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丨土与火的智慧密码
来源: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最近,北大赛克勒博物馆的几件瓷器做客
中央电视台《解码科技史》栏目
看似其貌不扬的它们
通过胎质、釉色、纹饰等细节
诉说中国古代陶瓷器的发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介绍馆藏瓷器
最早的原始瓷器出现在夏商时期。原始瓷器具备瓷器的基本特点,已属于瓷器的范畴,但烧成温度偏低,胎体的原料没有完全烧结,吸水率还较高,釉面尚未均匀纯净,胎与釉结合也不够紧密,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
秦大树教授介绍了北大赛克勒博物馆藏的3件原始青瓷,剥釉情况严重,釉色也不够匀净,这主要是因为温度不够,还没有达到完全烧制。
01 青釉盆

年代:战国
口径:29cm;底径:17.8cm;高:9.2cm
02 青釉瓿

年代:西汉
口径:11cm;腹径:31.9cm
底径:16.8cm;高:22.1cm
03 青釉壶
年代:西汉
口径:8.5cm;腹径:16.3cm
底径:8.9cm; 高:20.5cm
瓷器从出现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过渡阶段。学界对于瓷器有比较明确的判断标准,需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才能称为是真正的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以上;胎体使用瓷土、瓷石等原材料,白细薄透;表面施釉且胎釉结合牢固,吸水率低,敲之有清脆的金石声。
哪里诞生了最早的成熟瓷器呢?
学者们认为,浙江绍兴地区上虞一带东汉晚期的窑场, 使用龙窑成功地烧造出成熟的青釉瓷器, 实现了从原始瓷器向成熟瓷器的跨越。
越窑青瓷之所以成为一代名瓷,不仅是因为悠久的历史,还因其迷人的釉色。早期越窑瓷器的釉色,实际上是一种苍青色,或者说是艾青色,青中往往闪黄色,有如冬日的松柏叶。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多呈湖水绿色,葱翠滋润,是越窑中的上乘之作。
04 越窑青釉五曲葵口碗

年代:晚唐-五代
口径:12.5cm;底径:5.2cm;高:4.8cm
05 越窑青釉四曲花口碗

年代:五代
口径:13.7cm;底径:5.7cm;高:4.5cm
06 越窑青釉夹耳执壶

年代:晚唐-五代
口径:5.3cm;腹径:15.5cm
底径:8.5cm;高:17.5cm
越窑器型种类多样,包括碗、盒、水盂、注子等。北大赛克勒馆藏的这件夹耳执壶,设计十分巧妙。盖两侧伸出带有圆孔的板耳,执壶的肩上两侧各纵立一对带圆孔的夹耳,另两侧各有一带圆孔的横立耳。当执壶的盖放到壶口时,两侧的板耳与壶口两侧夹耳可相互套夹,圆孔相互重合可用绳捆绑在一起。另两侧的立耳也可用绳子捆绑固定,便于提携行走,构思精巧。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当时官办和私营手工业都非常发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瓷器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为代表的“南青北白”的基本格局,成就了陶瓷工艺的新高峰。而长沙彩绘瓷与唐三彩陶、巩县窑白釉蓝彩瓷器等色彩丰富的陶瓷名品,带来了更为靓丽的鲜活气息。
长沙窑在晚唐、五代时期十分兴旺,产品主要用于外销。彩绘瓷是长沙窑最具特色的产品,一般用绿彩画外轮廓和绵软的线条,称为“棉线”,用褐彩画细而刚劲的线条,称为“铁线”。这两种彩配合使用的复合线条,使在瓷器表面的绘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开创了在瓷器表面绘画复杂图案装饰的先河。长沙窑彩绘瓷以往被认为是釉下彩绘,近些年更多证据表明长沙窑彩绘瓷较常使用的是釉上彩工艺。以下是节目中出镜的2件博物馆藏长沙窑瓷器——
07 长沙窑青釉彩绘注壶

年代:晚唐-五代
口径:9.3cm;腹径:13.2cm
底径:11cm;高:19.5cm
08 长沙窑青釉彩绘注壶

年代:晚唐-五代
口径:9cm;腹径:12cm
底径:10.5cm;高:18.9cm
长沙窑彩绘的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游鱼等。除此之外,还有题诗,内容选用民间喜闻乐见的俗语、谚语、警句、通俗诗,常见于壶的腹部。
长期以来,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得益于学校的大力支持,持续征集藏品,并接受许多专家学者及热心人士的无私捐赠,由此馆藏外销瓷的数量不断扩充,体系也逐渐完备。
最后,向大家剧透一个好消息——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馆藏外销瓷展览,以期展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交流的脉络,展现“瓷之国”的繁盛丰华,期待展览与各位观众见面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叶喆民。 中国陶瓷史。增订版[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2]《中国古陶瓷图典》委员会。 中国古陶瓷图典[M]。 文物出版社, 1998。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选[M]。 科学出版社, 1998。
[4]马文宽。漫谈夹耳盖罐及域外加彩的中国瓷器[J]。收藏家,2009(04):31-36。
[5]杨永善。瓷器的发明与创造[J]。装饰,2017(03):60-66。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鉴赏|天青色等烟雨——青花瓷 上篇文章:《千秋万代》双王大师尊全球发布会在京召开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 北京正道2021春拍丨唯有重器可传世
- 教你如何鉴别和养护奇石
- 古玩市场防陷阱
- 真画册里也藏赝品
- 古人笔下画中的水獭
- 名画被撕坏后如何修复
- 拍卖奢华:珠宝拍品投资必知
- “天下第一串”籽料原石手串曝光
- 木雕保养 怕暴晒怕潮湿
- 明式传统家具榫卯技艺 枯木待逢春
- 文物鉴定市场遭遇信任危机 六类不称职...
- 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 名家书画印刷后添墨造假法辨识
- 玉真的能养人吗
-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大碗385...
- 论文 | 重塑当代花鸟玉雕的美学观(...
- 铜版画再现清代广州民俗
- 货币收藏良莠不齐 库存货币纯属骗局 ...
- 话说“中国金属流通纪念币”
- 4000年前辽宁走进“青铜时代”
- 古典家具收藏辨真伪有七妙招
- 2008:做个体育收藏者
- 何为“收藏”的最高境界?
- 警惕贺岁藏品傍名牌 专家教你三招防骗...
- 众口说收藏:收藏要选好主题
