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篆刻:走向世界的中国印迹
来源/作者:网络 |
展品:巴林石九龙钮印章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篆刻,作为一门古老而深邃的中国传统艺术,几乎伴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从北京“飞”到大阪,从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到“恭王府”,中国篆刻艺术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悠远的文化感染着每一位亲近它的人。如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更给了它一个走向世界舞台的契机。火红的“中国印”静静地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历史悠久的中国篆刻艺术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用契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合一的审美取向,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
在早期,古代印章是行使和授受国家机构的权力、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物,其制作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公元13世纪以后,艺术家开始选用石材代替金属并亲自动手刻制印章,这一技艺的改变,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篆刻用石主要采用叶蜡石一类的寿山石、青田石等。主要工具包括刻刀、印床、印泥、毛笔、宣纸等。主要工艺流程有设计印稿、上石、镌石、钤印、刻款、拓款等。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和精湛娴熟的刀功共同构成篆刻艺术的技艺内涵。
此后,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出现了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并产生出丁敬(1695-1765年)、邓石如(1743-1805年)、吴昌硕(1844-1927年)、齐白石(1863-1957年)以及当代诸多篆刻大师。这些艺术家将这门中国传统艺术一直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2009年9月3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篆刻艺术从此走入国际视野。今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古老而弥新的中国篆刻艺术迎来了新的契机。
闹中取静的篆刻精品展
世博园里真热闹。本届上海世博会,动辄每天几十万人的流量,看那馆外蜿蜒数十米的长队和馆内如织的人流,各个国家馆独具魅力的精彩演出也此起彼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走进世博文化中心,随之而来的一股清凉使人瞬间忘记了夏季的炎热。就在这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正在悄然展出,颇有一分闹中取静的意味。镌满“印”的廊柱,红底白字的主题标识灯箱,古色古香的茶桌椅……意蕴久远的“中国红”配以现代感的黑、白、灰,展厅布置得别具一格,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和中国味。
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知中国篆刻艺术,为了纪念中国篆刻艺术申遗成功,也为中国篆刻艺术得到更好地弘扬、保护、传承和发展,此次展览继2008年和2009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日本大阪及北京恭王府等几次具有开创性的展览成功举办后首次来到上海,在世博会这个大舞台展示中国篆刻艺术的源远流长。展览于8月2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历时30天。
据此次展览的策划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骆芃芃介绍,本次展览以中国篆刻的源流和发展为主线,分六个部分展示中国篆刻艺术:第一部分古印系统,主要展示先秦至清代的实用印章;第二部分流派印系统,主要展示明清时期中国篆刻艺术形成完备期的艺术流派印章;第三部分展示当代篆刻艺术的风貌,选择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100枚作品;第四部分是展示篆刻艺术和当下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艺术家们对篆刻艺术未来发展空间的探索和开拓;第五部分是展示篆刻艺术的印材和印钮;第六部分展示和篆刻艺术相关的印谱和印文化工具等。她表示,整个展览是对中国篆刻艺术进行的一次全面、立体的诠释,既有纵向的延伸又有横向的涵盖,回顾了历史,展示了现在,探索了未来。
记者看到,为了使中国篆刻艺术在今天这个大的国际背景下让更多的人了解,展览的所有文字都配有英文。展厅里,3000多年前的古印原物,明清流派大家的原印作,齐白石先生亲手刻制的原石,100件当代篆刻家的原石作品,还有篆刻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邮票、电话卡等作品……弥足珍贵,使人流连忘返;展厅的一角,古色古香的中式茶席上茶香正浓,参观者驻足品茗,好不惬意;更有那原钤本的手拓印谱,其精美的中式装订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还有十四面银雕布制作的展览挂饰,给观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篆刻展览形式和内容令人称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举办此次展览更是意味深长!”在8月15日展览发布会当日,一位参观者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
篆刻艺术 传承有方
