价位一路走高。背后的原因是:以海外资金为主力,精心策划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热潮,他们经过有计划的学术性包装,在短短两年内以涨停板敢死队的操作风格,将当代中国油画家作品由十余万的价格水平推上数百至数千万元的高度。继而韩日、欧美以及港台、内地一些投资基金、拍卖行及画廊亦积极参与和呼应,形成了一波强大的国际力量,掀起了一股罕见的当代艺术狂潮。受此影响,大批青年画家纷纷转向“当代”,希望通过当代艺术的路径抵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此时的艺术理想和信念均出现了颠覆性的动摇,“走市场”或“市场反映”成为一种尺度,用来评判艺术家成功与否的坚硬尺度。
  在这样的局面下,某种固定的样式和风格逐步成为市场上被持续追捧的对象,原本非常富有原创性的艺术家们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维持与经营自己相对稳定的作品语言,许多成功者在自己有限的地盘上徘徊不前,作品符号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思想被大大稀释,而敢于尝试全新可能性或者大幅度转变创作语言的成功个体开始越来越少。王广义的“大批判”,张晓刚的“大家庭”,岳敏君的“傻笑的男人”、方力钧的“呐喊的光头青年”、周春芽的“绿狗”、毛焰的“托马斯”、周铁海的“骆驼”、赵半狄的“大熊猫”、展望的“不锈钢假山”……他们即使自己想变一下,风险随之而来,不光群众会感到陌生,市场也不答应,资本也不答应。但是,当作品一次次被重复时,它的内涵就一次次被稀释了。当代艺术的商品属性被无限放大之后,福音的背后,可能就是丧钟。
  2007年1月,由广东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无名:无名画会回顾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一个比“星星画会”、“八五美术新潮”更早的现代艺术团体从被遗忘的美术史中钩沉出来。同年11月5日,“85新潮美术展”开幕,此次展览将重新收集和整理“八五新潮”的重要作品,让这一段珍贵的历史重新呈现在公众面前。这一背景是,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被国际社会所注重,中国美术界对相去不远的80年代频频回首,几乎成为怀旧热潮,以此次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八五新潮美术展》达到高潮。
  仅仅是怀旧吗?不,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迷失了前行的方向,非常需要思想理论的补血剂,比如红桃K。
  资本逃跑了,思想者在哪里?
  市场让当代艺术家们尝到了甜头,同样也教育、警告了他们。从2008年春天开始,当代艺术突然进入寒冬,经过一段时间的“硬撑”之后,马上高台跳水,并且引起媒体“事后诸葛亮”式的质疑。去年春秋季拍卖会上,标价过千万元的当代艺术作品已几乎全线流标,即使有资金雄厚的投资者为保资产不致快速贬值而暗底护盘,也因为缺少响应者而只能来一场自拉自唱的表演。市场人士认为,当代艺术作品的调整也许在今年延续下去,甚至会有最后一跌。那么最后一跌之后是否会反弹呢?这恐怕与群众性最强的股市不可同日而语吧。另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去年中国古典艺术品倒是屡创新高,让藏家惊呼:“还是老祖宗的东西好!”但很少有人想一想,老祖宗的东西中有什么咒语居然顶住了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
  同样很少有人对当代艺术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度反思,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失望。上海美术馆的双年展策展人张晴说:“三十年前,当中国当代艺术刚刚起步时,艺术家们参考的对象是已经成熟的西方当代艺术。当时的艺术家是布道者,是大众的启蒙者,是思想解放的先驱,评判体系也比较单一,就是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但到了90年代情况就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资本的强势介入,使评判标准发生了严重错位。我认为这一冲击的影响不亚于五四运动。与五四运动相同的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打倒孔家店’也是价值观的颠覆吧。而这次,资本进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使得艺术圈和公众对艺术家成功的认定有了多元的标准,甚至后者更加重要。那么它的结果呢,就是精神的沦丧。现在我们要感谢金融危机,它给我们上了一课。也就是说,当资本抽离后,艺术能留给我们什么?这让我想起《聊斋》中的女鬼,夜里她美艳而温柔,但天一亮她就是一具可怕的骷髅。当代艺术中有不少作品都是这样的,这就应该引起足够的反思。让我们认真思考一下,艺术的本质应该是什么?现在,应该回到艺术的本原上来了。否则就会深深地陷入歧途。”
  美术评论家李小山说过:“按中国当代艺术的线索,我们现在谈论的大多数现象及潮流,其专利均属于北京,也就是说,北京是制造现象和潮流的发源地,发生在北京的事是带有覆盖性意义的。而且最主要是,在北京不仅集中了当代艺术中的绘画高手,更是云集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家……中心并非一定是产生思想的地方。”
  对,中国当代艺术缺少的就是思想,虽然它火起来了。成功者复制自己,是中国当代艺术裹足不前的根本原因。中国当代艺术以观念起家,最后被束缚在市场利益上,这也对应了其身上的妥协精神以及由此带来的滞后性——在中国当代艺术迎来了可以计较得失的阶段之后,实际上其保守性也日益凸显出来了。正如李小山说过的那样:“市场对很多艺术家的腐蚀力量是巨大的,艺术家原有的激情与理想,才华和追求,都在市场的利诱下一点点消失。与上世纪80年代比较,其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无论在整体的冲击力上还是在艺术的表现力上,都显示出了平静和世俗。”
  “伟大的艺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那就是:1,准确,2,真实,3,自由。”
  说出这句话的,是可能还排不上当代艺术第一方队第一排的四川当代艺术家钟飙。但是,他道出了艺术的真谛,包括当代艺术。
  张晴还跟记者回忆起2000年策划上海双年展时的情景,当时他跟著名策展人侯瀚如一起挑选参展作品时,考量的标准就是艺术性,很单纯。但后来侯瀚如跟他坦言,不得不考虑参展作品的市场表现了。当市场给予某位艺术家戏剧性的评价时,资本与公众的一致性也不得不动摇策展人的主张。而现在他与侯瀚如一起为新一届双年展策展时,再问他如何挑选时,侯回答:“我们回归艺术本原吧。”
  价格的巨人,并不一定就是思想的巨人。同时,有成千上万的未名者蚁聚于M50、798、宋庄……他们希望成为第二个王广义或岳敏君,为此,他们每天在孜孜以求地破解“老前辈”成功的密码,甚至放弃自己所擅长的风格与技巧,转而成为一批丧失判断力的复印机。那么海啸过后,谁在裸泳?据此来评判中国当代艺术的明天,在资本臆语渐趋喑哑之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呼唤另一种声音呢?
浏览次数:686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当推土机遇上艺术家:被驱逐的艺术   上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要来点红桃K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