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字画还需印来配:印泥也有诸多名堂

来源/作者:网络 |
字画还需印来配:印泥也有诸多名堂
字画还需印来配:印泥也有诸多名堂
上图为张鲁庵给符骥良的信
字画还需印来配:印泥也有诸多名堂
关于印泥
  一日,我在外,一位熟悉的书家给我写了字幅,没带印章,说是下次来嘉定时给我补上。不久,他来了,也果然带来印章。我找出一小铁盒印泥,让他钤印。他大笑,说这是单位财务科用的。我只得再翻箱倒柜,终于找到漳州八宝印泥,有“特级贡品”的字样。他看了看,才算可以。
  盖过印章后,飘逸的笔墨果然平添了几分生气。稍后,他给我讲印泥,说最好的是上海鲁庵印泥。当年张大千离开大陆后,还托人从上海带鲁庵印泥去用。
  我第一回听说鲁庵印泥,从此也开始探究印泥的诸多名堂。
  春秋战国时期,印泥是用黏土制的,平时如泥丸,临用时用水浸湿。当时公文和书信是写在竹简木牍上的,为防止传递过程中的私拆,简牍外面加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用绳捆扎,把绳结放于方槽内,用湿泥封上,再用印章钤上印记,作为封检标记。这种泥丸称封泥,清末小说家刘鹗就有收藏封泥的爱好,由他编辑的《铁云藏陶》收录其古封泥752块。
  隋唐以后,造纸业的迅速发展使公文和书信改用纸张。竹简木牍的废止,致使用泥封信的做法也就此结束。之后的“水朱”印泥,印章刚盖上时色泽犹可,但时间一长,朱色纷纷脱落。直至油调朱砂印泥的诞生,印泥才得以完美。
  油调朱砂印泥的出现,应不晚于明代中期。明代文人顾从德编于1572年的 《集古印谱》,其钤印使用的就是油调朱砂印泥。印泥制作者中,有史可考的是清朝漳州的魏长安,他于清康熙十二年研制成“八宝印泥”名闻天下。
  印泥的品种很多,红色的一般分朱砂、朱膘、广膘等。印泥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所表达的效果。好的印泥,红而不燥,沉静雅致,细腻厚重。钤在书画上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时间愈久,色泽愈艳。上海、杭州、漳州、苏州都产有质量上好的印泥。
  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鲁庵印泥”和漳州“八宝印泥”榜上有名。
  张鲁庵其人
  无独有偶,与漳州魏长安一样,“鲁庵印泥”的创始者也是中药铺的老板。
  杭州张同泰国药号,创办于清嘉庆十年,创始人张梅,浙江慈溪人。张鲁庵是张梅的五世孙,1910年继承祖业时,张同泰国药号已如日中天,与胡庆余等同为杭城六大国药铺。作为富家弟子的张鲁庵此时却有志于诗文篆刻,他27岁起受业于赵叔孺,嗜好历代名家印章、印谱,积有各家印章四千余方、印谱四百余家。他收藏的印章中有罕见的何雪渔印章20方,张鲁庵特拓为专集;另有所藏“放情诗酒”一印,是杭州著名金石收藏大家魏稼孙旧物,堪称珍贵。张鲁庵所藏印谱极为丰富,其中不乏明版善本,最珍贵的有《十钟山房印举》百册拓本,明万历年间的《范氏集古印谱》《松谈阁印史》、隆庆年间的《顾氏集古印谱》等。
  张鲁庵的篆刻风格工秀隽雅,有 《仿邓完白山人印谱》、《鲁庵印谱》等多种印谱传世。另辑有 《秦汉小私印选》《寄黟山人印存》《横云山氏印聚》《金印摭》《钟中印存》等。他与余杭褚德彝之子保衡曾辑 《松窗遗印》两册,收集礼堂遗印百方,以精工拓印仅40部,获得者如获珍宝。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唯一的印学团体——西泠印社停止活动期间,张鲁庵居住的上海余姚路134弄6号,经常高朋满座,俨然一个金石篆刻家聚会的沙龙。 1955年秋,几经酝酿,“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备会”成立,张鲁庵的居所又成了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的所在地。筹备委员由马公愚、陈巨来、钱瘦铁、钱君匋、叶露园、王个簃、来楚生、高式熊等组成,王福厂为主任,马公愚、钱瘦铁为副主任,张鲁庵为秘书长。
  1959年,张鲁庵58岁。是年秋,西泠印社为筹办古代书画展览,派人来上海与张鲁庵见面。历尽沧桑的张鲁庵体态虚弱却思绪敏捷。对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等话题,他感触良多。他非常希望西泠印社恢复活动,为振兴中国印学艺术负起重任。当谈及西泠印社商借、收集历代金石书画,为展览提供实物时,张鲁庵当即表示他的收藏身后全归西泠印社。