发布会的闲暇,记者专程采访了有“神刀女”之称的骆芃芃院长。“篆刻是一门很特别的技艺。它首先要学识篆,还要会写篆,还要会刻篆,刻出来还要美观好看,这可不是一日之功。”骆芃芃说。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篆刻是一种小众艺术,但是我不这么认为。”骆芃芃介绍,篆刻艺术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起源,而且从王公贵族、皇帝起开始使用。如皇帝的玉玺这种权力的象征以及宰相、大臣行使国家权力授受的这种凭信物,实用性非常强。到后来,它的实用性渐渐减弱,产生了很多纯艺术性的印章,明清以后,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人们一直以来有一种错觉,认为印就是一个实用的东西。尤其到了现在,它的实用性极大地减弱了,当领粮票成为历史,取钱也不再用印章,人们对印的概念开始淡化,除了是字画的附属品以外,没什么用了,其实并不是。”骆芃芃说,“一方面,它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美学、文字学等都融合得非常紧密;另一方面,就是篆刻艺术发展的‘民意性’,即是说它不完全是一种纯艺术的、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也可以和人们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下里巴人’,比如把印章用在邮票上、茶饼上等等,‘中国印’正以多种艺术的形式不断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
正如骆芃芃所说,你我身边的“印”迹,早已悄然增多。在本次篆刻精品展中,一个最突出的亮点即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展出将篆刻艺术与当下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茶壶身上的“中国印”、电话卡上的“中国印”、古琴上的“中国印”、卫星上的“中国印”等。其实,中国的篆刻艺术自从产生至今,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始终是共生共存的,比如姓名印、收藏印、字画印等。此次展出的这些和身边日常生活相结合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下艺术家对篆刻艺术的未来发展空间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向人们提出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篆刻艺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传承和保护的“问题意识”。
谈到篆刻艺术的传承,骆芃芃显得颇为自豪。她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创办于2006年,在这之前篆刻艺术学靠在书法、中文或者国画系里,并不成一个独立学科。自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伊始,中国诞生了第一批篆刻艺术学的硕士研究生,这是前所未有的。成立中国篆刻艺术院和篆刻学研究生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篆刻艺术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骆芃芃说:“一直以来,无论大学学科、研究生学科,博士、硕士的研究方向,都没有篆刻艺术学,这是最吃亏的。而现在喜爱篆刻、学习篆刻的莘莘学子,他们学成拥有篆刻硕士的学位,学生自己的身份感和学术地位感都有所提高,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篆刻,作为一门古老而深邃的中国传统艺术,几乎伴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从北京“飞”到大阪,从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到“恭王府”,中国篆刻艺术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悠远的文化感染着每一位亲近它的人。如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更给了它一个走向世界舞台的契机。火红的“中国印”静静地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历史悠久的中国篆刻艺术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用契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合一的审美取向,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
在早期,古代印章是行使和授受国家机构的权力、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物,其制作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公元13世纪以后,艺术家开始选用石材代替金属并亲自动手刻制印章,这一技艺的改变,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篆刻用石主要采用叶蜡石一类的寿山石、青田石等。主要工具包括刻刀、印床、印泥、毛笔、宣纸等。主要工艺流程有设计印稿、上石、镌石、钤印、刻款、拓款等。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和精湛娴熟的刀功共同构成篆刻艺术的技艺内涵。
此后,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出现了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并产生出丁敬(1695-1765年)、邓石如(1743-1805年)、吴昌硕(1844-1927年)、齐白石(1863-1957年)以及当代诸多篆刻大师。这些艺术家将这门中国传统艺术一直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2009年9月3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篆刻艺术从此走入国际视野。今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古老而弥新的中国篆刻艺术迎来了新的契机。
闹中取静的篆刻精品展
世博园里真热闹。本届上海世博会,动辄每天几十万人的流量,看那馆外蜿蜒数十米的长队和馆内如织的人流,各个国家馆独具魅力的精彩演出也此起彼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走进世博文化中心,随之而来的一股清凉使人瞬间忘记了夏季的炎热。就在这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正在悄然展出,颇有一分闹中取静的意味。镌满“印”的廊柱,红底白字的主题标识灯箱,古色古香的茶桌椅……意蕴久远的“中国红”配以现代感的黑、白、灰,展厅布置得别具一格,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和中国味。
