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民乐县出土明代瓷质火铳
来源/作者:网络 |
本报社 张掖市民乐县一单位日前在开挖地基时,掘出两件瓷质火铳,其外表刻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县名“金山”二字。目前,专家初步鉴定为明代制造。
2010年4月3日,民乐县医药公司(原关帝庙)开挖地基时,挖出古代瓷器,民工武有功发现后,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公安人员协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展开调查,经调查,共出土明代火铳两件(一件破碎)。该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后重三部分组成,外表刻有“金山”(魏晋南北朝时县名)二字,整个火铳重9.3公斤。
据民乐县博物馆馆长陈之伟告诉记者,此火铳质地为瓷,而非铜质,根据判断可能是古代军队发射信号所用,或是当地民居在办理喜事时用其当作燃放的礼炮。
火铳又称“火筒”,它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据史料记载,火铳始于元朝,其在南宋各种火枪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明代开始大量制造使用,是用火药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的一种杀伤力很强的热兵器,是元明时期军队的重要装备。
陈之伟馆长介绍说,挖掘出的两件火铳对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
2010年4月3日,民乐县医药公司(原关帝庙)开挖地基时,挖出古代瓷器,民工武有功发现后,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公安人员协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展开调查,经调查,共出土明代火铳两件(一件破碎)。该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后重三部分组成,外表刻有“金山”(魏晋南北朝时县名)二字,整个火铳重9.3公斤。
据民乐县博物馆馆长陈之伟告诉记者,此火铳质地为瓷,而非铜质,根据判断可能是古代军队发射信号所用,或是当地民居在办理喜事时用其当作燃放的礼炮。
火铳又称“火筒”,它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据史料记载,火铳始于元朝,其在南宋各种火枪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明代开始大量制造使用,是用火药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的一种杀伤力很强的热兵器,是元明时期军队的重要装备。
陈之伟馆长介绍说,挖掘出的两件火铳对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艺术扶贫期待艺术家参与 上篇文章:嘉道粉彩:藏友清民窑精品多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白云观墨泉道人书画作品欣赏
- 江门国家级非遗月底出征世博
- 重庆忠县发现宋明时期墓葬群 发现27...
- 龚泽军:低调的书画艺术家
- 信札手稿:天价成交造就了名家的偶像包...
- 男子打出租丢了千万元田黄石与瓷器 民...
- 短暂沉寂之后 褪去狂热的艺术收藏开始...
- 犀角杯:工艺品收藏品中的蓝筹股
- 梅兰芳的绘画收藏造诣令人瞩目
- 青花花卉纹壮罐釉面肥润似有垂流
- 光绪描金福字曾拍至近21万(多图)
- 80后小伙回农村将鹅卵石变成艺术品 ...
- 北纬首拍成交5500万 乾清宫壁毯9...
- 铜镜收藏:低价高走大有可为
- 《墨舞飞扬》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作品...
- 壶倾江河湖海 品说天下是非
- 琥珀化石表明恐龙不得不忍受讨厌的蜱虫
- 鼻烟壶收藏:可白玉青玉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