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云水自在》吕少卿教授中国画作品展
来源/作者:网络 |

[开幕时间]
2017年12月23日(周六)15:00
[展览时间]
2017年12月23日-2018年2月22日
[展览地点]
南京市乌龙潭公园书画楼(紫金会)
记于少卿画集之前
杭春晓 |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与少卿相交多年,有同门之谊,知其为人,谦逊好学,雅好笔墨感观之趣。今集近年水墨小品出版发表,实为文人学余聊抒性灵之幸事。嘱余为文,欣然应之。
少卿居金陵,浴南朝文脉而临流觞之乐,观江南清润而得秦淮之丽。游学于史,虽未以画业为本,然却嬉戏笔墨之间,或简笔山水以养性,或红袖抚琴以娱目,未以炫技见长,然文人风流之性,磊然笔端纸间。古人所谓画外千卷,不亦然乎?观今日画学,多重技艺之娴,笔墨为程式所蔽,性情荡然难现。遥想东坡枯木之兴,米氏笔架之乐,皆非因画而画,实乃纵情之快事。后世经元而明,至于有清,则纵情之事渐消,合范之规渐重,若南人镣舞,非得天地之宠者难以为继。
然少卿作画,不以前人笔墨为桎,喜随兴而为,种种之作,尽然破食古之习。故少卿未以画事为业,于其画嬉反有所助,不亦失马之意外所得乎?余求学于南北多年,流年卷轴淡雅,沉浸笔墨感观,目视心悟,虽未了然,亦于其中辛苦略得一二,深知画学之艰。画本绘画感观之现,然古人以笔墨修养、人文道德之非绘画性元素构建之,故习画之人,非但画之本体需尽察其微,亦应尽然画外之学,方能得画学之品。尤为甚者,世风日变,笔墨之韵渐成方言之晦,人未有专门之学,更难窥其中堂奥。以至画学日渐没落,或曲高至和寡,或僵硬于形式,或民趣以媚俗,文人之风雅难能再见矣。少卿亦然,必当有此同感之惑。故其作画,未以画事为责,多嬉戏玩笑之间,聊抒心绪。且少卿之水墨,以现世人情之乐消古文苦涩之晦,欲籍此以解笔墨“方言”之尴尬,以融传统文人之雅于今人之趣中,不亦暗合今人所谓“笔墨当随时代”之目标乎?余未深察,仅观数纸,忽有此联想,不知方家以为然乎?
观少卿之画,令余思金陵旧事,怅然于怀,感世事之迁,非以人愿。余性同少卿,喜江南随兴之居,然未能同乐于此。蜉居于北,纠于俗事,只能南望而羡之,实属憾事。
寥寥数语,一抒观后之思,一抒余之思念,仅为序。

吕少卿 1972年于江苏东台。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画硕士、美术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江苏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著作有:《林泉高致——元四家绘画》 (2005年); 《承传与演进——渐江与倪瓒山水画风比较研究》 (2007年);《神祗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古神化引》,(合著)(2009年);《大众趣味与文人审美——两宋风俗画研究》(2013年);《渐江研究》(2018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主持第45批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课题《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项目编号:20090451238)(2009-2010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与国家形象构建与传播研究》(11YJC760058)(2011年-2014年);主持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当代艺术与国家形象构建与传播研究》(2011SJD760025)(2011-2014)。
获教育部“第四届全国优秀美术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2004年); 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8年);《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研究》 获得第45批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奖资助(项目编号:20090451238);专著《文人审美与大众趣味——两宋风俗画研究》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南海观世音菩萨法相》 纸本设色 50cm-100cm 2017年

《万卷古今消永日》 纸本设色 50cm-100cm 2017年

《寒山转苍翠》 纸本设色 68cm-33.5cm 2016年

《松下问童子》 纸本设色 50cm-100cm 2017年

《后园赏砚图》 纸本设色 68cm-33.5cm 2017年

《万壑松声山雨过》 纸本设色 68cm-33.5cm 2016年

《竹林听风图》 纸本设色 68cm-33.5cm 2017年

《小园烟草接邻家》 纸本设色 68cm-33.5cm 2017年

《抚琴图》 纸本设色 50cm-100cm 2017年

《风外听竹》 纸本设色 70×45cm 2017年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美术)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墨象”六人书画作品联展在青蓝美术馆隆重开幕 上篇文章:藏域风情:品读陈恺的人物画艺术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2017香港秋拍:精品云集 亮点频现
- 贵阳收藏家展示藏品 开国纪念章见证新...
- 《靠近》张正民作品展
- 观商毅作品感言:空灵纯净 画如其人
- 渔民向博物馆捐赠上世纪船桨等多件藏品
- 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近日在沪启动
- 穿越到名画现场与艺术大师相遇
- 裸体艺术论:影响1980年代的黄色样...
- 《观莲》赵九杰油画作品展在上海油雕院...
- 《禅·瓷·哥窑》2017·银帝艺术馆...
- 明漳州窑鱼龙雕塑炉赏析
- 王春立:画家各自一风流
- 天价当代艺术品多为虚假交易 炒家忽悠...
- 本报理财大讲堂教你鉴别奥运藏品
-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疑为明代赝品(图)
- 专访陈丹青:艺术的中国世纪来了吗
- 古典与唯美:让更多国人亲近19世纪绘...
- 《核舟记》之核雕工艺重现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