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二王执笔五字法 听沈尹默给你娓娓道来
来源/作者:网络 |
书法家向来对执笔有种种不同的主张,其中只有一种,历史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它是对的,因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唐朝陆希声所得的,由二王传下来的擫、押、勾、格、抵五字法。
沈尹默书法 富春山居图引首 笔管是用五个指头把握着的,每一指都有它的用处。现在用五个字的意义分别说明它,要五个指都能照着这五个字的意义去做,才能把笔管捉稳,才好去运用。
1、擫字是解释大指的用处的。
用大指肚子出力贴着笔管内方,好比吹笛时,用指擫着笛孔一样,所以就用这个字来说明它。
2、押字是用来解释食指的用处的。
押字有约束的意义,用食指第一节出力斜贴在笔管外方,与大指内外相当,配合起来,把笔约束住。这样一来,笔管总是已经初步捉稳了,还得利用其他三个指来帮助完成这执笔的任务。
3、勾字是用来解释中指的用处的。
大指食指已经将笔管捉稳了。于是再用中指第一第二两节弯曲地勾着笔管外面。
4、格或作揭,这个字是解释无名指的用处的。
格是挡住的意思,揭是向外推起的意思。无名指用甲肉之际贴着笔管,把中指勾向内的笔管挡住,甚至于还要向外推着。
5、抵字是解释小指的用处的。
抵有垫着、托着的意思,因为无名指力量小,不能单独挡住中指的勾,还得要小指来衬托在无名指下面去帮助它,才能用得出力量来。
以上五个字已将五个指的用处分别说明了。这五个指结合起来,笔管就会被它们包裹得很紧。除小指是紧贴着无名指下面的,其余四个指都要实实在靠住笔管。
沈尹默行书 欧阳修宝剑诗轴 执笔五字法,自然是不可变易的定论,但是关于指的位置高低、疏密、斜平,则随人而异。有主张大指横撑、食指高钩如鹅头昂曲的。我却觉得那样不便于用,主张食指只用第一节押着笔管外面,而大指斜而仰地擫着笔管里面。这都是一种习惯或者不习惯的关系罢了,只要能够做到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肘并起,便不会妨碍用笔。
沈尹默小楷手稿真迹《谈书法》 前人执笔有回腕高悬之说,这可是有问题的。腕若回着,腕便僵住了,不能运动,即失掉了腕的作用。这样用笔,会使向来运腕的主张,成了欺人之谈,“笔笔中锋”也就无法实现。
我对转指是不赞成的,其理由是:指是专管执笔的,它须常是静的;腕是专管运笔的,它须常是动的。假使指和腕都是静的,当然无法活用这管笔;但使都是动的,那更加无法将笔锋控制得稳而且准了。必须指静而腕动地配合着,才好随时随处将笔锋运用到每一点画的中间去。
沈伊默书法字帖(选) 执是手指的职司,腕是手腕的职司,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完成用笔的任务。
掌不但要虚,还得竖起来。掌能竖起,腕才能平。腕平,肘才能自然而然地悬起,而且会比腕悬得高一些,腕却只要离案一指高低就行,甚至再低些也无妨。因之,提笔也不必过高,过高了,徒然多费气力,于用笔是不会增加多少好处的。这样执笔是很合于手臂生理条件的。以前有小字悬腕,大字悬肘的说法,其时,肘不悬,就等于不曾悬腕。因为肘如果搁在案上,腕虽然悬着,也不能随己左右地运动,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沈尹默书法 指实掌虚,腕平掌竖,才能做到黄山谷书论所说的“腕随己左右”的运用法则。由此可知,指是专管执笔的,它常是静的;腕是专管运笔的,它常是动的。假使指和腕都是静的,当然无法活用这管笔;但使都是动的,那更加无法将笔锋控制得稳而且准了。必须指静而腕动地配合着,才好随时随处将笔运用到每一点画的中间去。
来源:微信公众号(书画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