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福建消委会、宝协揭“玉玺藏品”骗局
来源/作者:网络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售价3.98万元的玉玺藏品,号称10年后能升值到百万元,但实际价值不超过千元。9月28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福建省宝玉石协会联合公布一起珠宝消费典型案例,提醒消费者注意“玉玺藏品”背后的骗局。
据介绍,福州退休老干部老林今年70多岁,喜欢看收藏类的电视节目。今年3月10日,老林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某收藏文化交流中心”,在为南京青年奥运会推介一款“盛世中华青奥徽宝”的玉玺藏品,藏品全球限量发行2014套,每套收藏价3.98万元。让老林动心的是,对方介绍说2008年的奥运玉玺中华印,现在已经升值到了150万元,当时收藏价才两万多元。由于售价较高,老林没敢轻易作出决定。没过多久,老林收到一份名为“中国收藏”的杂志,并附有一个拍卖公司的联系电话。老林与对方联系,这家拍卖公司称“和藏品销售方是合作关系,承诺藏品升值后会进行回收,10年升值到100万元没有任何问题”。就这样,老林花3.98万元购买了这款玉玺藏品。3月31日,老林的夫人万女士拉着他到福建省宝玉石协会鉴定。宝协专家告知老林,“这个玉确实是真玉,但算不上什么收藏品,顶多就是一件普通的工艺品,价值不超过千元”。老林拨打销售方的联系电话,结果已无法接通。
福建省宝玉石协会会长王乃珠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珠宝玉石工艺品或艺术品、贵金属纪念币等逐渐成为人们收藏的对象,但收藏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钱,二是专业,两者缺一不行。如市场上常见的以和田玉为材料的工艺品或艺术品,材料品质差异大,题材五花八门,工艺参差不齐,价格千差万别。一件高度为10厘米、宽度为5厘米大小、题材为玉玺的工艺藏品,如果材质品质一般,工艺一般,价格也就一般,市场价大约是几百元。同样大小的和田玉玉玺,材质品质很好、工艺来自大师雕刻、题材有创意,价格就相当高。消费者面临的问题是:第一,目前给材质配的鉴定证书,都是鉴定机构依据《珠宝玉石鉴定》国家标准出具,该标准只是告知材料是什么,并未告知材料品质的好坏,两件同样大小的和田玉,一件是材质一般的(价格几十元),一件是材质很好的(价格几十万),鉴定证书都是写“和田玉”;第二,工艺问题,一般大师和著名大师,雕刻的作品,价值相差很大,怎么去了解相关信息?单凭机构或网络介绍显然不行。如果对收藏对象的基本信息缺乏了解或未能掌握,则请谨慎参与收藏。
福建省消委会、省宝协指出,目前一些城市里的离退休老年人,希望把有限的退休金通过收藏投资,藏品升值留给后代。而珠宝玉石类藏品,传统的保值升值传说,就成了这部分老人投资的选择。社会上一些机构、网络平台,对藏品升值进行夸大宣传。造成老人投资珠宝玉石类藏品血本无归。时下,不少打着各种主题的藏品,其实就是一种炒作和噱头,如果用于投资,基本上是有价无市。还有的,甚至就是一文不值的赝品。希望老年消费者不要听信介绍或网络信息,就花巨款购买收藏品。若已被误导进入收藏投资骗局的,请及时向公安部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