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珐琅彩瓷10年价格不断飙升
来源/作者:网络 |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价值1.1548亿港元。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价值1.5123亿港元。
现代珐琅彩瓷目前的市场价位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之间。
“2009年底,一件残损的清康熙珐琅彩小碗在北京拍卖,结果被藏家们争抢至400多万元成交。相信1.5亿元的拍卖纪录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突破!”据广州市文物总店总经理曾波强介绍,珐琅彩瓷是瓷器中的极品,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存世稀少近几年拍卖价不断飙升。2006年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就拍出了1.5123亿港元的天价。
清宫珐琅彩瓷存世稀少
据悉,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产量极少,仅见于康、雍、乾三朝。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制,唯有珐琅彩瓷器是在故宫内(一度迁至圆明园)造办处烧制,是皇室御赏器,当时都由景德镇官窑精挑出最洁白细腻之瓷胎,再送往宫中造办处,由如意馆宫廷画师(而非工匠)再加绘珐琅彩饰,在炉中以低温烧成。所以,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最贵,艺术水平最高,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对于它的生产数量,多年来理论界争论不休。有不完整的历史档案显示,仅雍正八年4月至雍正十三年10月的五年半的时间里,共烧造瓷胎画珐琅500多件。但仅乾隆十八年十一二月份,珐琅彩瓷制作任务就是400多件,数量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所以,珐琅彩瓷器的存世量最终没有达成共识。
“先不论珐琅彩瓷器的真正存世量有多少,事实上,市场难得一见其踪影,是有钱也买不到!”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梁戊年坦然自己没有清宫珐琅彩瓷:“陶瓷收藏家们都以能够拥有一件清宫珐琅彩瓷为自豪,一旦拥有也是秘不示人的。”
“清宫收藏的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是非常稀少的,有据可查的是,约有200多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40余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少部分零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及私人手中。”曾波强告诉记者,国内大型拍卖行也鲜见清宫珐琅彩瓷身影,偶有1~2件面市,也多是有瑕疵的,即便如此,也至少可拍至数百万元。“现时在一些中小型拍卖会上露面的所谓清宫珐琅彩瓷基本都是‘不开门’,但依然吸引了不少藏家争抢。”
近10年来拍卖价不断飙升
记者在雅昌艺术网数据库查询得悉,各大拍卖行的珐琅彩的历史拍卖记录为,总成交拍品442件,总成交金额738,844,301元,均价1,671,593元。据业内人士介绍,珐琅彩瓷最贵的都是白釉的东西,因为珐琅彩在白色底上显得更漂亮;色地釉面(康熙朝)的价格要差很多。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
1997年,一件清雍正“粉彩过墙枝蝠桃纹大盘”,以1520万港元成交;同一场拍卖会,清乾隆“珐琅彩黄地开光式胭脂红山水纹碗”,以2147万港元成交。2002年,一件雍正珐琅彩题诗过枝梅竹纹盘以3252.41万港元成交。
2005年10月23日,一位身份不明的中国商人通过香港古董商翟建民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此外,2006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更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世界纪录。
海外拍卖价格高于内地
另外记者了解到,清宫珐琅彩瓷虽然近年来频频出现在海外市场,但其总数大概不超过50件,其最高成交纪录多由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老牌拍卖公司垄断,而且大致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价格空间,如出现最多的康熙色地珐琅彩花卉纹碗,最高成交纪录(胭脂红地)760万元,最低成交纪录(蓝地)427万元,大体稳定在500万元左右。
内地虽然也时有相关东西推出,但往往成交价较海外低。如中贸圣佳2004年春拍推出的“清康熙黄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碗”(直径13cm),成交价仅为319万元。上海崇源2003年春拍推出的“清雍正珐琅彩花卉纹碗”(高6.5cm,口径14.2cm),是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雍正珐琅彩瓷中的名品,成交价仅为134万元。而纽约佳士得1999年春拍会推出的“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直径6.2cm),小巧精致,成交价达1891万元。
相关报道
现代珐琅彩瓷收藏万元起步
“收藏珐琅彩瓷,动辄数百万元,不是一般收藏爱好者有财力企及的,要过这把收藏瘾,不妨花万余元买只高仿品来玩玩。”景德镇古御窑陶瓷研究所副所长周俊所指的“高仿品”实为彩瓷收藏新秀——现代珐琅彩瓷。
“现代珐琅彩瓷是本着仿旧如旧的原则研制出来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目前的市场价位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之间。”周俊告诉记者,清代的珐琅彩瓷器,色彩绚丽、雍容华贵、工艺精湛让人叹服,再加上其宫廷御用品的特殊身份,堪称瓷器中的“贵族”,极少流入民间,其工艺还曾经一度失传。如今,随着现代的制瓷技术破解了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奥秘,现代的珐琅彩瓷器也在收藏人士的热捧下“飞入寻常百姓家”。
周俊介绍:“从制胎到烧窑,每件现代珐琅彩瓷器的制作时间最少需要90天,包括采石、碎石、淘泥、洗泥、拉坯、吹釉、画坯等几十道繁杂工序,不是简单仿制,而是制作工艺的延续。”而广州市文物总店总经理曾波强认为,虽然“现代珐琅彩瓷”因用料等不同与真正的清三代珐琅彩有着本质的差别,但也不失为一种学习珐琅彩瓷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据了解,清代的珐琅彩瓷器是有钱难买到,现代珐琅彩瓷器则身价不菲,动辄就要上万元,这令不少瓷器收藏人士感觉有些难以理解和接受。“玩收藏要从自己的经济实力、个人喜好出发,避免盲目跟风。”收藏爱好者马先生认为,收藏现代珐琅彩瓷器是见仁见智的行为,关键在于藏家自身喜好:“工艺精湛的作品,无论新旧都将具有投资升值空间。”
名词解释
珐琅彩
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
珐琅彩料与中国传统釉上彩料不同,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品种非常丰富,主要有白、绿、黄、蓝、紫、矾红、胭脂红、赭、墨等,且有浓淡之别,更有中和色出现,如倭瓜黄、杏黄、蛋黄、葵绿、孔雀蓝、孔雀绿等等难以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