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知中国篆刻艺术,为了纪念中国篆刻艺术申遗成功,也为中国篆刻艺术得到更好地弘扬、保护、传承和发展,此次展览继2008年和2009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日本大阪及北京恭王府等几次具有开创性的展览成功举办后首次来到上海,在世博会这个大舞台展示中国篆刻艺术的源远流长。展览于8月2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历时30天。
据此次展览的策划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骆芃芃介绍,本次展览以中国篆刻的源流和发展为主线,分六个部分展示中国篆刻艺术:第一部分古印系统,主要展示先秦至清代的实用印章;第二部分流派印系统,主要展示明清时期中国篆刻艺术形成完备期的艺术流派印章;第三部分展示当代篆刻艺术的风貌,选择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100枚作品;第四部分是展示篆刻艺术和当下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艺术家们对篆刻艺术未来发展空间的探索和开拓;第五部分是展示篆刻艺术的印材和印钮;第六部分展示和篆刻艺术相关的印谱和印文化工具等。她表示,整个展览是对中国篆刻艺术进行的一次全面、立体的诠释,既有纵向的延伸又有横向的涵盖,回顾了历史,展示了现在,探索了未来。
记者看到,为了使中国篆刻艺术在今天这个大的国际背景下让更多的人了解,展览的所有文字都配有英文。展厅里,3000多年前的古印原物,明清流派大家的原印作,齐白石先生亲手刻制的原石,100件当代篆刻家的原石作品,还有篆刻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邮票、电话卡等作品……弥足珍贵,使人流连忘返;展厅的一角,古色古香的中式茶席上茶香正浓,参观者驻足品茗,好不惬意;更有那原钤本的手拓印谱,其精美的中式装订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还有十四面银雕布制作的展览挂饰,给观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篆刻展览形式和内容令人称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举办此次展览更是意味深长!”在8月15日展览发布会当日,一位参观者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
篆刻艺术 传承有方
发布会的闲暇,记者专程采访了有“神刀女”之称的骆芃芃院长。“篆刻是一门很特别的技艺。它首先要学识篆,还要会写篆,还要会刻篆,刻出来还要美观好看,这可不是一日之功。”骆芃芃说。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篆刻是一种小众艺术,但是我不这么认为。”骆芃芃介绍,篆刻艺术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起源,而且从王公贵族、皇帝起开始使用。如皇帝的玉玺这种权力的象征以及宰相、大臣行使国家权力授受的这种凭信物,实用性非常强。到后来,它的实用性渐渐减弱,产生了很多纯艺术性的印章,明清以后,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人们一直以来有一种错觉,认为印就是一个实用的东西。尤其到了现在,它的实用性极大地减弱了,当领粮票成为历史,取钱也不再用印章,人们对印的概念开始淡化,除了是字画的附属品以外,没什么用了,其实并不是。”骆芃芃说,“一方面,它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美学、文字学等都融合得非常紧密;另一方面,就是篆刻艺术发展的‘民意性’,即是说它不完全是一种纯艺术的、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也可以和人们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下里巴人’,比如把印章用在邮票上、茶饼上等等,‘中国印’正以多种艺术的形式不断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
正如骆芃芃所说,你我身边的“印”迹,早已悄然增多。在本次篆刻精品展中,一个最突出的亮点即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展出将篆刻艺术与当下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茶壶身上的“中国印”、电话卡上的“中国印”、古琴上的“中国印”、卫星上的“中国印”等。其实,中国的篆刻艺术自从产生至今,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始终是共生共存的,比如姓名印、收藏印、字画印等。此次展出的这些和身边日常生活相结合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下艺术家对篆刻艺术的未来发展空间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向人们提出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篆刻艺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传承和保护的“问题意识”。
谈到篆刻艺术的传承,骆芃芃显得颇为自豪。她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创办于2006年,在这之前篆刻艺术学靠在书法、中文或者国画系里,并不成一个独立学科。自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伊始,中国诞生了第一批篆刻艺术学的硕士研究生,这是前所未有的。成立中国篆刻艺术院和篆刻学研究生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篆刻艺术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骆芃芃说:“一直以来,无论大学学科、研究生学科,博士、硕士的研究方向,都没有篆刻艺术学,这是最吃亏的。而现在喜爱篆刻、学习篆刻的莘莘学子,他们学成拥有篆刻硕士的学位,学生自己的身份感和学术地位感都有所提高,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