  1962年4月,张鲁庵在上海寓所病逝,其家属按照他遗嘱于1962年10月9日邀请西泠印社派员接收捐赠。这是西泠印社创始以来,接受最丰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西泠印社为了感念张鲁庵的无私奉献,特辟专室保存,并沿称其斋名,命该室为“望云草堂”。
  鲁庵印泥八十年
  许多书画篆刻家为让其作品达到他所期望的境界,曾自制印泥,精于篆刻的张鲁庵亦然,并将制作工艺系统完整地留传了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庵印泥”问世之前,漳州印泥风行市场。魏丽华斋印泥更为声名远播,但制作秘方却深藏不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张鲁庵到上海后,从漳州买来几十两印泥,分析其颜料、油份、艾绒和药料成分,耗巨资从国外进口设备,聘请复旦大学化学、物理专家陈灵生教授,把史籍中记载的印泥制作方法逐一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获得大量数据。在研究中,他发现并纠正了许多误传的东西。比如漳州魏氏“八宝印泥”,他按照传说中的“八宝”配方,即:珍珠、玛瑙、琥珀、珊瑚、红宝石、金箔、银箔、朱砂,耗费数月时间反复试制,结果发现并不像宣传中所称的那样有明亮感、凸起感,时间一长反而发黑,他认为这是银箔氧化所致。而其中的红宝石由于坚硬,根本无法研磨。最后,他得出结论:所谓“八宝”,只是以讹传讹。此外,经过试验,他还否定了古方中所说 “蓖麻油日久会发黑”、“芝麻油、茶子油日久泛黄”,并对古方中添加某些中药的说法表示怀疑。
  从1930年到1948年,张鲁庵进行了数百次试验,可谓废寝忘食。他反复研究朱砂、蓖麻油、艾绒三种印泥主要原料的质量标准和最佳配制比例,他琢磨相关辅料的合理添加和加工要求,他以手工研、搓艾、制油,道道工序严密严格。张鲁庵把其中50余次相对成功的配方和加工方法仔细作了记录,然后经过一再比较,进一步的完善方案。他的执著和一丝不苟,使他终于制成了三种鲁庵印泥:朱砂印泥、朱膘印泥、和合印泥。
  “鲁庵印泥”的发展与海派书画家密切相关,众多的篆刻艺术家对它偏爱有加。吴湖帆、刘海粟、唐云、朱屺瞻、王福厂、王个鋎、来楚生、陈巨来、钱君稥、贺天健等大家用的都是“鲁庵印泥”。 “鲁庵印泥”由此驰名艺林。
  1962年,张鲁庵走完了人生之路。生命有涯艺无涯,他创制的“鲁庵印泥”却成了永恒。
  张鲁庵去世后,会制作鲁庵印泥的人寥寥无几。从上海静安区申报“鲁庵印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中,代表性传承人仅两位,87岁的高式熊和82岁的符骥良。
  高式熊至今藏有自己十几年前亲手制的鲁庵印泥。曾几何时,高式熊为“鲁庵印泥”的几近失传而深感惋惜。前些年,耄耋老人怀揣秘方,跑过很多地方,想捐却无人接收。这让高式熊着实伤心了好一阵子。得知静安区将“鲁庵印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上海市、向国务院申报,老人高兴得赶紧捐出珍藏配方。
  “鲁庵印泥”的另一重要传人:符骥良。符骥良迁居沪上后,有缘结识书画篆刻名家唐云、钱瘦铁、来楚生、苏渊雷等,沉酣于翰墨金石之间。 1955年,参加“中国金石书法篆刻研究社”,任研究社秘书长张鲁庵的助理,视张鲁庵为亦师亦友。其时,“鲁庵印泥”声名远播,各地名书画篆刻家纷纷求索。张鲁庵因患病疾力不从心,便由符骥良掌杵代制。
  高式熊、符骥良都已垂垂老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鲁庵印泥”的制作技艺是否能薪火相传,世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上海市静安区。我想,上海静安区是一定不会让国宝级的“鲁庵印泥”在他们的版图上消失的。
  我把绚丽的海派文化比拟为一枚精美高雅的印章,我把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比拟为一幅古朴悠远的山水画卷,海派文化的印章如何让古老中国的山水画卷添彩,“鲁庵印泥”能或缺吗?
浏览次数:660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老纪特邮票:韵味难被私藏   上篇文章:紫砂壶检测机构子虚乌有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