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罕见的人皮唐卡现身江城(图)
来源/作者:网络 |
在汉口沿江大道与卢沟桥路交会口的怡景花园小区一层,有一扇并不起眼的木门。如果不推开它,根本不知道这扇用来自非洲的鸡翅木制成、厚12厘米、重达1.2吨的木门背后,是一个小“博物馆”。“博物馆”有两层,面积达700平方米,主人是手持南非护照、生于湖北襄阳的陈达冰,馆内展示着他从各地收藏的200多件艺术品。
走进陈达冰的私人“博物馆”,仿佛逛了一次小型艺术品“世博会”。里面的展品五花八门,唐卡、水彩、油画、版画、炭笔和蜡笔素描、国画、雕塑……这些出自中国、澳大利亚、法国、格鲁吉亚、印尼、毛里求斯、泰国、南非、英国和美国艺术家之手的艺术品集结在一起,令本不算狭小的空间看上去显得有些局促。
47岁的陈达冰在国外生活了23年,玩收藏有近20年。他先后做过贸易、房地产、基金,如今还是湖北钻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陈达冰收藏的艺术品大多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购买,少部分来自朋友赠送。
罕见“人皮唐卡”现江城
陈达冰介绍,所有展品中,两张人皮唐卡是最重量级的。
人皮唐卡是在人生前画到皮肤上去的,其中一幅是一位七八十岁的高僧圆寂后揭下来的。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多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堪称藏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画法为白描及工笔重彩。西藏在解放前,有在人皮上绘制唐卡的习俗,人皮唐卡现十分少见。
除人皮唐卡外,馆内还展有银、铜材质的浮雕唐卡,布质的清代唐卡,共有20多幅。
“博物馆”为艺术交流搭桥
陈达冰很小就喜欢艺术,在襄阳老家时,他曾帮即将出嫁的女孩画过袜底,还喜欢画各种姿态的鸟,甚至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真正爱上收藏,则是被朋友赠送的一件艺术品所感染。
说起建馆初衷,曾在武汉上学的陈达冰说源于一个梦想——1989年,他在汉口的江边闲逛时,就想有一天能在武汉的繁华地段办一个自己的“博物馆”。如今的“博物馆”曾是怡景花园售楼部,从设计到装修完成,花了3年时间。
陈达冰表示,他想把这个馆长期经营下去,为湖北艺术家搭建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目前,“博物馆”对艺术院校师生、艺术界人士、收藏家等免费开放,将来会扩展到全体市民。除展示自己的收藏品外,陈达冰还打算在馆内举办一些互动活动,下一步他将把重点放在水彩画上,会邀请湖北顶级水彩画家办个人艺术成长展。
本报讯(记者杨文平实习生陈旭)昨日参观陈达冰私人“博物馆”时,武汉博物馆馆长刘庆平和武汉美术馆执行馆长樊枫均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兴办民间博物馆,投入公益文化事业,将有助于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
刘庆平介绍,目前,我市像陈达冰这样兴办的民间博物馆已有10多家,展品及规模整体水平不错。他表示,企业家以公益的形式反哺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值得褒奖。刘庆平说,公益文化事业,原来大都是靠政府投入,近年来,国家开始鼓励企业、个人兴办各种门类、题材的博物馆,激起了民间开办博物馆的热情。
“希望这样的场馆在武汉越来越多。”樊枫认为,私立美术馆的兴起不但不会冲击国立美术馆,反而可以相互促进提高,办出各自特色,推动武汉文化事业向前发展。他说,我国的审美教育荒废了很多年,各种文化的展示也缺乏场所,如果有更多的个人美术馆、社区美术馆、企业美术馆的加入,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休闲场所,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