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特写:收藏旗袍的“花样年华”
来源/作者:网络 |

第一次见到袁建伟,是在香港跑马地山村道上的一幢法式老建筑。拱桥窗户、火炉烟囱、拼花地砖,无不透露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古典建筑的特色。沿着木楼梯来到二楼,袁建伟的工作室就位于其中。眼前这位“80后”年轻人看起来时尚而斯文,而他却已是业界小有名气的旗袍收藏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香港街头随处可见妆容精致的女子,穿着一身高领、圆襟、过膝却不失性感的旗袍,一如电影《花样年华》里的场景。起源于清代的旗袍,在上世纪30年代发展到巅峰,很快便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后来受到西式成衣的冲击,有人感叹旗袍的“花样年华”不再,而如今各式各样的旗袍仍然可以在袁建伟的工作室中找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大二女生手绘医学笔记走红 手绘解剖图似书本插画 上篇文章:保价运送古董损坏无法修复 物流却称客户“骗保”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唐云巧妙施画笔:笔筒裂缝成佳图
- 访元青花之谜:民间元青花存世量凤毛麟...
- 2008件中华艺术珍品将亮相北京奥运...
- 与艺术珍品耳鬓厮磨40年 西蒙藏画精...
- 蚱蜢被嵌梵高画作《橄榄树》 长达12...
- 黄玄龙和他的文房:一把壶从30万拍到...
- 兆晖的书画艺术展将于岁末年初隆重举办
- “题材”黄金收藏品增值 黄金收藏进入...
- 名家书画印章的造假与辨识
- 抗战藏品屡创天价成收藏市场宠儿
- 投资艺术品得慢慢来
- 晴江帆影|少耽格律波澜细 老去粗豪是...
- 248个野生核桃卖了13万元
- 惠州一市民藏有珍贵齐瓦当
- 一笔一线绘龙袍纹饰:再送苏州去缂丝
- 毛泽东主席赞赏的丰足火花
- 清光绪仿明五彩炉线条生硬
- 洋老鼠进收藏市场 迪士尼米奇受人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